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杏李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2021-04-16陈玉玲苏衍修黄振宇夏乐晗

中国果树 2021年3期
关键词:恐龙蛋单果果肉

陈玉玲,苏衍修,黄振宇,夏乐晗,陈 龙

(1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450009)

(2 濮阳市林业科学院)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膳食水平的改善,营养与健康逐渐受到人们重视。除苹果、梨、桃、葡萄等大宗水果外,人们对特色水果即果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国家在扶贫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许多贫困山区通过果树栽培进行产业扶贫。杏李(李)耐瘠薄,能适应山地、丘陵、沙荒等不良条件,适宜在山区、沙荒地等土壤、自然生态条件较薄弱的区域发展[1]。因此,发展特色杏李品种不仅能够满足果品多样化的需求,而且有助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展特色产业。

杏李是李和杏经过自然和人工杂交而形成的品种。传统的杏李主要栽培于我国华北地区,其果肉硬、有特殊香味,尚未发现野生分布,认为可能是普通杏和中国李的种间杂种[2]。本文所提及的杏李品种主要指21 世纪初从美国引进的经人工杂交培育的杏李系列品种,包括‘恐龙蛋’‘味王’‘味厚’‘味帝’‘味馨’‘风味玫瑰‘风味皇后’‘红绒毛’‘加州天鹅绒’‘红天鹅绒’和‘黑玫瑰’等10多个品种,常见的杂交杏李品种主要包括前7种,其果实口感、品质多接近于李,李的遗传背景占比75%以上,杏的遗传背景占比25%以下(‘味馨’除外,杏的遗传背景占比为75%)。

杏李果实具有色泽艳丽、风味独特、脆爽可口、香气浓郁、营养丰富、耐贮藏等特点,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作为新型果品,自2000 年初次引入我国后的4 年内,杏李的栽培面积迅速发展至6 667 hm2[3-4]。

1 杏李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1 杏李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李的主要产区位于我国东北、东南、西南等地,这些地区多为地方区域性品种如‘贵州空心李’‘蜂糖李’、四川及重庆的‘青脆李’等。杏李栽培要求的水分、光照等限制性因子较多,而四川、贵州等李产区在杏李成熟期一般雨水较多,因此不太适宜发展杏李品种(主要表现为病虫害多、雨水大、坐果不良、果实裂果严重、品质差)[5]。杏李和李在华北、西北地区几乎没有规模化产区,更没有形成规模化栽培,具有市场价格和发展空间优势,近年来价格居高不下。南疆地区近2 年有部分栽培但只有极少部分投产,价格10~25 元/kg,且供不应求。

当前,国内传统的李地方品种表现为适应性强、鲜食口感较好,但外观较差(着色不鲜艳、不均匀)、成熟后果肉软化快,商品性差,不耐贮运。而近年来生产上栽培应用的国外引进品种,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丰产性不稳定,口感较酸,风味较差,成熟期较为集中;对某些品种未经深入考察和区域试验就盲目发展;良种化程度低,品种混乱,苗木混杂,导致果实品质差、商品价值低;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采摘过早、过晚和采后贮运技术不成熟[6]。

中国李从中国传播到日本,继而传播至美国和世界各地,美国进行了品种改良,育成了系列杏李品种[7]。杏李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但只有部分品种表现尚可,对气候条件、授粉树配置等要求严格,部分品种在高温或多雨地区坐果不稳定,病虫害、裂果严重。

杏李自引入我国以来的近20 年间,引进之初发展迅速,但由于品种适应性的局限性和盲目引种以及对品种自花不实等结果习性的不了解,十几年来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了砍树毁园的现象。近几年,在河南丘陵地区及陕西、新疆等西部地区引种栽培杏李,品质及产量均表现良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特色杏李生产规模与供应仍处于起步状态。

1.2 杏李发展优势

1.2.1 营养保健价值高

杏李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富含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促进消化、清肝利水(保肝养肝)、降压、导泻、镇咳化痰、美容养颜等功效,是人们喜爱的鲜食时令水果,与传统李品种相比,杏李果实具有色泽艳丽、香气浓郁、脆爽可口、多为硬肉质、货架期长、耐贮藏等特点,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8]。

1.2.2 优质果品市场供不应求

杏李适应性强、耐瘠薄、省工、好管理、结果快,在当前大宗水果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杏李(李)是果树中比较少有的供不应求的树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发展特色产业中优势尤其突出[1]。

杏李(及优质李品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已有部分区域生产试验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进一步适度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可取得优势效应。杏李果实品质独特、市场短缺,可结合农业旅游、观光采摘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当地特色果业发展,为果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新贡献。

2 主要品种及发展建议

2.1 主要栽培品种

目前,在我国栽培表现较好的杏李品种主要有‘恐龙蛋’‘味帝’‘风味玫瑰’‘味王’‘风味皇后’‘味厚’等。具体表现为:鲜食品质好(好吃、好看)、外观好(果大、均匀、色艳)、肉硬、耐贮运(常温条件下可贮藏2~3 周,2~5 ℃低温条件下可贮藏2~5 个月)等。杏李耐干旱瘠薄,我国西部、西北部及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生态条件属于杏李的优生区域,选择优良杏李品种可以生产优质高档果品[3]。

