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触觉的建构与去神秘化

2021-04-17朱全国

关键词:触觉相似性经验

朱全国

[提要]随着人们对视觉文化、听觉文化研究的深入,触觉文化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触觉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本身具有强大的建构能力。触觉对象,无论是经验式的还是幻想式的,都是真实的。人格的形成,人类文化的特点,都离不开触觉的建构作用。触觉也是人确认自身的方式之一,具有明显的人类文化特征。触觉揭示对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与对象建立起亲密感,最终与对象形成平等的一体;二是通过其它感觉器官之间的通感达到对对象的把握。

人类所有经验与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感觉,感觉不仅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文学艺术而言,其思考方式与表达方式都离不开各种感觉的制约。文学艺术对人的感觉的认识与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对感觉的认识是一致的,人的感觉都依据于人们的感官,感官是人们获得信息并进行处理的渠道。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意觉中,意觉被认为与人的心灵相关,具有超脱性、综合性,往往被置于更高一级来进行思考。在具体的文学表述与认识中,意觉具有统领作用,贯穿于文学作品的全部,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呈现,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它感觉的升华,其它的感觉则成为意觉之下的存在,文学艺术的具体表述往往与意觉之下的五种感觉联系在一起。从文学及艺术的作品层面所呈现的现实来看,尽管在这些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感觉描写,但是以视觉、听觉为基础的表述占据了绝大部分,嗅觉、味觉的表述次之,而以触觉为基础的表述则少之又少了。这就不得不让人们思考如下的问题,文学是人们感知世界的结果,触觉参与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那么,人们该如何看待触觉所具有的意义呢?文学作品及艺术作品的触觉表现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有清楚了触觉所具有的意义,才可能对上述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回答,也才可能更加深入理解这些作品中触觉的意蕴,进而对作品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研究的层面来看,CNKI论文检索显示,对于触觉的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除此之外就是触觉设计,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研究触觉的论文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十篇。这几十篇论文意味着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文学和艺术中触觉内容广泛存在的现实,并展开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论文虽然数量有限,但却从各个方面揭示了触觉所具有的意义。在《视觉新论》和《人类知识原理》这两部著作中,贝克莱认为视觉的距离感和人们对三维空间的认识实际上是由触觉经验形成的。宫睿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指出从触觉的特点出发,距离、空间与触觉的关系并不大,视觉与触觉在距离感知上并不具有超出其它感觉的优势与功能[1]。黄莎从视觉与触觉作为一种对立的二元范畴以及现代西方心理学出发对贝伦森的触觉价值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探索,认为视觉具有唤醒触觉意识的作用,这无疑使人们对触觉在人的感知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更清淅的认识[2]。张再林从中国传统的概念“同情说”出发,结合当代哲学中的身体转向,认为触觉具有“元觉”的性质与地位以及“触即被触,被触即触”的双重性。尤其是触觉的双重性,标志着个体性向互体性、间接经验推导向经验直觉转变,意味着静态认知向静态与动态认知的结合,也是人自身的生存与向世界的开放[3]。高砚平对赫尔德所提出的雕塑是触觉的艺术的内在逻辑与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赫尔德对触觉的认识忽视了雕塑的物质性,且其触觉审美经验具有显明的宗教经验,再加上受其自身哲学、意识形态以及历史条件的限制,使赫尔德的雕塑触觉观念具有缺陷[4]。郑频在对漆画进行研究时指出,多数画种的局限性在于受制于材质而不具有可触性,但漆画由于其材料与工艺的特殊性给了触觉用武之地,使之能突破绘画哲学中触觉的局限,让触摸也成为主要的审美方式[5]。从通感的角度分析触觉是文学作品分析通常采用的方式之一,邢锋萍通过对乔治·赫伯特《圣殿》中的感官意象的分析,充分体现出触觉在艺术形象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6]。申富英通过对加令顿《触觉现代主义》的分析,揭示了触觉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认为触觉是人的文化表征之一[7]。除此之外,其它的学者如魏慕婷、戴丽娜、包慧怡、余雯、陈蓉、佐佐木健一、何年红、杨爽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触觉进行了研究。

