尤昭玲临证诊疗妊娠合并子宫腔积血诊疗中医心悟*
2021-04-17唐诗尤昭玲游卉邢艺璇
唐诗,尤昭玲,游卉,邢艺璇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妊娠早期子宫腔积血是指妊娠B超发现孕囊周边或胎盘、胎膜下低回声液暗区声像[1],多发生妊娠早、中期,在根据积血部位分为绒毛膜下血肿(subchorionic hematoma,SCH)、胎盘前血肿、胎盘后血肿[2]。研究表明,IVF-ET术后妊娠早期合并宫腔积血发生率高达12.7%[3],远高于自然妊娠的发生率。IUH与胚胎停育、自然流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早产等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4],因此IUH无论有无合并腹痛及阴道流血,均应视为高危妊娠的早期临床症候,应尽早干预,预防出血增加甚至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异常的发生。
尤昭玲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第二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妇科名医,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生殖医学分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幼健康分会名誉会长等学术职务。主持国家、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9项,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18部,系国家首版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主编,《中医妇科学》副主编。在中医妇产科上有独特的临床认知与丰富的临证经验,是我国中医妇科学术领域著名专家。尤教授临证参与试管的中医药伴治十余载,对胚胎着床、发育有独特的理解,有幸在门下跟诊,将尤师在临证诊治妊娠早期凝血异常导致宫腔积血的经验总结如下。
理论背景
1 安胎二步法
尤昭玲教授认为,着床与妊娠是密切相关,却又截然不同的两个过程,尤教授将两个阶段比作胚胎在宫内“安营”“扎寨”。第一过程是“纳胎”,是子宫内膜主动托摄、接纳胚胎过程;第二阶段是“安胎”,是子宫内膜固涩、滋养胚胎的过程。中医根据脏腑的生理特点,脾主中土,土为万物之本;肾藏精,为封藏之本,二者分别在孕育的先后阶段起主导地位。排卵后至确定妊娠前为着床期,此阶段健脾为主以摄胎、托胎、纳胎、养胎,辅以补肾;妊娠后补肾为主以系胎、固胎、滋胎、育胎。
2 胞络学说
尤教授认为,胞络即指西医学的子宫螺旋动脉,子宫内膜滋养血管,系子宫动脉5级分支最终到达内膜并濡养内膜,胞络不像络脉一般粗韧,而是络脉中最小的分支,《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胞络即为孙络,极细极柔,不耐猛攻,不受邪阻。当气血瘀滞时,细小胞络首当受阻,瘀血不去,血不归经,胞络易破裂出血;而活血化瘀之品药性骏捷,首达较大经脉,无法直达细小胞络;同时有损胎元之虞。故疗胞络瘀滞之证,活血化瘀之品非其所宜,尤教授临证上善用花类药,如胎菊花、人参花、三七花等,以其气味芳香而质地轻柔,其性轻轻飘扬,能行散开郁,尤能宣散胞络之瘀滞,而无碍胎之弊,当以首选。
妊娠早期合并子宫腔积血的临证认知
1 西医研究
研究表明,IUH与流产率存在相关性,且宫腔积血的体积与流产率成正相关[5]。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HCS)相关,或自身抗体形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6]。血液高凝状态又称血栓前状态,已被证实为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指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或凝血抑制物浓度降低而产生的血液异常高凝状态,有易形成血栓的风险。目前西医治疗在黄体支持基础上加予抗凝,改善循环策略,如妊娠前阿司匹林预处理,妊娠后运用低分子肝素钠、泼尼松龙[7]等,对腹痛、阴道流血加予间苯三酚等解痉[8]对症支持治疗,暂无明确有效的针对性用药。
