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台公司高效投管体系治策

2021-04-16朱强

董事会 2021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评价管理

朱强

当前,随着政策约束和监管趋严以及自身发展问题的逐步浮现,面临转型发展压力的平台公司亟需优化投资管理体系。

企业稳步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投资管理制度具有层次性、明确性、现实性、与经营决策目标一致性等特点。平台公司应全方位地强化投资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权责、流程、制度建设,通过加强投资管理,倒逼平台公司整体内部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平台公司高质高效发展。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较为复杂,投资存在突变性、潜藏性、交叉性等多种风险。投资管理体系不完善,可能导致平台公司因无法准确判断风险而错失优质的投资机会,甚至可能因误判风险而危及其生存。构建完善且高效的投资管理体系,有利于平台公司准确分析项目风险,在明晰风险类型及发生概率的前提下,统筹资源、正确规划投资方向、制定高效计划,从而增加投资收益,逐步提高平台公司的外部投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此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是平台公司投资行为的高阶目标,也是平台公司构建投资管理体系的重要目的。平台公司配合政府城镇化进程,做好前瞻性的規划和定位,对适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有效投资,形成产业体系,帮助区域发展,促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机勃勃的产业氛围,能够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为附近的生活功能区提供必要的人流支持,也为更多城市功能的进入创造需求,从而打造更完善的城市功能。“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新战略将促进产业与城市的功能融合、空间整合,最终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双重挑战

外部环境影响

一方面,政策规范趋于完善。

2014年新《预算法》从根本上限制了平台公司发债融资的能力,此后国家频发政策实施调控,从2017年《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到2019年《政府投资条例》,监管方式日趋复杂化、综合化,平台公司背负的转型压力与动力也同步增大。趋于完善的政策一方面促使平台公司更加规范投资行为,以减少因违规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另一方面也鼓励平台公司在政策允许和保护的范围内积极尝试,摸索建立起最适合自身的投资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优质投资项目少,投资回报下降。自金融危机以来,社会产能明显过剩,优质的投资项目少且挖掘难度大,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也受到影响,最终波及整个投资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投资风险。

内部投资运作不规范

平台公司在投资运作方面缺乏“责”、“框”、“度”的约束,亟需建立更加高效的投资管理体系。

“责”主要指监督与治理的职责。平台公司以公司制形式出现,但主要围绕政府布局开展业务,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政府和企业的二元化特征,易在监督与治理上产生权责界面不清的问题。

监督方面,平台公司受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双重监管,在提高其投资行为规范性与合法性的同时,也容易因监管过严、监管重复、监管空白以及监督范围过广、审批时间过长等问题,造成平台公司投资管理流程的复杂化与矛盾化,进而影响平台公司的发展自主性与市场竞争力。

治理方面,多数平台公司是在原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基础上整合重组而来的,管理层多由政府官员担任或由其直接委任。在项目运作中,管理思路很难从政府管理主体向市场经营主体转变,而是依附政府的经营模式,缺乏自主性,可能出现重投资轻经营、重建设轻管理、重规模轻现金流、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等问题。平台公司普遍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作能力,依靠垄断性资源粗放发展模式导致市场化业务板块发展薄弱甚至空白。平台公司未建立起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机制,风险控制手段较为匮乏,导致债务风险较高;缺乏真正擅长市场化运作和投资管理的专业人才团队,与市场接轨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尚未完善,导致公司发展活力不足,经营运作效率及经济效益相对偏低。

“框”指的是平台公司对于投资全局的规划。目前多数平台公司仍以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核心业务,然而新时期、新政策给平台公司带来的转型压力要求其突破传统的业务模式,对投资全局作出更为灵活、创新、科学的规划。

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有些领域需要政府投资,有些领域则可以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假若平台公司不加考虑、大包大揽,过多地介入原本可以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的领域,就会造成资金分流,导致对优质领域的项目资金投入不足。

进一步而言,囿于传统的业务模式,平台公司在经济波动加剧的形势下缺乏可靠并且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业务来源,将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度”指的是平台公司对投资风险与效益的把控,是投资管理在具体层面上的操作。平台公司对项目前风险评估和项目后评价不重视、不规范,甚至盲目套用其他公司的方法,不利于自身的投资管理。

一是风险管理不到位。

平台公司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涉及决策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和退出风险等,需要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做好尽职调查、制定防范举措等。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增加投资收益、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竞争能力。

当前多数平台公司投资方案评估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有待提高。投资方案的评估方法大多是采用纯语言描述的主观评价指标,较少使用更为客观的量化评估指标。在制定方案时,部分投资决策人员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倾向,对实际的财政、可行性等方面分析不足,导致投资方案缺乏科学理性,给投资行为带来风险。

还有一些平台公司低估了尽职调查的重要性,未针对所投资项目实施全面、充分的背景调查,极易导致风险评估不充分,难以保障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在实际的内容、管理及退出等方面也难以实现合理化设计;风险预警与防范举措制定不够严密,导致平台公司在投资风险产生时不能及时高效地应对,难以及时止损,最终导致与投资目标相背离,极大地削弱了投资效果甚至可能带来亏损。

二是项目后评价不足。

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体系有助于积累经验教训并总结对策建议,为今后投资其他项目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未来项目投资管理水平。但一些平台公司在项目后评价上存在总结经验不充分、反馈机制不健全、只重“评”不重“改”的问题,阻碍了经验教训的反馈与对策建议的生成,无法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不利于投资管理水平的提高。

优化策略

“責”——组织架构优化

构建投资管理的组织体系。结合平台公司内外部实际情况,梳理平台公司投资业务流程,划分相关岗位职责,辅之以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起投资权责明晰的各级管理机构并保证其实施落地,充分发挥各级投资决策部门的作用,进行科学决策。