从学者们的研究来看,主要内容集中在哲学、艺术、文学、文化这四个方面,视觉与触觉的对比、雕塑与绘画、艺术形象的建构、通感分析是这些研究较为关注的主题。这些研究各有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触觉所具有的内涵。这些研究也体现出了需要加强的地方,即多数研究者仅重视从作品的层面分析触觉表述,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对触觉本身意义的重视度不够。人们能从上述研究中知晓触觉的功能及其在意义传达中的作用,但对触觉本身意味着什么揭示的并不充分。只有深入探讨触觉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人们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中甚至是文化现象中才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触觉所具有的作用。在这一探讨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是人们必须面对的:触觉只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它对对象的感知很显然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那么它对对象的感知是真是假?触觉感知中既有有意识的一面,也具有无意识的一面,它们是怎样实现对人的自身的建构的?触觉如何实现对对象解蔽?只有认真分析上述三个问题,人们才可以较为全面地对作品中的触觉有所理解。

一、触觉的真与伪

《盲人摸象》是一个典型的依靠触觉进行认知的事例,如果我们把这一事例从其所具有的寓言教育意义中析出,只关注盲人摸象这一事实,就有很多值得人们进一步思考的地方了。当盲人就所摸的象的身体做出自己的判断时,他是基于已有的经验。这一点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先前关于扇子、柱子的经验,盲人也不可能做出如此的判断。有必要再进一步追寻扇子或柱子的经验是如何产生的,这或许是盲人先前通过自己触觉形成的经验,如果他是一个先天的盲人,经过他人帮助,亦或是通过他自身先前其它感觉形成的一个判断在这一事例中,如果我们假设盲人是先天的,那么,“已有的经验”所具的判断功能便成为关注的核心。“已有的经验”除了知识积累的意义外,最为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盲人此时通过触觉获得的感受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形成了对比,可以通过已有的经验对当下的感受做出符合与不符合“已有的经验”的判断。

与视觉、听觉等其它的感觉一样,触觉也具有认知功能。与其它感觉不一样的是,触觉是通过物与物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行建构并达到认知的。物与物之间相互接触,此一物的边界同时也是另一物的边界,两者接触而不重合。触觉就是用作为物的手或其它触觉器官与另一物接触所产生的感觉,“处于相邻关系的事物的边界是相连接的,其边界因而是混合的,此一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事物的开始”[8](P.83)。显然,触觉并不意味着一方的失去,更不意味着一方依附于另一方,双方接触并成为一体,但各自都没有失去自身的独立存在。因此,从毗邻关系来看,触觉暗含着建构,确切地说是一种相对松散的,不是通过打破、颠覆现有物与物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秩序再重组的建构。这种建构不仅是物与物在连接基础之上的范围扩大,而且还体现在触觉经验的积累上。作为人体的感觉器官在具有物的属性的同时,也具有自我的主体意识,毗邻使人由此及彼达到对其它物的认识,也使触觉的感受在记忆中得到留存,形成“已有的经验”,进而成为人们以后触觉感受的判断依据。显然,触觉建构同时也意味着增值,在原有的物的基础上增值出以前并不属于原有物的经验。

通过“已有的经验”参与,触觉感受转化为对比,是人们对先前之物的感受与此时之物的感受之间的对比。对比无非产生两种结果:相异、相似(其中包含了完全相似,即同一的情况)。这两种结果也可以更进一步简化为相似,不相似的即为相异。“相似性是人类认知的中心问题”[9](P.501),因此,触觉与相似性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了解触觉认知功能的必由之路。人们对于相似性的理解基本上有四种样式。一是毗邻关系的相似性,二是仿效相似性,三是类推关系的相似性,四是同一性[10]。在毗邻关系中,触觉坚持了最为基本的物与物之间的相处,保持空间秩序,留下各种物与物之间相互接触的记忆。当人们再次以触觉的方式认知其它物的时候,先前的记忆便涌现出来,通过相似或相异达到对其它物的认识。因此,当盲人把手摸向大象之一部分时,先前关于物的已有的触觉感受经验便开始发挥作用,做出了与已有经验相似或相异的判断。在主体意识的参与下,毗邻关系的建构具有自身的活力,作为最为基础性的感觉建构方式,它为其它相似与相异的判断提供了原始的积累。同时,也暗含了更为丰富的相似性内涵:一方面,相似性从触觉建构中产生,另一方面,一种建立于此时触觉感受与彼时触觉感受之间的对比使相似性进入到仿效的层面,盲人此时摸象与摸柱子、扇子的触觉感受之间的关系得到建构,相似性或相异性得以产生。仿效相似性的产生,使盲人打破了此时触觉的物的属性,进入到相对抽象的层面,这是触觉建构与认知功能的飞越。因此盲人在做出所摸对象是何物的判断时,是触觉建构与认知功能的一次飞越。仿效相似性“是一种不受位置律束缚的‘契合’,并能够静止地在远处起作用”[10](P.26)。触觉毗邻关系的相似性与仿效关系的相似性发展到后来,其必由之路就是脱离具体的物的局限,进入到“已有经验”之间的对比,即形成类推关系之间的相似性。此一阶段,触觉完成了进化,形成了更为辽阔的认知系统,由“已有经验”产生的“相似性跨越事物之间的差别和距离,最后主体的意向不动声色地居于这个系统中”[8](P.87)。