2 中医辨证理念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胎漏”“胎动不安”的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妇人肾气充,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女子行经、孕育均以肾精为物质基础,在女子胞宫、胞脉、胞络功能正常,完成行经、孕育、分娩的过程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胎成于气,亦摄于气,气旺则血胎牢,气虚则胎堕;气乃血之卫,血赖气以固,气虚则血无所依,则胎漏下血。肾为先天之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荫胎固胎,养血摄血中缺一不可。女子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久病肾亏、堕胎或人流后损伤肾中精气,导致冲任胞络失司,则胎元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症。《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胞络是母体与胚胎的连结,通过气血的运行,提供营养物质,滋长胎元,气为血帅,气不摄血,气不行血,均可导致瘀血阻遏胞络,血不归经,则发为胎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胎元失养,则胎动不安、甚至胎死腹中。尤教授认为,脾肾气虚,胞络瘀阻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机,虚、瘀兼夹,本虚标实。
3 临证IUH“前瞻”与“后顾”
尤昭玲教授认为,临证IUH时,应将诊疗视野向前后扩展。
在妊娠前,IUH的发生多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Low endometrial receptivity,LER)或子宫内膜低反应(Poor endometrium response,PER)相关,由于子宫内膜接纳、容受胚胎的能力下降,导致胚胎着床后内膜与胚胎无法形成坚固的血系网络,导致绒毛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回顾性分析,IUH患者移植前或孕前检查,在月经第17~22天,经阴道四维彩色超声(4D-TVCD)多提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9-10],尤其是以下两项指标异常:①子宫动脉阻力增高:S/D>6.5、PI>2.8、RI>0.85,血流阻力越高,提示内膜血流灌注越不足;②子宫内膜血流差:血流分级<2级,即螺旋动脉未充盈至子宫内膜内侧的1/2,意味着子宫内膜血供不充分。血流阻力大,导致血流灌注、血供不足,与中医辨血证中“因瘀致虚”“离经之血便是瘀”理念不谋而合。妊娠后,由于胞络瘀阻之痼疾,胚胎植入后更加重血流负担。一旦出现IUH应尽早干预治疗,目的为促进积血吸收,以防继续出血、积血排出同时引起流产。“离经止血即是瘀”,故治则在固肾安胎基础上,应宣散络脉之瘀,祛瘀生新,达安胎止血之功。
本病的“前瞻”对发病机制的诊断更具价值,因发知受,能警惕临床医生面对LER患者,应“未病先防”,在妊娠前对症用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减少妊娠后由于多种因素诱导的着床障碍所致IUH的发生;“后顾”则在明析病因后,指导对因治疗,且对疾病的发展、预后有一定的前瞻性意义。
证治要点
1 治法治则
本病主要病机为脾肾气虚,胞络瘀阻,以气虚为本,络瘀为标,故以益气理络,固肾安胎为治疗原则。出血者兼以止血安胎;气滞者兼理气安胎;胎中有热者加以清热安胎。
2 花药轻灵,轻剂起沉疴
尤教授临证IUH善以花药领方,善用人参花、三七花、代代花及胎菊米。《本草纲目拾遗》云“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独取花序,既保留了人参益气补虚、三七祛瘀止血之功,又以其芳香轻柔,能宣散细小胞络之瘀滞。人参花四年成一花,一株开一花,在长白之地素有“绿色黄金”之誉,入肺脾经,能补虚行气;三七花入肝胃经,既能活血又能止血,药力缓和,通而不泄。两药配伍,人参花帅血中之气,引三七花揉入细小胞络中行散瘀滞,一气一血,一补一行,补虚而不滞邪,祛邪不伤正。代代花即枳壳花,有“代代相传”之意。其性平味甘微苦,功善疏肝理气,和胃止呕,与人参花配伍增强其行滞之功。施今墨、朱小南等古今名医案录中均有以代代花理气安胎,和胃止呕。胎菊米是由杭白菊完全没有张开的花蕾采摘而来,其味甘辛苦,性微寒,一取胎菊之象,象征胎元初成,千丝万缕的花瓣包绕花蕾如缠络孙脉包绕,四通八达,比其能宣散络脉郁滞之类;二以性寒其入肝经,能清胎热,以防动血扰胎。四花同用,轻灵飘逸,既入气,又入血;寓通于补,以通代补,共奏宣散络瘀,止血安胎之功。
