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联网+”开发幼儿园隐性课程实践例谈
2021-04-16张凤花
张凤花
【摘 要】新的课改视角和新技术支撑下,幼儿园隐形课程的开发不可或缺。资源开发上,应该重地方游戏、重时政热点、重本土文化;课程实施上以生为本,或补充于课堂教学、或滋补于室外教学、或偶用于主题活动;隐形课程呈现和评价上,多元、多侧向、立体、高效、拓展。而这一切,均离不开“互联网+”的保驾护航。的确,开发并实施一些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有特色的、有意义、有推广價值的隐形课程,必将更好促进幼儿园特色发展、精细化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隐性课程;资源重组;高效渗透;评价延伸
时下的现实中,部分幼儿园对隐性课程资源认识有误区,能力欠缺,导致幼儿园课程建设忽视“互联网+”视角下的资源潜在价值,以致多数隐性课程资源浪费和闲置。部分幼儿园过分依赖现有、固定的课程资源,亦步亦趋,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机动性和随机性,很少开发隐性课程。即使偶有开发,也很难深入地推进和系统地研究——仅仅是简单的几个游戏,而没有将之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宏观的、细微的、科学的研究和实施。这样的被动和消极换来的就是幼儿教育的费时低效、幼儿课程的单一单薄和学校精细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的滞后。
基于此,依托“互联网+”开发幼儿园隐性课程不可或缺。诸如“互联网+”视角下的幼儿园隐性课程怎么开发、怎么教,怎么评价,隐形课程内容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活泼泼地呈现,教师在组织、开发、编排隐形课程时,如何从有益于幼儿的能力发展、思维发展、身心发展的角度,去做正确而细微的甄别、取舍和“加工”,对其进行大胆教育性改造,如何“注入和谐、合作、开放、新颖、竞争的隐形课程资源”,更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创生。的确,开发并实施一些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有特色的、有意义、有推广价值的隐形课程,必将更好地淬炼幼儿、滋养幼儿、提升幼儿,以此促进幼儿园特色发展、精细化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一、隐形课程资源的甄别、取舍和加工
新的课改视角下,我们不是仅仅在幼儿课堂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几个活动,而是将之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宏观的、细微的、科学的研究和实施,并在其有效性和长效性上下功夫。于是,隐形课程的开发不仅显得必要,而且重要。所谓“隐形课程”是现对于国家课程如“语言、科学、数学、艺术”而言的,比如游戏课程、地方课程、特色课程等等。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这个“+”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其中的“+”可以是“活动+游戏”、“语言+口语+微话题”、“环境课程+艺术课程”等等;“隐性”可以是技能的提高,也可以是言语的润泽,更可以是精神的开阔。教师应该揪住这一个“+”和这一个“隐性”,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的幼儿课程资源新时空,最大限度地丰富幼儿的言语生命、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
(一)地方游戏不可或缺
地方游戏中有不少资源值得大力借鉴与推广,如“跳袋鼠”、“大鞋与小鞋”“推小车”“滚铁环”“老鹰捉小鸡”“跳竹竿”“梅花桩”等等,完全可以通过必要的重组作为隐形课程的一部分。只不过过去,这些游戏通过传统手段呈现出来,而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保驾护航。无论是游戏伴随的曲调,抑或是游戏本身所需要的规则,等等都可以借助新技术进行创新、重组和实施。
(二)时政热点不可或缺
疫情和后疫情时代涌现出来了一大批感人肺腑的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能够扣响大多数人的心弦,其现实性和冲击力不是那些陈旧的资源可以相比的。这些资源虽然天天在电视中出现,但对于幼儿而言仍然是隐形和陌生的,需要通过诗意和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些均可以作为难得的资源补充到幼儿园隐形课程中,比如白衣天使“逆向而行”的故事、国人众志成城的故事、钟南山无私奉献的故事、志愿者四天四夜不休息的故事,这些均可以通过“钉钉群”、微信群和自媒体平台发送给幼儿(幼儿家长),让正能量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
(三)本土资源不可或缺
本土资源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资源,因为亲近,所以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因为现实气息浓厚,所以容易博得人心。就校内而言,校园文化中的墙饰图案、走廊文化、制度文化等等,皆可以起到“时时处处都育人”的效果。就校外而言,比如永昌县北海子烈士陵园中的红色资源、湿地公园中蕴藏的环保资源、永昌社火等民间活动中蕴含的传统资源,等等皆可以通过适度的甄别、筛选、重组,成为幼儿园隐形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隐形课程资源的利用、渠道和方法