从触觉“已有经验”的产生,到毗邻关系的相似性,再到仿效的相似性,这是触觉的建构与认知功能发展的必然。但触觉对于人们认知世界显然不仅如此,它本身还往往被赋予神秘的一面,这神秘的一面与同一性联系在一起。如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分析交感巫术时所提及的接触巫术就间接地体现出触觉所具有的神秘意味。接触巫术认为,“事物一旦互相接触,它们之间将一直保留着某种联系,即使他们已相互远离”[11](P.58)。接触的方式多种多样,依靠触觉进行接触便是其中的一种。巫术中的接触与禁忌,以及宗教仪式中对于接触所赋予的神圣或禁忌意义,使触觉在神秘的氛围中体现出侵略的一面。这种侵略性来自于极端的相似性——同一性。触觉在毗邻相似性、仿效相似性以及类推相似性中的建构是建立于物与物之间的平等基础之上的,彼此保留着独立,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到经验与经验之间的关系,认知的过程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同一性的核心是交感,交感使物与物、人与物成为同一的东西。“交感是同之强求,它是如此强烈和迫切,以至于它不会仅仅满足于成为类似性形式之一;它拥有危险的同化力,拥有使物与物相互等同,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使它们的个性消失”[10](P.33)。交感湮灭了物与物、人与物的界限,同一性成为霸占的代名词,在触觉基础上产生的“已有经验”、其它种类的相似性在此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同时也失去了其建构的能力。一种新的、建立在非物质基础之上的联想或幻想,开始了其颠覆原有物之秩序、毁灭彼此的侵占式建构。触觉在这一过程中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而无建构的实质功能,这就是在巫术或宗教中触觉神秘之义的由来之一。

依据以物质为基础的相似性与以幻想为基础的同一性的分析,触觉所具有的两面性以及它所具有的两种建构方式被展现出来:从物质基础而言,触觉的建构方式是经验式的,认知是循序渐进的;从幻想的角度而言,触觉只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意义,认知是侵占式的,其建构方式是幻想式的。由这些关于触觉的结论出发,可以对盲人摸象这一故事中盲人判断的真伪做出更加准确的说明了。盲人对所摸对象的判断是建立于物质基础上的经验建构,而不是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之上,他们依据已有的经验做出判断,这一判断是真实的,也是符合触觉建构与认知的。这绝不意味着只有基于物质基础的触觉建构是真实的,基于幻想为基础的触觉建构同样是真实的。巫术与宗教这些基于幻想为基础的触觉建构源自于人类的原始思维,所遵循的是“真实——事实原则”,即“人认识到是真实的与人为造成的东西是同一回事”[12](P.3),幻想、想象的东西和真实存在的东西在原始思维那里被当做一回事。从这种原则出发,巫术或宗教里具有神秘色彩的触觉建构同样也是真实的。

