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逻辑演进
2021-04-15龚剑飞
吴 恒 龚剑飞
(1.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2.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7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历史和时代意义,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高度自信。马克思主义自信从何而来?在党成立92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理论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2]在庆祝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3]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4]8是我们增强理论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地回答了理论自信从何而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百年来,正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有了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也正是因为有了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才有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等伟大成就。伟大成就生成并坚定理论自信。因而,党的理论自信与真理的力量、党的领导、人民的认同、实践的成功相互推动、融为一体。这其中,马克思主义不断释放出的强大真理力量是前提;以先进理论为行动指南并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是关键;坚守科学理论的人民立场,牢牢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赢得人民是根本;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基础。分析和研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逻辑理路,对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历程、内涵和意义,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真理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5]1一百多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学说,经过历史和实践的反复证明,这一科学思想体系所阐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是完全正确的,真理的光芒依然熠熠生辉。
首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指引人类社会前进方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思想理论体系,指明了人类从必然王国必然走向自由王国的趋势和方向,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6]413正是源自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和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成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成为人类精神的精华。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是普遍真理,“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7]1093因为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即使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邓小平也坚定认为,“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8]38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的思想政治信仰”[9]49,“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10]499。这就“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5]6。只要我们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和大势,顺势而为,奋楫争先,就一定能够永立潮头、阔步前行。
其次,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立下宏愿:“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1]此后终其一生,即使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马克思始终初心不改、坚如磐石,忠实地履行着少年时代的誓言。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坚决捍卫那些备受剥削和压迫的贫苦大众的利益,公开表明自己站在劳动人民一边。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宣告,把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和社会理想。毛泽东认为这是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7]1059。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明确提出了中国现在建设好社会主义,将来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建设共产主义“幸福生活”[12]的发展阶段和光明前景。共产主义社会,将不仅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也将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还将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10]521。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3]。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坚守人民立场,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标志。
再次,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以致力于积极改变现实世界的具体行动为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140马克思强调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的行动,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亲自领导“第一国际”的创立和发展;到1917年,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再到20世纪40、50年代,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特别是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揭露了那些不重视实践的主观主义错误。他强调,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要“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14]。毛泽东的实践观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邓小平充分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5]。实践是人民的实践,离开群众的实践,也就难以获得真知。作为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5]9。这些行动和探索必将持续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方案”。
最后,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以坚持在实践中守正创新为驱动力。马克思以“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叙述一再告诫人们,他的新的世界观不是那些可供剪裁的公式和不变的教条,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超越时代成为科学的真理,根本原因在于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征,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不断吸收人类历史和时代发展的优秀成果。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毛泽东指出,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能停止;停止了,它也就没有生命了。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7]801。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一次重要讲话中,邓小平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9]87理论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胡锦涛指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10]215,强调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5]9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就会愈益绽放。
二、逻辑展开: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16]一百年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成长壮大,理论运用愈加自觉、成熟、自信。
首先,五四运动催生了理论觉醒,为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不堪的清王朝,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其后各种思潮激荡碰撞,“各种意识形态、社会运动、社会实验都狂热地迸发出来”[17]。1913年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914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取胶州,1915年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1916年袁世凯取消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一场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一方面,五四运动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历史比较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冲击,开始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18]697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另一方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引下,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中国革命最深厚的社会力量——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也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水岭。五四运动之后,无产阶级成为一支自觉的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因此,五四运动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
其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武装的先进政党的建立,使得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最早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同年8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就取名为“中国共产党”。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小组”。11月,陈独秀同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要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就要组织成立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在上海和北京党组织的联络推动下,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党的一大正式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大会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党的奋斗目标,提出坚决用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从此,近代以来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就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再次,中国共产党坚定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4]12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实践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创新者、创造者,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出现过“左”的和“右”的错误,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了巨大危害。挫折和磨难给党带来了极大损害,也给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充分认识到,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离开本国国情,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样是没有出路的。正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并不断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1938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他要求,“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18]534。毛泽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方向一经明确,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历史阶段,我们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和自信。