2.1.1 ‘风味玫瑰’[9]

果实扁圆形,果顶圆平,梗洼深,缝合线较浅,果实纵径约5.0 cm、横径约6.0 cm,平均单果重82 g,最大单果重152 g;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呈黑紫色,易剥离,果肉鲜红色,质地细,纤维少,风味甜,汁液多,香气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9%。在河南省郑州地区,果实5 月25 日至6 月10 日成熟。

2.1.2 ‘味馨’[10]

果实近圆形,果顶平,缝合线明显、中深,平均单果重43 g,最大单果重62 g;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呈黄红色,果肉橘黄色,离核,风味甜,香气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8%,单仁重0.66~0.79 g。在河南省郑州地区,果实6 月3—10日成熟。

2.1.3 ‘味帝’[11]

树势较强,树姿开张;果实近圆球形,果面光滑,平均单果重84 g,最大单果重157 g;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呈浅紫色,果面带有红色斑点,果肉鲜红色,肉质细脆,粗纤维少,风味甜,汁液多,香气浓,黏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9%,果实较耐贮运。在河南省郑州地区,果实6 月10—15 日成熟。

2.1.4 ‘恐龙蛋’[12]

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梗洼稍凹,缝合线较浅,平均单果重109 g,最大单果重可达163 g;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呈黄红色,果面带有红色斑点,果肉呈粉红色,肉质脆,粗纤维少,风味甜,汁液多,香气浓,黏核,品质极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0%。在河南省郑州地区,果实8 月上旬成熟。

2.1.5 ‘味厚’[13]

果实呈圆形,果顶稍凹陷,缝合线较浅,平均单果重102 g,最大单果重可达153 g;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呈紫黑色,果面有蜡质光泽,果皮不易剥离;果肉橘黄色,肉质细,粗纤维少,风味甜,汁液多,香气浓,黏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9%。在河南省郑州地区,果实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成熟。

2.1.6 ‘味王’[14]

果实呈近圆形,果顶稍凸,平均单果重102 g,最大单果重可达152 g;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全部呈紫红色,有蜡质光泽,果肉鲜红色,肉质细,粗纤维少,风味极甜,汁液多,离核,风味十分独特,品质极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0%。在河南省郑州地区,果实8 月中下旬成熟。

2.1.7 ‘风味皇后’[15]

果实呈近圆形或扁圆形,果顶稍凹,梗洼浅,呈一个小窝状,平均单果重98 g,最大单果重可达145 g;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呈橘黄色,果肉也呈橘黄色,肉质细腻,粗纤维少,风味甜,汁液多,香气浓,离核,口感极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9%。在河南省郑州地区,果实7 月下旬成熟。

2.2 发展建议

2.2.1 遵循适地适树、品质优先的原则

建园时,应根据杏李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做好引种区域试验,南方高温多雨地区规避部分品种裂果、易感病、不丰产等缺点,种植成熟期无雨的早熟或晚熟品种,如‘味帝’‘风味玫瑰’‘味王’‘恐龙蛋’;新疆等西北冷凉、干燥地区可种植‘恐龙蛋’等晚熟硬肉的品种,发挥区域优势、特色品种(特、优)品质优势。

2.2.2 突出优势品种,做好合理搭配

杏李一般不能自花结实,对授粉品种要求严格:‘味王’‘味厚’‘风味皇后’‘风味玫瑰’4 个品种不适合互作授粉品种,‘恐龙蛋’和‘味帝’2个品种不适合互作授粉品种,‘味馨’花期与以上6个杏李品种相差较大,也不适合作为其授粉品种[16]。有选择地配置好合适的授粉品种,中部地区及黄淮流域最好配置3 个品种,南方多雨地区主栽品种成熟期尽量避开雨季。

2.2.3 根据经营模式,找准市场定位

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找准市场定位,对未来市场判断,定位产品销售趋向和群体。根据栽培目的和规模选择主栽品种,如远距离鲜销选择硬肉、耐贮品种,如‘恐龙蛋’‘味厚’‘风味皇后’‘味帝’;就近销售选择早中晚熟搭配、品质外观美的品种,如‘风味玫瑰’‘味帝’‘味王’‘恐龙蛋’等;观光采摘园要选择品质优良、风味佳,同时兼顾新、奇、特的品种,成熟期需错开,均匀上市,以延长采摘期。

2.2.4 高标准建园,科学化管理

科学选址,选用品种纯正的健壮苗木,水肥配套,高标准建园。栽培模式上尽量采用易机械化的简约省力的种植模式。要根据杏李喜冷凉干燥气候的特点,特别注意不宜在高温高湿的多雨地区建园,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要起垄栽培。对园区进行树体及土肥水标准化管理,采取安全、简约、高效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措施,生产出优质、安全、绿色的高档果品。

猜你喜欢

恐龙蛋单果果肉
挖呀挖,去挖恐龙蛋化石呀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My Favourite Fruit
秋天的礼物
适合在南方种植的鲜食枣品种
“萌萌”的 火 龙 果 盆栽
不一样的恐龙蛋
橙子新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