可见,触觉无论是经验式的,还是幻想式的,其建构都具有真实的一面,并不存在着虚假的情况。但是真实并不意味着正确,触觉的感知必定受到空间与位置的局限,这一点决定了触觉在认知过程中从来都无法做到完整与全面。换言之,触觉的确能给人们带来最为真实的认知,但触觉在空间与位置的感知方面具有天然的局限性,这一点使其在进行判断时并不完善,感知对象时有时难以进行整体的认识,常常会带来错误的结果,这一点在盲人摸象这一故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触觉建构保持了对象的真实性,但要避免认知中的错误,触觉仍须结合其它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虽然无法像触觉那样具有物的属性,但由于其感觉器官具有整体性把握功能,可以成为触觉保持正确性的有力帮助。

二、触觉的意识与无意识

触觉基于物质基础进行建构,但它并不只是物质性的,而是具有德谟克里特所说的暧昧性[13](P.2),也是奥地利生物学家马赫所说的“物体”(复合体)的建构方式之一[14](P.9)。“感性世界既属于物理学研究范围,同时也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14](P.94)同样,触觉建构显然不只是物理学的,同时也是心理学的。无论是触觉的暧昧性还是所建构的“复合体”,从实际事件的发生来看,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到了触觉的物的一面,容易忽视其中所包含的已有的经验等这种具有无意识一面的内容。已有的经验既具有意识的一面,也具有无意识的一面,很多触觉经验人们的确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而更多的经验只有人们在使用触觉这一感觉时,才会被触发出来,平时则以无意识的状态存在。

在《感觉的自然史》里,阿克曼指出触觉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最古老、最急迫的感觉。”[15](P.86)这本带有科普性质的书并没有进行深奥地分析,而是用各种例子展示了触觉之于人类的意义。通过触觉,人们不仅仅能获得冷、热、痛以及压力,而且还能帮助人们生活在一个有序的、可理解的世界里。作为触觉器官,皮肤不仅给人们赋予外形,而且不同的外形,如一般性的皮肤、毛发、指尖、舌尖等,都会让人的感觉丰富起来,不同形态的触觉器官,使触觉的建构内容也大不相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阿克曼不仅揭示了触觉所具有的物理学、生理学、神经学的特征,更是揭示了其所包含的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的意义。一方面让人们从物质的层面了解到触觉的内涵,另一方面又从精神的层面了解到触觉所具有的意蕴。阿克曼对触觉的表述几乎囊括了人们关于触觉的一般性认识,是人们可以从现实中或想象中得到验证的,触觉的多副面孔得到揭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常往往被忽视的触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以令人震惊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意识中。对触觉器官的破坏,如灼烧、刀割等,不仅仅是对触觉建构的中断,在带来痛苦的同时,往往会形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创伤,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有意破坏触觉器官,便成为人类暴力文化的一部分。反之,积极的触觉建构是人类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如人类爱的文化中,触觉就占据了很大的份量。

从意识的层面,人们确实能够清晰地知晓触觉在人与外界关系建构中的作用,但阿克曼所提供的实证没有完全解决的一个问题:触觉对婴儿显得尤其的重要,“在任何情况下,没有触摸……生命本身就无法进化”[15](P.84),不完善的触觉发展定会使婴儿的发展产生缺陷,然而这种触觉对于婴儿而言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人们可以做出多种解释,如婴儿从一个母体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最大的变化就是触觉环境的变化等等。依据拉康的研究,儿童并不是一出生就有意识地建构自身,只有当其到了一定的阶段后,才可能进行有意识的触觉建构。从触觉作为一个系统而言,在自我意识尚未形成之前,触觉所提供的只是片断式的意识。对自我意识形成之前的触觉的关注让人们不得不注意到触觉对于自我形成的影响。阿克曼、拉康的论述涉及到了触觉在人的自我形成中的作用,但是并没有专门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相对而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却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理解思路。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这种无意识作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从小孩子的人格发展中探讨这种本能的发展。尽管多数人都已清楚弗洛伊德关于小孩性本能的探讨,但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触觉在人的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有必要再进行一些赘述。

