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柔肝熄风”理论分析抗颤止痉胶囊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机制

2021-04-17丁涛汪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柔肝肝风僵蚕

丁涛,汪瀚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1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祖国医学“颤证”相符合,多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中老年人为发病主要群体。现代病理医学发现其运动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于患者中脑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随病程进展持续减少,导致脑内纹状体中作为神经递质的多巴胺含量不断降低[1]。现代医学主要通过左旋多巴补充脑内多巴胺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增强多巴胺受体敏感性以改善患者症状。然而这类药物的效果随病程进展逐渐下降,且存在异动症、刻板行为、冲动控制下降等多种并发症,高度损害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目前,传统医学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代医家多从肝肾论述其病因病机,认为肝肾阴虚是本病的本质。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之一[3],功效滋补肝肾,化瘀熄风,多用于帕金森病震颤,肌僵直等。本文主要从柔肝熄风理论分析抗颤止痉胶囊中的理法方药,探讨论证抗颤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静止性震颤、肌僵直等症状的治疗效果。

“柔肝熄风”改善帕金森病肌张力的理论基础

1 “柔肝熄风法”含义

“柔肝熄风”即滋阴养血柔肝而止痉熄风,治疗肝阴血虚动风证,是中医治风法之一。柔肝又称和肝、补肝、养肝,肝为刚脏,将军之官,主司疏泄之职,舒畅气机,肝体阴而用阳。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指出:“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故肝脏以柔为补。肝在体合筋,乃风木之脏,应东方,肝阴血虚,阳偏盛,易致肝风内动之症。肝风、肝郁及血虚为肝病常见的致病三因素,柔肝养血能够恢复肝藏血的功能,阴平阳秘、气郁得畅则血虚,肝风及肝郁自解。故治疗肝失条达,肝郁化火,火热伤阴,肝阴血虚,虚风内动证,肝阳化风,筋脉失约之证,宜养肝以滋肝阴,和肝以制阳亢,以致柔肝熄风之效。

2 帕金森病静止性震颤、肌僵直症状病机分析

中医古籍中众多医家多以肝风内动为颤证的主要病机,病变部位属“肝”,认为肝风内动与本病病程进展密切相关[4]。最早有《黄帝内经》:“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病机十九条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刚脏,应东方与春气相通,肝气主升主动,气机失和,易亢逆化风,风自肝入络,身之筋膜属肝,全身筋膜受肝精气精血充养,筋之收缩弛张应肝之功,禀肝气之用,筋附骨节,不能自持,相荡风起,正位不能固守,筋脉拘急,故而头摇肢颤。从五体辨证,病位于筋。

《中藏经·论筋痹第三十七》所记载“行步奔急,淫邪伤肝……流入筋会,则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载:“振者,动也;颤者,摇也。此为风之象也,筋脉约束不得而莫能任持也。”肝主筋,筋司运动。筋之功用,必以气以血煦之濡之,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肝血亏虚,无以制约肝阳而生风致颤,正如 《素问五藏生成》 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藏血功能正常,则能濡润筋膜,使其柔软坚固,活动灵便,伸展屈曲自如。当肝阴不足,阴不制阳,则肝阳上亢,阳热化风,风阳内动;肝血亏虚,不足温养筋膜,震颤动摇,不能自持,从而发为本病,出现筋颤、肌强。故肝血不足无力温养于筋,皆可使筋拘搐挛,从而出现颤证的相关表现,如肢体僵硬、动作迟缓、易于疲劳、手足震颤等。明代薛凯 在其著作《保婴撮要·颤振》 中提到曾诊治一位患有瘰疬的女性患者,因怒火出现两手振颤,面色忽红忽青,认为此乃肝经血虚火盛而生风,予以四物配伍龙胆草、钩藤、山栀、甘草,服用药物后,患者双手震颤症状消失。由此可知,养肝血可平息肝风,使颤证渐愈。

本病病因或与先天禀赋有关,先天肝肾不足,或体弱因年老,亏耗肾精,加之久病、饮食起居失宜、长期服药等,导致脾胃损伤,脾胃为生化之源,脾胃亏虚,无力化源,肾精无以冲养,肾精亏虚。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肝随脾升,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则肝失调达,肝主疏泄,气郁日久则易化火,耗伤阴精。帕金森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多见,主要因为患者年老气血亏虚,如《医学准绳》所言“头摇属风属火,而高年病后辛苦人,多属虚,因气血虚而风火犯上鼓动也”。书中医家王肯堂认为年老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肝之功能多赖气血滋养,若肝之阴血不足,虚阳浮越化风,肾精不足则筋骨不坚,进而出现肢体震颤、头摇,甚则口唇颤动,故本病的治疗中应加入补肝肾、益精血之药。

由此可知,颤证发病与经脉肌肉关系密切,脏腑辨证属肝,五体辨证在筋脉,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阴虚风动”,故而滋养肝肾,熄风止颤为治疗帕金森病治疗大法。肝风这一病机变化存在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中,因此,柔肝熄风为本病的主要治法。

