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追溯码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及分析

2021-04-16施孝金陈海飞

中国药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药库入库医嘱

黄 丹,施孝金,2,陈海飞,王 轶,2△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药剂科,上海201907;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上海200040)

药品是特殊商品[1],具有质量严格性、高度专业性、作用两重性、应用特殊性的特点。2008年10月8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保障药品电子监管网运行管理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585号),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外标签上印刷或加贴电子监管码。2016年6月30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经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确定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基本定位和要求,删除或修改了强制要求电子监管码扫码和数据上传的内容。2019年12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二条明确了应建立健全药品追溯制度,要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药品追溯标准和规范;第三十六条明确持有人、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均需建立追溯制度。为了响应国家药品新政策,2016年5月,阿里健康正式宣布,建设开放的、市场的第三方追溯平台——码上放心,平台将兼容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技术标准。有了开放的追溯码后,消费者可在天猫、淘宝等网络平台查询药品真伪。药品追溯,即通过药品的电子监管系统对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监管,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责任追溯[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样本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于2018年8月投入使用,随着医院影响力的提升,住院患者数量成倍增加,如何精细化管理药品,增强各环节药品的质量控制,使药品信息更明朗化,运用药品追溯码在PIVAS建立药品闭环追溯体系无疑可增加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中探讨了我院PIVAS药品闭环追溯体系的建设及药品追溯码应用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医院药品闭环追溯体系

1.1 建立医院药品闭环追溯体系

图1 医院药品闭环追溯体系Fig.1 The closed-loop drug traceability system in our hospital

医院药品有独立完整的物流管理系统,衔接药库与各级药房[3]。药库工作人员通过后台作业定时下载阳光平台上的配送单和发票,并生成药品入库单,追溯系统定时获取药品入库单。当药品配送到药库后,药库验收人员使用掌上电脑(PDA)扫描外包装的药品追溯码或入库单条码检索入库单。通过系统核对药品的批号、效期、数量、品种是否一致,并提示是否验收完成,如整单药品扫码完成,且核对通过,则自动进行该入库单的验收工作。验收通过后,通知药品管理系统该入库单已验收。药品会计根据已验收的入库单和发票信息办理药品入库业务,并将追溯信息存储到本地,这样入库药品才能进入医院的闭环追溯体系。院内流通的药品,在每个环节都要通过扫码核实,此过程记录了所有物流流通过程的信息,为质量追溯保留数据基础,为下一步药库出库、各级药房入库、门急诊窗口发药、住院药房摆药、PIVAS输液配制等形成一个闭环追溯体系,方便各级药房对医院药品闭环追溯体系进行精细化管理。详见图1。

1.2 生成追溯码

药品追溯码是为每件最小销售包装单位的药品赋予的独立标识标签,即“一物一码”。不同药品对应不同编码,使不同药品均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追溯码使用20位编码,第一单元部分为产品资源码,即追溯码前7位,包括企业信息、药品名称、剂型、批准文号、包装规格等信息,方便产品识别;第二单元部分为单件序列,即追溯码的8~16位,是单件商品序列号;最后单元部分为校验位,即追溯码的17~20位,校验位由特殊加密算法生成。详见图2。

图2 追溯码生成Fig.2 The generation of traceability code

2 PIVAS药品闭环追溯体系

2.1 意义

基于追溯码的药品闭环管理,确保了PIVAS用药信息的全程可追溯。药品管理部门不仅可以查询到每位患者所用药物的来源和批次,还能随时查询药品的状态和执行人的信息。如药品有问题急需召回,也能快速精准地执行,在闭环管理实施前是很难做到的,但借助于药品追溯码大大减轻了医院赋码压力。

2.2 流程

药库出库时根据出库单扫描追溯码出库,PIVAS根据出库单扫描追溯码拣选药品进行配货,按箱、中包装、小包装进行拣货,流通在PIVAS的每个药品的每个环节都要通过扫码核实,此过程记录了所有物流流通过程的信息,为质量追溯保留数据基础,经扫码过的药品进入PIVAS后就形成了小型药品闭环追溯体系,为药品精准冲配、安全无误地送达病区做准备。详见图3。

2.3 实现医嘱配发闭环管理

图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追溯体系流程Fig.3 Flow chart of drug traceability system of the PIVAS