弗洛伊德认为,口腔期是小孩子性本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吮吸手指,且这种习惯有可能延续至终身。这种吮吸对象不只限于手指,脚指等也在吮吸之列,同时还伴随着手部的其它行动,如对自己胸部或生殖器的触摸等。弗洛伊德把小孩的这种现象归结为幼儿期的性欲表现,并由此进入到对幼儿性生活的分析之中,认为幼儿性生活的特征在于“从自己身上得到满足”[16](P.42),这种活动所引起的快感与愉悦来源于幼儿从母亲那里获得乳汁的吮吸行为。不可否认的是,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的确让人们对幼儿的吮吸行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却带着众所周知的局限性:他把幼儿生存需要的表征归结为性冲动,这显然使其出发点具有争议性,使其关于幼儿的活动或自体享受的观点经不起深入的检验。问题并非是弗洛伊德所关注的小孩的行为特点的局限性,而是他对这种行为的界定脱离了他所观察的对象,他把幼儿行为所包含的生存意义硬生生地与对象隔离起来。更加接近事实的判断本来不应该如此玄乎,因为这种界定的材料就在弗洛伊德自身的观察之中,那就是触觉。把小孩子的吮吸等行为看做是触觉行为是符合事实的,同时避免了把其作为一个无法明证的自体享受与小孩行为自身的剥离。

从触觉而不是性本能出发去关注幼儿的吮吸行为,一个关于人的触觉的最初的建构方式开始形成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是,生存的需要是吮吸行为产生的原由,由吮吸活动获得乳汁的生存需求到吮吸手指获得触觉上的感受,再到通过触觉器官感受世界。口腔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一个具有性本能意义的器官,而在于它是一个得以生存的必需的器官,这一器官由于其远远超过一般皮肤的敏感性,使其在获得生存所需之后成为触觉感受的最显著的途径。同样,此一阶段产生的所谓的自体享受更多的是触觉所引起的关涉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印象。因此,触觉是由人类维持生存的需求发展起来的,而不只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欲的表现。人类对世界的最初感知是由触觉建立起来的,只有从触觉的角度出发,我们才可能对幼儿的吮吸等行为做出一个更加符合事实的解释。触觉行为与建构事实是结合于一体的,而不是象弗洛伊德那样,给出一个无法明证的、具有泛性论争议的观点。触觉这一行为就出现在弗洛伊德自己所列举的各种事实中,但他所感兴趣的地方显然并不在触觉。

从触觉出发,我们还会发现,弗洛伊德所谓的小孩性本能的第二个阶段即肛门期在本质上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关于触觉的建构。在肛门期我们也不能随便把排泄所获得的快感与小孩性冲动联系在一起。肛门排泄一方面是生理的需要,另一方面自主的排泄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一种确认。通过弗洛伊德所提供的丰富的材料,可以较为清楚地发现,触觉在小孩子自我意识的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不过在他所说的前两个阶段里,触觉的这种建构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建构。到了生殖期和性吸引阶段,触觉的建构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小孩是在生存需要基础上采取的无意识行动,那么在生殖器期和性吸引期则是人对触觉建构的主动运用。通过触觉获得快感,同时通过触觉获得异性的青睐。到了最后两个阶段,触觉的建构表现的尤其明显,亲密关系的建立、内心情感的表达很大一部分都由触觉来完成。

从生存的需要出发,触觉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发展成为一种自我确认的方式。人类进行自我确认的方式是多样的,视觉、听觉等感觉方式的综合作用等等,这些方式都会引起人们心理与精神上的变化,最终人通过这些感觉器官确认了自我。德谟克里特所说的触觉的“暧昧性”以及马赫所说的触觉“复合体”正是体现了触觉与其它感觉在人的自我发展中相互影响的特点。单纯从触觉而言,触觉从无意识的状态最终形成触觉的有意识建构状态,不仅是触觉本身的成熟与系统化,更是成为一种代表着人类的文化行为。社会中的各种禁忌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触觉方面的,如中国古代的“男女授受不亲”等;不同性质的人的行为也有一部分通过触觉来进行规范和表现,如男性与女性的身体接触、人们见面时的各种礼节等等。这些事实存在的关于触觉的系统化表现,无一不在说明,触觉是在无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终成为人自身存在与建构的确认之一。同时,触觉也是人类文化建构的方式之一,人类一系列的禁忌、行为、仪式中都包含了丰富的触觉因素。