组建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平台公司需要摒弃“替政府融资”“依附政府行事”的思想,积极引入专业人才,坚持“科学设岗、各司其职、统筹协调”的原则组建投资管理团队。以平台公司的战略发展和定位为基础,结合平台公司业务发展需求,设置投资管理所需的监督与治理岗位,搭建专业团队,提高投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平台公司经营效益。此外,为了保证投资管理体系的良性发展,应保证投资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和开放性,避免“领导专政”过度干涉专业团队的投资决策。投资管理团队也要从平台公司实际利益和投资的科学严谨性出发,敢于拒绝、否定不合理、不科学的要求,保证投资管理决策的合理性、有效性。

建立外部专家库。充分借助外部专家资源与咨询机构的力量,建立外部咨询机制和专家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内部人员成本的同时,有效解决一些投资管理方面的专业难题,包括:1.政府层面的专家库;2.利用高校资源和社会专家资源建立外部专家库;3.利用外部咨询机构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实现外部咨询机构和平台公司的互利共赢。

“框”——做好投资全局规划

面对当前的转型压力,平台公司应突破传统的业务模式,做出更为灵活、科学的投资全局规划。

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平台公司应结合自身定位,发掘可靠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投资方向,如从传统业务转向多元化业务(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投资控股平台等。在挖掘现有资产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扩大投资领域,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在投资项目的布局上,平台公司应在聚焦主营业务、确保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围绕已有优势不断拓展延伸,强化现金流及利润的支撑。按照平台公司自身的业务性质进行分类,依据业务的公益性、盈利能力强弱,厘清平台下各类资产属性,实现资产有效组合、重组及转型,强化业务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平台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度”——把握风险与效益的平衡

风险管理

投资前的风险管理。投资前需全方位了解该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搜集投资对象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营业报告等资料,充分识别和预测风险。基于前期搜集的信息进行衡量与估算,用专业手段、科学理论对实地调查结果以及所掌握的财务资料进行研究,剖析风险信息,明晰风险类型,得出风险强度与频度,为选择恰当对策规避投资风险提供依据。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做好财务尽调、法律尽调、资产评估等相关工作,准确研判拟投资项目的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后的风险监控。充分了解被投资对象,综合考虑各类风险,建立风险清单,随时关注清单上的风险并实时更新清单,保障风险管理具有可追踪性和实效性。按月度、季度、年度等周期进行风险追踪,保障投资业务活动能顺利展开并获得预期收益。

提前制定风险应对举措并建立退出通道。平台公司需将常规风险管理与特殊风险管理区分开来。针对常规风险,建立快速有效的预警机制并提前制定应对举措,同时应考虑到管理变革、业务流程重组、技术更新、各部门沟通不畅等特殊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配套管理措施。如此赋予风险管理预控性、特殊性,可以使风险管理力量更为集中,优化风险管理资源配置。此外,还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所投项目的不同情况,建立风险出现时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退出通道。编制投资资产盘活及处置管理办法,制定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一旦出现无法预估的风险、可能对投资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必须终止投资的情形时,可以依据相关的退出机制及时、合法、有序地退出,从而有效减少损失。

项目后评价

一个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需要将项目后评价作为投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实施分层级、全范围的管理。

制定完善的评价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制定工作流程,明确项目后评价的发起节点和完成时间、评估的各环节内容及责任部门,保证平台公司对各项目后评价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确保评价、检查和考核的每一步具体工作都能按计划进行、落到实处。接着是明确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确保无一遗漏。例如:投资项目概况、投资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投资项目建设过程评价、投资项目财务效益评价、投资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投资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投资项目后评价结论、主要经验教训评价等,全方位地对投资项目进行深层次的评价研究,以求获得最全面、最完善的数据分析结果。最后设置反馈机制,保证评价结果能够准确无误地反馈到决策部门,为下一个项目提供经验。

选择科学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投资项目实施过程涉及多项指标,这些指标也是项目后评价所需的参考依据,因此建立项目后评价体系时可以参考投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后,还要考虑到应用对比的分析评价方法,与项目指标进行前后对比、有无对比和横向对比,找出存在偏差和变化的原因,根据原因探讨解决办法,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投资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后评价管理体系优化。对项目后评价成果进行科学审查后,应尽可能充分地运用起来,将“评、帮、改”三点内容相结合,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始终严格监督控制,不断完善项目后评价管理体系。还需注意不能囿于单个项目的经验总结,要将单个项目的经验教训扩展至多个项目,举一反三,从表层评价深入到深层次评价,拓宽经验适用范围,推动整体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体系的综合性发展,以提升投资管理团队的决策能力、减少投资风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提供技术支持

采取“互联网+投资管理”、“大数据+投资管理”模式,建设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投资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获取和分析预警信息、投资收益数据、项目后评价结果等。

投资管理信息化系统横向穿透投资、财务预算及核算、项目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借助主数据、协同办公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数据一致、业务贯通,从而避免专业壁垒和数据孤岛。纵向穿透应用至平台公司其他所有并表单位,各方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业务操作,所有业务在线操作和审批,数据真实,流程贯通。投资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横向穿透和纵向穿透帮助投资管理体系落地,并最终实现体系建设目标。

结语

平台公司的诞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政策约束和监管趋严以及自身发展问题的逐步浮现,平台公司也面临转型和强化自身发展的压力。做好高效的投资管理,一方面有助于自身提升经济效益,在新时期顺利转型,为今后更好、更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社会效益提升,资金流入真正需要投资的领域,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正略咨询合伙人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评价管理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