最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革命理想高于天。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7]1094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我们党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大政治原则,对党的队伍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保全党全军思想上的统一。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启了在全党范围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先河,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空前统一,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经过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我们党走向了成熟。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肯定地说:“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团结,更加巩固了。我们的党已经成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20]114-11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保证了全党从容应对“赶考”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先进思想武器,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力量,充分凸显了党的理论优势。
三、价值逻辑:始终坚守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5]8。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牢牢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理论自信有充足的底气。
首先,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7]1094。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始终凸显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社会主义优越性联系起来,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就是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江泽民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指出,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特殊的利益。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28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同样把人民性写在理论的旗帜上,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为了人民的理论,必然获得人民的更大支持。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依靠人民奋斗的党,人民的实践和创造是党的理论创新之源、力量之源。百年来,我们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人民的实践和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如此。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广大人民,没有人民,“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21]。正是依靠人民,向人民学习,总结提升人民的经验,我们党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了可靠的实践基础。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从弱小到强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依靠人民完成“三大改造”,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依靠人民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等创新创造,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和升华人民的做法和经验的结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人民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理论才有生命力,理论的自信才有坚实根基。
再次,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既给人民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也激励人民奋勇前行。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凝神聚力,建立党和人民强大的理论自信,进而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践力量。一方面,党的创新理论给人民指出前进方向,发动人民,争取自己的解放并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身体力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著作,让人民掌握科学理论,进而转化为人民革命实践的思想武器和实际行动,实现了真理从精神力量到物质力量的转变。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人民明白自己的地位和历史使命并为之而奋斗,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光辉思想与时俱进,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意愿,汇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党的创新理论凝聚精神力量,激励人民奋勇前进,实现伟大梦想。“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2]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伟大的建党精神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必将激励人民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最后,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全人类的解放,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上,中国人民就一直存在着“大同”世界梦。这与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以此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在决心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同时,也致力于为世界人民谋和平、谋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当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时,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0]157邓小平豪情满怀,国家总的力量壮大了,就“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8]233。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代表我们党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23]4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心愿和胸怀,道出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全球性问题面前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3]46能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理论,也必将不会辜负于党和人民。
四、实践逻辑:科学理论的实践伟力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和使命,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壮丽的史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和社会变革,给古老东方大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作出积极贡献。这些伟大成就有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理论自信有了充足理由。
首先,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辉煌成就,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在这一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成功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一个高扬社会主义大旗,占全球人口近1/5、世界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4]329如今,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一些传统工业品产量如“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5];一些新兴工业品如“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走在全球前列”[26]。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正增长2.3%,经济总量突破101万亿元,成为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成就为理论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生动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国家主权缺失,经济命脉被控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团结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人民的卫生健康方面,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如今已经达到77.3岁;文化素质方面,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到了2015年,中国的文盲率已降低至3.6%;减贫脱贫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在迎来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时刻,“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抗击疫情,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是交出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异“答卷”,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强大的实践力量,将进一步指引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再次,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并改变现实的品格。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在无数仁人志士尝试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落后挨打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成功开辟了通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创造了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次次伟大飞跃充分证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是“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7]的奥妙所在,也是百年大党不断走向成功、坚定自信的奥妙所在。
最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全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并建设美好世界的新篇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也会更好贡献世界。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再到倡导“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带领人民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受到冲击,我们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为补充和完善现有国际秩序,我们党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等,不断为世界交往和人类文明提供中国经验。我们党坚定全球减贫决心,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28]。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生动诠释了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基于中国探索和实践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日益受到全球关注,为建设美好世界注入了力量,增强了中国自信。
百年来,在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用实践和行动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对马克思主义强大真理力量的笃信,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至上思想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自身实践效果的信心,让我们倍加珍惜党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更加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