三、触觉的把握与去神秘化

“一切始于感觉。没有任何先天的观念,没有任何内心感知,没有任何道德意识预先存在于向着物冲击的人身上。”[17](P.5)各种感觉让人们得以认识自身与世界。与人类其它的感觉方式不同,触觉是作为触觉器官的身体之物与其它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同时以物理属性作为出发点的。这一点使触觉与其它的感觉之间的区别体现出来,也使触觉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与一般的物与物之间的接触关系不同。一般的物与物的接触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属于触觉,而是属于人类的其它的感觉所作用的范围。

一般的物与物之间的接触并不需要通过触觉器官来实现,如人们眼中所见的物与物之间的接触,这是借助于人们的视觉来实现对对象的把握。视觉对对象的把握是一种整体性的把握,从人类的文化与艺术的实践来看,神圣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从视觉的层面呈现出来,如巨大的建筑等,在很大的层面上就是因为视觉在整体性把握上远远超越其它感觉方式的原因。视觉最大的特点是无限的空间把握能力,但当有些对象以超出人类经验的形象呈现出来时,视觉往往带来神秘感和神圣感。视觉可以实现对对象的把握,但却无法完全实现对对象的把捉。在视觉把握中,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人占据了物,而不是与物之间形成一体。听觉与嗅觉同样具有空间方面的优势,但是飘渺不定的声音和味道同样也无法把捉,神秘感与神圣感同样往往成为它们的附属。味觉既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同时在具体感知时又体现出局部的特征,这种局部特征是由化学属性而不是物理属性引起的。化学属性与物理属性之间的接触的最大区别在于,物理属性忠实地贯彻了物与物本身之间的接触,而化学属性则是一种建立于物质接触但却又是非本身物质的接触。味觉产生于对物的破坏后的化学过程,这一点也是味觉显然不同于其它感觉方式所在。从整体把握来看,视觉、听觉、嗅觉是对对象进行整体性把握的感觉方式,触觉是一种局部性的把握的感觉方式——把捉,味觉则居于两者之间。整体性把握往往意味着物与物之间的距离,物与物之间的距离一旦产生,触觉的把握就无法实现。抛弃触觉那种初始的具有宗教性质与巫术性质的神秘感与神圣感外,触觉因其强烈的可把捉性和与物的具体接触让人安心。触觉虽然在空间把握上具有劣势,这形成了其整体性把握的缺陷。但它却具有自身的优势,它不因形象超出经验、声音与气味飘渺、破坏事物本身而与对象远离。它不占据也不破坏对象,而是与对象建立起平等的共生与亲和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使触觉器官与所触之物结合为一体达到对对象的认知。这种与所认知之物之间的共生与亲和关系自然而然地使对象的神秘感和神圣感消失。由此出发,很少有因触觉而产生神圣性,触觉成为一种去神圣化的感觉方式。触觉的神圣化只是因为人类赋予触觉对象的神秘性而引起的,并不是由于触觉本身,触觉本身恰恰具有去神圣化的特点。为了保证神圣化与神秘感,触觉禁忌在各种文化中都广泛存在。整体性把握意味着对对象的占据,但当占据的对象以一种超出一般常识的状态呈现出来时,神圣感和神秘感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而触觉的非整体性把握只是让自身与对象成为一体,彼此之间却是独立的,都是构成整体之一部分。对象无法以超出一般常识的状态整体性呈现,最终成为可把捉的对象。

触觉对对象的把握不同于其它感觉器官的感觉方式,它建立于物与物之间的物理性接触这一事实基础之上。生存论哲学与身体现象学的一些观点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更加深入地理解触觉的思路,这一思路也可以用来揭示触觉所具有的去神秘化的缘由。触觉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体现存在所在的此在,也是人与物之间照面的途径之一。触觉器官与其所接触的对象可以从海德格尔所谓的器具来进行理解,这两者都依据其可靠性或有用性而存在。两者的差异在于,对象的可靠性或有用性往往存在着损耗,而触觉器官则不同,随着人的经验的积累,触觉器官的可靠性与有用性则是不断加强的。这就赋予了触觉器官一个更为强大的功能,在追寻对象的可靠性或有用性的过程中,触觉器官可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感知范围,对象的各种神秘和不清晰的地方会随着触觉的发展而不断地失去神秘感。海德格尔的器具性在触觉的理解上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对身体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梅洛-庞蒂而言,各种感觉不仅能感知世界,同时也在感知自身,“知觉首先不是在作为人们可以用因果关系范畴(比如说)来解释的世界中的一个事件,而是作为每时每刻世界的一种再创造和一种再构成”[18](P.240)。触觉也是如此,在梅洛-庞蒂那里,触觉器官处于开放状态,每一次的接触行为都会扩大触觉感知的范围,这既是对世界的感知,也是从对世界的感知中实现对自身的认识。