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中的柔肝熄风药

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组方中主要包含以下药物:白芍(炒)、绵萆薢、珍珠母(煅)、丹参、制何首乌、龙齿(煅)、鸡血藤、天麻、地龙、木瓜、肉苁蓉、全蝎、白芷、僵蚕(炒)、五味子(醋)、蜈蚣。其中白芍有“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疾”之誉,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等功效,有研究[5-7]表明白芍提取物能通过抑制氧化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使脑内多巴胺分泌相对增加,进而作为神经递质调节改善患者肌张力,肌肉僵直缓解。绵萆薢功效利湿浊,祛风通痹,研究[8-10]表明绵萆薢在改善关节活动不利,抗炎镇痛方面效果显著。且萆薢与肉苁蓉配伍,可用于肾损,骨萎不能行,改善患者活动能力。煅珍珠母平肝潜阳、定惊明目,为平抑肝阳药,性寒,微咸,配伍煅龙齿治疗肝阳上亢,同时镇静安神,可调节自主神经,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消除帕金森患者的焦虑、抑郁心境。丹参功用活血调经,祛瘀止痛,性微寒,味苦,且能清心除烦,归心肝经。《妇人明理论》中记载“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可见,丹参在具有较强活血效果的同时还兼有补血的效果,两效俱佳。有学者[11-13]研究指出丹参中有7 种活性成分作用于帕金森病模型靶点,在帕金森运动症状的治疗上具有一定效果。鸡血藤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湿痹痛,肢体瘫痪,血虚萎黄,手足麻木,因其具有舒筋活络调经,行血补血的功效。制何首乌切中肝肾阴虚的基本病机,取其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对帕金森病患者肢体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天麻药性平和,功善息风止痉,主入肝经,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都效果显著,且质润味甘,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有研究[14-16]表明天麻中含有的香草醇、香草醛对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与其抗炎性反应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息风,通络;主治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木瓜味酸性温,舒筋活络,可用于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湿痹拘挛,转筋挛痛,归肝脾经,能和胃化湿。醋五味子取其酸能入肝,以收敛固涩之效用于肝气耗散、肝肾亏虚之证。有研究[17-19]指出五味子中含有的五味子酚对胆碱能神经功能增强所致的帕金森病模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僵蚕三药配伍息风镇痉,攻毒散结之效专力强,在风湿顽痹,关节疼痛的治疗上有奇效;三药均味辛,归肝经,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惊风,痉挛抽搐。李晶峰等[10]指出僵蚕分离纯化得到的鞘脂和磷脂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提取物草酸铵能够抗惊厥。同时白僵蚕对神经肌肉接头具有阻断作用,可松弛骨骼肌,缓解痉挛性疼痛[21]。

肉苁蓉、制首乌与五味子配伍温肾填精益髓,颤证患者易出现肾阳亏虚,肾精失和,髓海空虚,出现智力障碍、嗅觉减退,肾主骨功能衰退,出现活动不利等症状。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可在补肾阳的同时注意填精益髓。

可知,方中主入肝经的药物有白芍、珍珠母(煅)、天麻、丹参、制何首乌、木瓜、龙齿(煅)、鸡血藤、地龙、肉苁蓉、全蝎、僵蚕(炒)、五味子(醋)、蜈蚣。白芍、丹参、鸡血藤、制首乌、五味子养血敛阴以养肝,珍珠母、龙齿、天麻、地龙平抑肝阳以和肝;白芷散邪祛风,固表以祛外风;虫类药专于搜风通络,息风止痉,全蝎、蜈蚣、僵蚕、地龙以息内风。诸药合用,柔肝熄风,有效控制患者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改善患者肌张力。

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中化裁的柔肝熄风方

十六位抗颤止痉胶囊存在诸多化裁自平熄内风剂中的经典中药配伍。白芍、龙齿取张氏镇肝熄风汤中滋阴潜阳之义,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龙齿镇熄肝风,降逆潜阳。白芍养肝,龙齿和肝,共奏柔肝之效。白芍、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取大定风珠中滋阴息风之义,酸甘平柔和缓,养血柔筋。三种药物均为不燥不腻之品,用以平肝熄风、缓痉止颤。天麻为天麻钩藤饮中君药,肉苁蓉、制首乌、丹参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可代原方中川牛膝、杜仲、桑寄生、益母草以平肝息风。全蝎、僵蚕为牵正散中主要药物,配合蜈蚣、地龙合而用之,风邪得散,痰浊得化,力专而效著,经络通畅。方中丹参配合鸡血藤养血活血效更佳,诸多治风药配伍养血之品,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结 语

本文通过理、法、方、药四个方面从柔肝熄风理论探讨论证抗颤止痉胶囊改善患者肌张力,控制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进展的良好临床效果。理:颤证的病位在肝,肝主筋,当肝血肝阴亏虚不足,阴阳不能相互制约,则阳偏盛而化风,风阳更伤阴血,筋失所荣,不能自持,从而导致筋颤、肌强,遂发本病。法:“肝肾阴虚,阴虚风动”为本病基本病机,肝风这一病机变化贯穿疾病始终,滋养肝肾,熄风止颤为治疗帕金森病根本大法,柔肝熄风为本病的主要治法。方: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化裁自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取诸方滋阴潜阳、镇熄肝风,配合丹参、鸡血藤养血柔筋,缓痉止颤。药:白芍、丹参、鸡血藤、制首乌、五味子养血敛阴以养肝,珍珠母、龙齿、天麻、地龙平抑肝阳以和肝;白芷祛风散邪,以祛外风;虫类药全蝎、蜈蚣、僵蚕、地龙搜风通络,息风止痉,以息内风;木瓜柔肝活络舒筋,萆薢解肌通络,诸药合用,柔肝熄风,缓痉止颤,改善患者肌张力。

猜你喜欢

柔肝肝风僵蚕
On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uina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柔肝通络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徐荣谦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辨治经验介绍
“肝风内动”理论临床发微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红外线热成像对柔肝化痰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柔肝通络汤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