(一)补充于正规课程课堂
例如大班语言领域课堂中,可以让时政热点方面的资源随时介入课堂中,比如讲述“最美逆行者的故事”:医生、志愿者、建筑工人的故事……通过一篇带多篇,引领孩子们跳脱出“此时此刻”,走向广阔的语言阅读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在寻找“共同点”时可以进行群文串读,诸如在比较“不同点”、前后印证、寻找相同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时都可以进行串读。巧借“互联网+”,盘活时代热点之作、情深意真之作、闪闪发光之作,引领孩子们打开阅读的更多扇窗户,从中发现更大的璀璨的天空,发现更多共性的、共通的语言密码和生命真相,应该成为幼儿教师开发“隐性课程”最重要的视点之一。
(二)专用于室外课程教学
游戏类隐形资源可以通过室外进行恰到好处地介入。比如“官打捉贼”游戏、“斗拐”游戏等等,在创新游戏规则、歌词、情趣变化方面的前提上,引领孩子们自主表演、自主修正、自主调整,与此同时,教师拍摄整个游戏过程,在适当剪辑、配音配词的前提下发布在QQ、微信或钉钉群中,既让幼儿重温,也让家长分享,让幼儿活动场域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展示场、人格栖居室、生命成长室。
(三)偶用于专项主题教学
某些隐形资源可以专门当做一次主题队会或大型专项活动的资源,比如引领孩子们到永昌县烈士陵园进行“缅怀革命前辈主题队会”,比如“我是四幼人我骄傲”主题队会,比如“秋收超市·我是主人”区间活动,“方言中的永昌人”情景剧活动……每学期可以组织两到三次主题活动,让隐形资源不再“隐形”,让更多资源助力于幼儿成长,助力于幼儿高效课堂,助力于幼儿园特色发展。
三、隐形课程资源的激励、评价和普及
(一)互动交流——高效的呈现不可或缺
新的技术支撑和“疫情”背景下,“隐性课程”实施后的效果监测(包括孩子们活动场景、以及活动成果如绘画、手工作品的修改及拓展)变得与以往不同。过去,极少数可以面批,极少数作品当做现场展示,但只有部分人能看到。而现在,很多人的“作品”都有“上上镜”的机会。如我们把“跳竹竿”体育游戏拍成微视频在教室内进行播放,如大(2)班冯**的诗朗诵《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唱三叹,用稚嫩的童声表达出“加油中国”的美好祝福;中1班刘**的快板《防控疫情我能行》,用流利、自信、极快的语气展现出新时期“战役小主人”的精神风采;大(1)班的毛**的“我喜欢毛笔字”微视频表现出的沉稳、专注与勤奋,感染了更多的孩子们……更多展示表明,“互联网+”既是一个自由表达的舞台,又是一个立体呈现的舞台,所以,学生对此的投入、热情也就日渐高涨,“互联网+”支撑下的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精彩、厚重和摇曳生姿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立体多元——高效的评价不可或缺
高质量的呈现之后,如何活泼泼地互动、呈现、批阅、传递,必须借助“互联网+”的高效介入。一方面,教师组织家长将孩子们的“佳作”(包括写话稿、演讲稿、日记、一封信、儿童画)进行拍照,传给老师;另一方面,家长或者老师对孩子们的“佳作”进行高质量的“装饰”——或配以简短的意蕴十足的评价,或给以优美的浓淡适宜的底色,或“糅以轻松的余音袅袅的音乐”,然后以美文或微视频的形式发布到學校微信公众号或家长群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中进行“我是健康好少年”评优活动,优秀“区间活动”网络投票,“幼儿手工作品”大赛全程直播,“体育游戏”活动追踪,让实践活动延伸得更远,当然,幼儿也收获得更多。
(三)依托技术——高效的拓展不可或缺
幼儿活动结束之后并不意味着谢幕,而是新的希望、新的延伸和新的求索。而这同样离不开新技术的一路扶持。比如,游戏类课程资源有没有新的改动、补充或重组?从小班到大班,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隐形资源”是否得到了更新?疫情和后疫情时代,我们还可以进行怎样的新架构和新拓展?细思,值得迈出建设性步伐的还有很多。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对基于“互联网+”支撑下的隐形课程开发实施、幼儿习惯、技能、品性形成情况等全方位进行总结,内化为理论,外化为行动。
关于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一定还有更高效的路子、方法与措施。作为幼师,应该是多种角色的糅合者:一个善于修修剪剪的裁缝——能够睁大火眼金睛发现最有意蕴的隐形资源,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恰到好处的筛选与重组;一个善于循循善诱的导师——能够梳之、引之、导之,引领幼儿借助“互联网+”在隐形资源中体验、滋养和成长;一个和蔼可亲的“伯乐”——能够通过“互联网+”高效立体地评价幼儿在隐形资源中创造的成果,并以此激励幼儿茁壮成长,在隐形资源的深处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1]罗竟.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3:6.
[2]孔敏.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3:13-14.
[3]赵洁.幼儿园民间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37.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971)同时也是2020年度金昌市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编号:KTLX[2020]012)《“互联网+”支撑下的幼儿园隐性课程开发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