触觉对对象的部分把捉,也即是梅洛-庞蒂所意味的触觉在空间位置把握上具有缺陷以及触觉器官的开放性,都使触觉具有去神秘化和神圣化的功能。但这种去神秘化与神圣化只是从触觉本身而言的。“我的身体是表达现象的场所,更确切地说,是表达现象的现实性本身……我的身体是所有物体的共通结构,至少对被感知的世界而言,我的身体是我的‘理解力’的一般工具”[18](P.300)。梅洛-庞蒂清楚地指出,触觉只是构成身体感知与表达的一部分,所有感觉基础上的共同的感知才形成了人对世界的整体感知,身体在其中既是工具,也是感知发生的场所。事实上,人类的每一种感觉都是人得以认识世界与确认自身的方式,但每一种感觉方式都具有自身的缺陷。梅洛-庞蒂揭示了人类感知的事实,即任何单一方面的感觉都可以部分地揭示对象,但如果要达到完整的理解,必然要从身体这个感知场出发,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进行综合的利用。就文学艺术而言,对于世界的认知同样如此,文学艺术作为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与体悟的表现,必然也要表现出感知的这些特点。艺术家对世界的感知就是利用感觉器官对世界进行的把握,为了实现其所感知对象的澄明,除去对象的神秘感与神圣感便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除了触觉本身具有去神秘化的特点外,各种感觉之间的通感也是触觉实现去神秘化的途径。依据学者们的研究,联觉、移情、通感往往被人们统称为通感,但它们所处的层面是不同的。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的生理性联系的统称,如味觉与嗅觉之间的联系;移情是各种感觉在知觉层面心理性的联系;通感则是感觉在思维与语言层面的各种联系[19](P.33-34)。从认知世界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建立于各种感觉器官的综合作用的基础之上,任何一个单独的器官都无法完成对对象的完整认知。各种感觉器官客观上决定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但通感却让人们的认知从物质的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从个人的、私人性的层面进入到公共的、可交流的层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触觉借助通感在另一途径上实现了去神秘化的任务。由此而来,在日常生活层面,大量的通感成为人们的口头日常表达方式,如“空气很甜”等表达。在各种艺术中,通感这一方式也被大量的用来揭示人们直接无以言表的对象。通感不仅建立起了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结,更为重要的是在心理层面提供了各种感觉的表达方式,如人们表达高兴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方式来进行表达,而不仅仅只局限于某一种感觉方式。物-感觉-思维-语言-世界,是触觉和其它感觉器官认知世界的过程,也是人类利用自身各种感觉器官认知世界的过程,世界在人类这一感知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明。这一过程也是人类所独有的,人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认。

结语

触觉是人类基本的感觉建构方式之一,在感知对象时具有空间与位置上的局限,但无论是经验式的还是幻想式的,触觉对于对象的判断体现出真实的一面,这种判断不代表感知与认知的正确与错误。触觉在人的人格建构上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在人类的无意识的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终成为人类文化行为的重要表征之一。在人类知识建构中,触觉与其它的感觉建构相较而言是最具去神秘化与神圣化的一种建构与认知方式,这取决于触觉本身具有亲和性以及触觉器官与对象之间的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是各种感觉综合作用的结果。通感作为各种感觉的综合作用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表达中被广泛运用,既是人类单一感觉器官在认知方面的局限性制约后的结果,也是人类独特的认识、表达自身与世界的方式。除此之外,对于触觉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感觉器官与通感基础上的认识,也不能只局限于日常生活和各种艺术种类。更要注意到,触觉在信息化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现象:人们在使用信息化的设备时,都是通过触觉这一最为基本的方式进行的,这一点使古老的触觉在信息化的当代具有了新颖的时代内涵,其更多的生理、心理、生活、艺术与哲学意义有待人们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触觉相似性经验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食的触觉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