追溯码应用于药品闭环管理,用系统扫码代替人工核对,杜绝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也使得医嘱执行情况全程可追溯。PIVAS的药物经过合理性审核后,由药师依据调配单打印配液瓶贴,药师调剂、扫码核对、扫码冲配、成品扫码核对、装箱配送、护士扫码接收、为患者扫码给药等所有关键节点的时间、执行人信息均有扫码的闭环信息,可作为后期追溯的依据,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也给患者用药形成“全息视图”,方便临床实时查询。

2.4 药品包装及追溯码/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标注概况

样本医院PIVAS有204种注射制剂,89种药品(43.63%)的追溯码印制在药品最小包装上,码上放心追溯码80种,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9种;93种药品(45.59%)印制在中包装(即4,5,6,10,50支/盒)上,码上放心追溯码占90种,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占3种;22种药品(10.78%)印制在整箱包装上,码上放心追溯码占18种,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占4种[4]。22种印制在整箱包装上的药品全部是以单支或包为单位包装的药品。目前,医院使用的药品实现100%赋码,并建立了箱码-盒码-支码的绑定关系。

3 PIVAS闭环追溯体系药品追溯码的应用

3.1 增加医嘱新标签

在原系统的输液标签上增加药品追溯码,实现了工作信息的可追溯。扫追溯码,就可查询药品的用药信息和状态,包括审方时间、配置时间、执行人,每个时间节点均可被追溯。当配制的输液在临床使用或输液袋被处置掉后,也可通过追溯码快捷找到某一输液袋在PIVAS各操作环节的信息。另外,每一步程序都需要药师盖章做签名标记,追溯码中添加了审方人、排药人、加药人与复核人,取代了以前的手动盖章,并实现了签名,节省了时间。详见图4。

3.2 复核和计费进仓前药品

未加追溯码前,药品在进仓前都是人工复核,但由于药品规格和相似药品种类繁多,工作人员核对时思想不集中等原因,无法做到药品进仓时完全正确,即使在输液配置后发现了差错,也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如果输液被送至病区,护士疏于核对,那后果更是不可想象。增加追溯码后,凡提供追溯码的药品进仓前都采用了扫码核对,从根本上杜绝了人为差错,使进仓前的药品百分百正确。同时也实现了药品计费和药品库存消耗功能。PDA扫描追溯码成功后,电脑显示计费成功,表明该输液需要冲配,当遇到停医嘱、欠费或已记过费的输液时,电脑上会同样分别显示“停嘱”“欠费”“已计费”字样,方便计算和核对,还可保留数据,做到责任可追。

3.3 追踪药品信息

药品批号追踪:从药库的配货过程中,PIVAS通过扫描追溯码拣选药品,实行“一物一码,物码同追”建立PIVAS药品基本信息库,不但确定了药品名称与批号的唯一性[5],而且保证了药品与数据复核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临床用药过程中若出现问题药品批次或在验收、调剂、发放等转运中出现不合格药品时,都可随时启动PIVAS药品追溯体系,快速定位到药品的分布情况及使用该药品的患者详细信息,为后续退货和救助提供精准的资料[6]。

图4 药品追溯界面和医嘱新标签Fig.4 Drug traceability interface and new label of doctor′s order

药品效期追踪:PIVAS从药库扫描追溯码拣选药品时遵循“近效期先出”的规则[7]。新进药品和原库存药品对药品效期进行自动排序,在药品扫码发药时,PDA上自动显示原库存药品数量,只有选择系统指定批次的药品才能出库操作,从而可以控制药库内药品管理的效期,杜绝过期药品流通,保障药品质量。

患者退药追踪:医师开具医嘱后发送至PIVAS,又因特殊原因需要改变医嘱,不需要输液或输液不需要配液,只需要打包配送,这时就会发生医嘱退费情况。药师在配制前扫描药品瓶贴上追溯码,可根据电脑提示准确地将退费或不需要配液的医嘱拦截下来,避免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在此之前,则需按病区逐个找出退费医嘱再打印退费单,会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在系统中引入追溯码,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3.4 盘点管理库存

药房库存账实相符:实现药房批次库存账实相符,通过扫描追溯码发药,记录实物批次信息,实时扣减药房库存,做到药房库存真正的账实相符。

药品库存盘点流程:PIVAS通过医院物流管理(SPD)系统发起盘点,自动从SPD系统获取并生成盘点指示单。再使用PDA扫描盘点单上的盘点键条码,获取盘点药品清单,药师根据清单上的药品扫描药品追溯码,核对批号、效期、数量是否正确,并将盘点结果反馈给SPD,更新盘点结果。