3 药膳结合,疗养并重
尤昭玲教授临证治疗妊娠后D-二聚体高,微循环不良引起的胎漏、胎动不安,自拟尤氏养胎方和养胎煲。
尤氏养胎方:由人参花、代代花、三七花、白术、胎菊花、续断、桑寄生、陈皮、甘草等组成。功效:益气理络,固肾安胎。用法:1剂/d,分多次温服。方解:人参花补气亦可行气,三七花祛瘀亦可止血,二者合用,人参花领三七花行气散瘀,三七花引人参花入血,一补一行,使气旺血行,脉络通达,共为君药。白术、陈皮理气健脾,益气安胎,续断、桑寄生补肝肾,止血,安胎,《傅青主女科》言“补先后二天脾与肾,正所以固胞胎之气与血,脾肾可不均补乎!”上4味共为臣药。胎菊花宣散血络,玳玳花疏肝解郁,理气止呕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肝脾肾同调,寓攻于补,祛邪不伤正。血热者加黄芩、桑叶清热安胎;中焦气滞者,加苏梗、砂仁醒脾和胃;腹痛者重用白术,加白芍、乌梅缓急止痛;伴有阴道流血者,加用黄芩炭、乌梅炭、旱莲草等止血。一旦宫腔积血消、阴道出血止,酌情去化瘀止三七花、代代花等。
养胎煲:由莲子、百合花、石斛、梅花等组成。功效:调膜畅络,理气安胎。用法:取胡萝卜、香菇适量,炖服,1次/5d,与中药相隔1h。
病案举例
患者,女,32岁,初诊时间:2020年11月16日。FET术后28d,发现宫腔积血1d。患者于2020年10月20日移植鲜胚2枚,2020年10月29日测红,2020年 10月 29日血 HCG:289.56 uIU/mL,P>40 ng/mL,雌二醇:448 pg/mL。2020年11月16日B超提示:宫内早孕:单活胎;孕囊周边可见范围约10*4mm不规则低回声液暗区。就诊刻下有少量阴道褐色分泌物,量不多,偶有腹痛腹胀,无恶心犯恶等。查:舌暗淡,苔薄白,脉细滑。辨病:胎漏;辨证:气血不足,瘀血阻络。尤昭玲教授认为,应以安胎止血为先,故治以理络固冲,止血安胎。拟方药如下:人参花 6g,白术10g,山药 15g,莲子 15g,续断 15g,桑寄生 12g,陈皮6g,墨旱莲 10g,莲须 6g,乌梅炭 6g,黄芩炭 6g,三七花 3g,胎菊花 5g,甘草 5g。10 付,1 剂 /d,水煎服,少量多次频服;养胎煲3个,每5天吃1个,煲汤餐时服用。2020年11月21日复查B超:宫内早孕:单活胎;孕囊周边可见范围约26*9mm不规则低弱回声区,已无阴道流血,嘱继服余下中药后复查。于2020年11月30日复诊,患者服药后阴道流血减少,服5d流血净,无腹痛。复查B超提示:宫内妊娠60d:单活胎;宫腔内孕囊周边未明显液暗区声像。刻下觉呕心,口干微苦,舌暗红,胎白,脉滑。予上方加减:去三七花、旱莲草、乌梅炭,加枇杷叶10g,紫苏梗 6g;黄芩炭改黄芩 9g,5付,服法同前。继予养胎煲3个。2021年1月。随诊,孕妇后无阴道流血,NT检查+早期唐氏筛查正常,未见宫腔积液。
按:B超下宫腔积液实为孕囊周边出血所致,其去向有二,一从阴道流出,二自行吸收。若为活动性出血,积液量多,向外流出时极容易冲刷胚胎引起流产,故宫腔积血伴有阴道流血时急当固冲止血安胎,一止宫腔内新发出血,二防止积血向外流出,同时促进积血吸收。本案孕妇既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炎,已行IVF-ET术,就诊时宫内早孕伴有阴道流血、宫腔积血,辨证属气虚络阻,结合中医固肾安胎思路处方,予以理络固冲,止血安胎,固以三七花、人参花、胎菊花理络散瘀,黄芩炭、乌梅炭、墨旱莲止血,桑寄生、续断等补肾固冲安胎。二诊时患者已无阴道流血,复查B超宫内无异常声像,考虑出血已止,宫内无积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针对妇人妊娠“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故在原方基础上去行散之三七花,去养阴止血至旱莲草、乌梅炭,患者仍有口干苦,黄芩炭改用黄芩,清热安胎,以防胎热迫血妄行。全方攻补兼施,进补缓攻,使瘀血去,出血止,胎元安。
结 语
尤昭玲教授认为,妊娠早期合并宫腔积血临证诊疗中应在孕前通过4D-TVCD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各项指标,作前瞻性预判,及早改善内膜血流,提高ER;胚胎着床后一旦发现IUH,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应尽早干预,治疗在基础安胎上应适当选用宣散脉络之品,注意中病即止,复查各项指标正常后勿再服,勿碍胎元。明晰病机,拟创养胎方、养胎煲,广泛应用于临床,做到孕前理膜疗痼,育后安养胎元兼顾去菀陈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