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肝郁气滞型勃起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2021-11-24马紫阳任飞强赵一凡李广森黄晓朋常德贵张培海
马紫阳,任飞强,赵一凡,李广森,黄晓朋,常德贵,张培海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 610075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 610075
3 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 400021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目前已是影响患者本人、伴侣、家庭甚至社会的公共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成年男性ED的发病率区间为10%~15%。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ED发病率高低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1-3]。同时ED不仅被证实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一种危险征兆[4],而且还被证实与中风、糖尿病及心脏病与ED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5-6],基于此,ED已经是一个严重影响男性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肝郁气滞型是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辨证最常见的类型[7-9]。《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专家共识(2016年版)》对中国大陆717例、1564例横断面研究样本和481例病例对照研究样本的研究显示[10],肝郁既是ED的发病原因,又是ED病机病理变化的结果。其主要治法为疏肝理气,通过舒畅气机达到改善勃起功能的作用。升降散能通过调节气机的升降达到理气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观察升降散对肝郁气滞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评分影响,进一步扩展“气机升降”理论的内涵。
资料与方法
1 入组标准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了《中国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2016年版[11]、《中国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2]及《郭应禄男科学》2019年版(郭应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3],拟定ED的诊断标准:①在足够的性刺激下,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满意地完成性生活;②病程持续3个月及以上者;③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评分≤21。
1.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阅2017年版《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张敏建主编,科学出版社)[14]、2016年版《勃起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15]及2018年版《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6]制定肝郁气滞型ED的诊断标准。主症:阴茎痿软不举和(或)阴茎举而不坚;次症:情志郁闷,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喜太息,意志消沉喜猜疑;舌脉:舌红,苔薄黄,脉弦;注:以上阴茎痿软不举和(或)阴茎举而不坚必备,兼余次症中2项即可诊断。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为肝郁气滞型勃起功能障碍者;②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药物性ED、器质性ED患者;②伴有其他严重全身疾病或精神、神经系统疾病;③配偶有严重的全身疾病,不能配合者;④使用了其他与所研究疾病相关的药物。
注:凡具有以上任1条者,均不予纳入本研究。
2 一般资料
收集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ED患者中的72例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的ED患者。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40岁,平均年龄(32.15±5.1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基线分析,2组患者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3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予升降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1剂/次,3次/d ,对照组予柴胡疏肝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1剂/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受试者的临床疗效。
4 观察指标
收集所有受试者与勃起情况有关的量表情况,主要量表包括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 问卷表-5 评分(five-item 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勃起 质量量表评分(Erection Quality Scale,EQS)、自信心与性关系评分问卷评分 (Self-esteem and relationshiPquestionnaire,SEAR)、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满意度 问卷评分(Erectile Dysfunction 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ale,EDITS)、焦 虑 自 评 量 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勃起功能质量量表评分(Quality of Erection Questionnaire,QEQ)、勃起硬度评估(Erectile Hardness evaluation,EHS)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第0周及治疗后第4周各进行一次上述评分量表的观察。
5 疗效评价标准
5.1 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参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治疗指南》(欧洲泌尿外科学会,2005年)[17]、《中西医结合男科学(第2版)》(张敏建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拟定ED治疗疗效的判断标准,①临床控制:研究试验完成后的IIEF-5量表得分情况>21分;②显效:研究试验完成后的IIEF-5量表得分情况较前增加7-14分;③有效:研究试验完成后的IIEF-5量表得分情况较前增加<7分;④无效:研究试验完成后的IIEF-5量表得分情况无改善。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参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般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版)[18],拟定ED的评定标准。
①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60%~89%;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59%;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30%。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符合正态分布的成组定量数据采用成组t检验。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则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用于描述两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试验共有7例脱落,试验组脱落例为4例,对照组脱落例为3例,2组剔除例为 0,脱落率 9.72%。试验组有3例,对照组有1例因自觉服药周期太长,药物起效较慢而拒绝接受试验药物治疗而要求退出试验。试验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因为外地工作需要无法继续试验。
1 2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2组临床证候的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56.25%,对照组63.63%。经χ2检验,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χ2=0.369,P=0.543>0.05),表示 2组在临床疗效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
2 2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的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62.50%,对照组66.67%。经χ2之检验,2组中医疗效无统计学差异(χ2=13.778,P=0.725>0.05),表示升降散和柴胡疏肝散治疗对肝郁气滞型ED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改善,但2组评分改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 2组治疗前后比较各临床指标疗效组间比较
统计分析受试者的 IIEF-5、EQS、SEAR、EDITS、SAS、SDS、QEQ、EHS评分等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情况,符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进行 t 检验。中医证候积分、IIEF-5 、QEQ 评分、EQS 评分、SEAR 评分、EDITS 评分与SDS量表方面,比较2组相互之间的评分改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方面,比较2组治疗后积分平均值减少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02,P=0.03)。试验组有 2 例服药后出现大便次数稍多,可自行缓解,未作特殊处理。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4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肝郁气滞证)症状评分比较
经治疗后2组在阴茎痿软不举和(或)阴茎举而不坚及烦躁易怒的改善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在改善上述症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且对照组优于试验组。2组在情志郁闷、胸胁胀满、喜太息、意志消沉喜猜疑等证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在上述症状的改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
表4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肝郁气滞证)症状评分差值比较
讨 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升降散治疗肝郁气滞型ED患者临床有效,且能改善该型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起到和柴胡疏肝散这一“疏肝理气”经典方类似的效果,提示了“气机升降”理论可能与“疏肝理气”在理气方面具有可能的内在联系。
“气机升降”最早见于《素问·六微旨大论》[19]:“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在《论衡》也提到了:“人之生,气之聚也”[20],揭示了气机的升降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气在人体中的运动离不开“升降”这一形式,可以猜测疏肝理气法理气的规律中存在着某种气机的升降。因此,通过调理气机的升降可达到一定程度的“疏肝理气”作用。“疏肝理气”法是基于肝脏“肝主疏泄”这一生理功能,其本质是由于肝属木,而木性条达,木居天地之间,上纳天之气,下汲地之华,天地之气在木中升降有序,木才能茂盛生长。同时木也是生命力的具象代表,五行理论认为木代表生发,现代科学也认为生命来自植物(木)的光合作用,木代表了生命,而天地之气在其体内的升降则是其生命活动的形式。
本研究试验组选用的升降散中僵蚕、蝉蜕主升,能升清阳之气;大黄、姜黄主降,降浊阴之气,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共起调畅人体气机升降之效。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肝气郁结后的疏肝理气属于人体气机调节的范畴,只是气机升降的部分内容。只有人体气机上下循行的道路是通畅的,肝气升发的作用才能完成,从而达到理气的作用。本次研究的试验组选用的升降散原方虽然是治疗温热性疾病,但其组方配伍充分体现了气机的升降有序,故临床上不仅仅局限于治疗某一类型疾病。
综上,本研究发现“气机升降”理论指导下选用升降散治疗肝郁气滞型ED的临床有效,丰富了临床治疗肝郁气滞ED的内涵,扩大了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工作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