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复《浮生六记》看清代文人养生法及启示*
2021-04-17熊益亮段晓华张其成
熊益亮,杨 莉,段晓华,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养生,早在出土简帛文献中已有大量的论述[1-2],此后历代均涌现出了众多的养生大家,有大医、道士、僧人、文人等。其中文人学士的养生是中华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遂本文以清代文人沈复《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对其养生思想进行探讨。沈复,字三白,号梅逸,1763年生于姑苏士族文人之家,没有巨著传世,在世亦无盛名。《浮生六记》是于“冷摊”被人发现得以付梓而流传不衰,其在“真实”二字,在朴实的叙述中透露其夫妻二人的真挚情感,赢得世人赞誉,更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该书自1878年首刊以来版本有近200种,一般“足本”包含六卷,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其中“养生记道”虽多摘自曾国藩《求阙斋日记类钞》和张英《聪训斋语》,但其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养生的认识,对了解清代文人养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 文人养生
中国古代的文人具有较高的知识修养,对生命与人生也有更深邃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的主体,对于“养生”问题也多有关注。如北宋苏东坡在饮食、药物、导引、起居调摄、调神、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养生均有较深的见解,其养生素材被清初学者王如锡编成《东坡养生集》[3];南宋朱熹利用治学求知、道德修养和成就圣贤的生活样式保持身心健康、修身养性、安身立命,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主静、居敬、顺道[4];明代吕坤顺德养生,认为仁可长寿,德可延年[5];清代李渔提出心和则百体皆和,尤其注重心理情志养生[6];清代袁枚将儒家的守中思想融入烹饪用火技巧之中,推崇“食法自然”的食疗养生理念[7];清代曹庭栋重视起居养生[8],善于药粥养生[9]等,著有《老老恒言》一书。历代文人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涉猎道家、医家、佛家等诸多养生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人养生文化。
2 《浮生六记》养生特点
“养生记道”之所作,乃因沈复夫人芸娘仙逝之后,其心情极度悲恨,栖身苦庵,而在蒙庄之书中渐有所悟,于是“或采前贤之说以自广,扫除种种烦恼,唯一有益身心为主”[10]282。该章包含“调息”“寄情”“疗心”“养心”“居室”“日常起居”“太极拳”“知足”“少病长寿”“清净明了”“乐”“愉悦身心”“安心”“读书养心”“逆境中得快乐”“寄情诗画”“饮食与睡觉”“僧意”共18个小节的内容,主要记录了沈复养生思想的来源,以及其所推崇的养生方法。
2.1 全面养护 养生思想博采众长,其中以儒家养生为主,兼有佛道医家养生,涉及养心即精神(包括情志)养生、呼吸养生、起居养生、导引养生、饮食养生、睡眠养生等。“养生记道”开篇即说“采前贤之说以自广”,这种养生理念与现代人的养生理念基本一致,即在前人的养生思想与方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并付诸实践。沈氏主要借鉴先儒养生,如苏轼“静坐数息”之法,欧阳修之“忧思劳形”,范仲淹之“宽心将息”,陆游、陶渊明、白居易、范纯仁等之“胸次广大”,程颢之“尽早保生”,还有朱熹、邵雍、王阳明、张英等大儒的养生理念等等。佛家养生主要体现在其与“禅师”的对话之中,如在“养心”一节中载:“禅师与余谈养心之法,谓:心如明镜,不可以尘之也。又如止水,不可以波之也”[10]288。其中“心如明镜”句之意境则出自禅宗六祖慧能著名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居室”一节中云:“禅师称二语告我曰:‘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有杀’”[10]289,并指出其生死之认知与孟子勿忘勿助是一致的,最后一节“僧意”则是沈复对佛家养生的集中论述,曰:“画性宜静,诗性宜孤,即诗与画,必悟禅机,始臻超脱也”[10]308;道家养生则引述《仙经》即道书关于人身内三宝“精气神”,外三宝“耳目口”的认识,并转述重阳祖师即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定心养生”,更有一节专论道家“太极拳”;关于医家养生仅提及扁鹊、华佗及孙思邈,并引录孙思邈之《卫生歌》,并未对医家养生有较多地转引和深入地探讨。
沈氏记述养生可谓全面,呼吸养生见于“调息”,详细记录了苏轼《养生颂》中的调息之法,并说此法“直可明心见性,不但养身全生而已。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神气相依,是为真息。息息归根,自能夺天地之造化,长生不死之妙道也”[10]283。起居养生包括居室设置和日常起居,其宗旨亦是追求怡然自得之心境。居室设置包括设窗和门帘,居室四面都设窗,风起则关闭,风息得打开;居室前帘后屏,如果光照明亮则下帘,与屋内相和,光亮太暗则卷帘,以通外日光。日常起居则包括洁屋通风、陈列勿多、摆设工整,使“心目间,常要一层不染”[10]291。晨起入园林,种植果蔬、除草浇花、种植草药,忙完之后,则闭目养神。时读快书,时吟好诗,时临古帖,时抚古琴,感觉疲倦则止。与知己聚会或出游,不为世俗烦事、繁礼所困,可以小饮怡情,但不能喝醉,陶然自得即可。导引养生见于“太极拳”,沈氏指出太极拳乃由无数圆圈联贯而成的一种拳术,以缓慢为原则,以毫不使力为要义,其从事练习,自“觉身体较健,寒暑不侵。用以卫生,诚有益而无损者也”[10]292。饮食、睡眠养生见于“饮食与睡眠”中,曰:“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10]306。沈氏指出“饮食不节”为受病之始,却疾之方为“俭以养廉,澹以寡欲,安贫乐道”[10]305,所以他认为粗茶淡饭胜于山珍海味,睡眠亦不在多,只要神凝梦甜,即使片刻,足以摄生也,并以自身的体会证实午后小睡确有裨益,能使入夜睡眠清爽。
2.2 推崇养心 养生推崇养心,有疗心、安心、乐心、宽心之法,并具体到人生日常的读书、居室、饮食、睡眠、太极拳等等之中。“养生记道”十八节中有五节篇名就带有“心”字,即“疗心”“养心”“愉悦身心”“安心”“读书养 心”,此 外,“寄情”“居室”“日常起居”“太极拳”“知足”“少病长寿”“清净明了”“乐”“逆境中得快乐”“寄情诗画”“饮食与睡眠”“僧意”各篇均有涉及“养心”,几乎贯穿于《养生记道》中,说明沈氏对心性修养的重视。