药品库存查询:PIVAS既是输液的配置部门,也是药品消耗部门[8]。以往要查一种药品的库存都必须在电脑中输入该药品代码才能查找,现在每个药品上附上追溯码,药师可通过移动PDA扫描追溯码,随时了解药品消耗及库存情况,及时向药库申领,保证药品库存充足。此外,库存查询还能用于每日的精神麻醉、贵重、高危药品和月度药品盘点。

特殊药品管理:麻醉精神药品、血液制品等特殊药品都使用最小单位赋码管理,在采购验收、存储、发放、使用、回收等环节全程扫码追溯,实现特殊药品“一支一码”的用药闭环。

4 应用价值探讨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药品追溯制度[9]。从政策层面为医疗机构开展药品闭环追溯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院内建立药品闭环追溯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对于PIVAS,目前国内没有一套成熟、规范、标准、统一的系统,各家医院也是根据自身情况,研发适用于本院的信息管理系统[10]。样本医院率先运用阿里健康提供的码上放心-追溯码对PIVAS系统进行优化,全程采用码上放心追溯码或电子监管码对药品的收、发、存进行管理,解决传统由于需要精细化管理进行的人工赋码问题[11]。样本医院暂把药品分成A,B,C,D 4个等级赋码管理,A类精神麻醉药、血液制品等实现使用最小单位“一支一码”赋码,全程扫码(采购、入库、出库、储存、调配、发放和使用),全过程可追溯。B类高危药品、贵重药品实行两头扫码(药库验收入库和终端发放),可追溯。C类相似药品(即看似、听似)容易混淆的药品实行终端扫码,暂不追溯。D类药品赋码暂时不扫码。由于精神麻醉药品、血液制品要实现最小赋码,所以人工赋码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药品追溯码运用到PIVAS闭环追溯体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PIVAS工作的正确率,也为药品计费、退药、盘点等方面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药品的浪费,同时也完善了责任追溯制,使PIVAS的工作更加健全,为临床静脉用药保驾护航。药品追溯体系主要涉及药房管理系统、医师医嘱系统和护士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由于不同部门的软件系统不同,一般由多家厂商负责建设,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逐步加大,数据对接有时会出现问题,发生无计划的系统宕机[12],各个部门也在积极协调。要实现各系统数据接口的完整对接,系统之间数据的实时交互,实时追溯系统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各部门积极协调和系统硬件设施的完善,PIVAS要实现静脉药品的全冲配和全追溯也是指日可待。

展望将来,随着药品闭环追溯体系的完善,还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与临床药学平台对接: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多数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缺乏正确认识,他们中有合并着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需同时服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老年患者比例不断升高,而多种药物同时易产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13]。如果药品追溯码能与临床药学平台对接,在追溯码中加入患者用药交代信息和注意事项,患者通过手机扫描药品追溯码了解各种药的服药特点,可大大降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健康风险。

对药品储存条件的提示:许多药品都是要求特殊存储条件的,对于需避光、冷藏、冷冻药物及放化疗药物,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或瓶签上对应药品追溯码,均有显著提示,可提醒各环节人员和患者正确的药品储存方式。

输液的接收:由PIVAS配置的液体进入移动护士站后,护士可通过扫描输液瓶瓶签上的追溯码来接收,又核对了患者用药及液体配置信息,输注药品的时效和特殊要求,避免了不安全因素发生。同时也保留了扫码记录,以便后期追溯。

药品流通全流程的管理:我院自2018年建成药品闭环追溯体系实施追溯码以来,PIVAS通过全程扫码,系统自动记录各步操作人员、时间等信息,在药品从采购、出库、入库、调配过程中避免了药品品种调配和数量差错的发生,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基本保持了药品冲配零差错;还完成了病区住院静脉输液90%冲配,大大减轻了病区护士的工作量,以后也将扩展到全院静脉输液全冲配,为整个医院的静脉输液安全保驾护航。追溯码辅助静脉药物配置流程及PIVAS的各项管理,既保障了药品配置的质量,又提高了医院PIVAS的整体管理水平,为后期业务追踪及数据分析提供了客观、准确的数据。

猜你喜欢

药库入库医嘱
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药库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药库管理中应用精益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估分析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身临其境探究竟 主动思考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入库作业之“入库订单处理”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