何谓“疗心”,曰:“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何谓“自疗”,他引用林鉴堂诗云:“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那有病来时”[10]285,指出病由心生,疗心即是自疗。在“养心”中,则引朱熹所言,以“放下”“得正”为养心之要,引玉华子“齐心”之说,可却病长生,亦是“疗心”。
何谓“安心”,沈氏自述四十五岁之后讲求安心之法,“凡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决不令之入”[10]301,从而使心安适,生活中“寒则温室拥杂花,暑则垂帘对高槐”[10]302,自适于天地之间,心平气和、无怨无尤。在“读书养心”中,说整理不读书,则“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也”[10]303,并引用张英《聪训斋语》指出“读书为颐养第一事也”[10]303,读书使人心安。又“居室”中提出门帘和屏风的设置合理,能令人“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俱安,则身安矣”[10]289;“日常起居”亦提及如果房屋中陈列万物过多,也会乱人心目,故而简能使人心安。
何谓“乐心”,在“愉悦身心”中,沈氏在读陶渊明、梁清标、王羲之、陆游、白居易等人的诗言中,体会前人豁达飘逸、笑舒郁结、不知忧恼、自得其乐等心境,从而使身心愉悦。
何谓“宽心”,在“寄情”中,引范仲淹之言,“若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即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10]284,说明宽心之要。
3 清代文人养生
沈复作为清代文人的代表,其对养生的体悟和心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管窥清代文人群体对于养生的认识。他们大多推崇先辈大儒的养生观念,如曾国藩[11]推崇张英《聪训斋语》,教导后人要常看、学习,此外他对荀子“养备勿动时”、苏轼自然养生法都理解至深;郑板桥[12]则推崇并实践孔子的“仁者寿”的精神养生,视“易、诗、书、春、秋、礼、乐”等儒家元典为世间最可宝贵者,并能用以养德行,寿考百岁期。他们均重视“养心”修身摄生,以清代闽学家为例,“重视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身心共修的情况下,把‘养心’作为养生防病的第一要义。日常养生就是使形体和精神紧密结合、表里之间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13],又如李渔[6]《闲情偶寄》中有关心理情志养生的内容占50%以上,他提出“心和则百体皆和”的养心理念。他们除大力推崇“养心”外,对于其他养生知识的认识也较为全面,如曾国藩[11]几十万字的家书包含多方面的养生思想,如“静坐”“早起”“养气”“节欲”“节劳”“节饮食”等等;李渔[6]则有行乐、止忧、调饮啜、节色欲、却病、疗病等六个专题的颐养之道。
4 清代文化养生的现代启示
沈复的《浮生六记》作为清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水平之一,其中的“养生记道”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养生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文人群体的养生理念与方法。通过对“养生记道”中养生内容的总结,认为沈氏的养生法具有“博采众长”“推崇养心”“全面养护”等3个特点,与清代文人养生理念一脉相承,对当代养生具有重要启示,归而言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寻找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随着大众对养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养生电视栏目为例,虽然总体上栏目少,但播出期数多[14],可见社会需求大,但往往因为专业性太强,容易受到限制。那么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养生方法,清代文人养生能给现代养生带来启示。文人养生是古代文人在自身养生实践中,从医、儒、释、道中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养生方法,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的理念。养生就是养成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医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提出体质学说,所以对于现代人,也必须依照自身的体质特点,综合各家养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如沈复因妻子过世而心生愁闷,更偏重于寻求豁达心灵的养心方法。
4.2 不可忽视“养心”的重要价值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但因为其具有内隐性,所以容易导致忽视,同时也因其具有波动性,而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可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心理状态也是影响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养心,《素问·上古天真论篇》[15]提出健康的人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其中“形与神俱”就是中医有关养心的最早论述之一,也是养生最高的境界,形神相合而身心均健。沈复与其他清代文人都极其重视心性修养,《浮生六记》就吸取了各家养心之法,可以说文人养心是文人养生的重要组成,这与其职业和道德修养不无关系。所以应该重视古代文人养心方法的梳理,对当代养心仍具有重要价值。
4.3 助推中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文人养生主要以儒家养生为主,兼涉佛、道、医三家养生理念,而又极为“推崇养心”。其养生涉及精神(包括情志)养生、呼吸养生、起居养生、导引养生、饮食养生、睡眠养生等,是一种追求个体心身健康的综合养生方法,也是中国古代养生个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随着中国老年化时代的到来,养生的普及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解决日趋加重的医疗负担,因此加强古人养生方法的研究,为现代养生提供参考,有利于助推中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从而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