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理论在中国的演化与发展评述

2021-04-15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场所论文概念

余 文 婷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北京 102600)

0 引言

城市化、环境威胁、全球化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地方消融”,人地关系矛盾越来越受重视。自2000年以后,全球化、城市群、人地关系、空间格局、可持续发展和地方依恋等相关研究集中出现[1]。在此背景下,“地方”(place)理论的出现为国内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法,应用“地方”理论能够缓解城市空间的意义丧失和人们心灵失落的危机,为精神生态环境的营造提供新的依据。

“地方”“地方感”(sense of place)等概念是由Tuan提出的[2-5]。“地方”理论属于空间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在国内同时被译作“地方”和“场所”[6],它们具有相同的内涵,即从人的心理、精神需求、社会文化等层面认识人与地方的相互关系,以人的生存为宗旨,从人的感官、体验、美学等维度揭示人与地方的本质联系,呈现出人类认识地方、重构空间的崭新视角[7]。本研究通过对“地方”理论在国内发展与演化的总结回顾,试图挖掘其演化脉络、阶段特征、研究热点等,从而分析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突破口,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 “地方”相关概念的演化与阶段特征

1.1 研究成果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利用模糊查询方法检索与“地方”“场所”关键词高度相关的中文论文,检索时间为2000-2018年,删除重复、不相关条目后,共得到相关性最高、引文量最多的285篇论文,其中期刊论文203篇,学位论文82篇。本文借助CiteSpace V.5.0.R4软件对“地方”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挖掘,通过图像呈现其研究热点,得出分布图谱(图1)。可以看出,关键词的中心性大小与频次无明显错位,说明“地方”理论研究依次集中于“地方感”“地方依恋”“场所精神”“地方性”等方面(表1);“居民”“旅游地”“历史街区”“世界遗产地”“空间”等关键词的出现说明“地方”理论是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理论,尤其体现在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学的相关学科中。另外可以看出,“结构方程模型”是国内进行“地方”理论相关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手段。

图1 “地方”理论研究关键词分布图谱

表1 “地方”理论研究高频关键词

分别统计各学科领域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数量(图2),得到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通过整理可知,检索文章主要涵盖了人文地理学、旅游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和设计艺术等学科,并且各学科的“地方”理论研究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其中旅游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最丰富(可能与旅游地文化开发、历史价值保护和舞台化氛围营造的努力有关),包括期刊论文121篇(60%)、学位论文41篇(50%)。

图2 2000-2018年各领域发表论文比例

1.2 “地方”相关概念的演化与阶段特征

对已发表论文和成果的统计可反映 “地方”理论在国内的关注度及发展趋势。从2000年始,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逐年上升,2015年后缓慢回落。以“地方”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论文数量变化为依据,可将国内“地方”理论的研究分为4个阶段。

1.2.1 概念引入期(2000-2004年) 该阶段属于概念的萌芽阶段,论文数量较少。“地方”概念最早被引入国内是在景观设计学相关文章中,被译作“场所”(place),旨在解释景观与人的互动及景观中人的精神需求和行为需求。“场所”具有空间和氛围两重维度,而“场所精神”(place spirit)体现于场所的性格和空间结构中[8]。在“场所和场所精神”辨析中,认识到“场所”概念的发展不能过犹不及,过于固守民族与乡土传统而缺少明确发展逻辑,会走向复古主义,进入因循守旧的恶循环[9]。截至2004年,只出现两篇以“场所”概念为主题的学位论文,探讨内容以保护与更新城市生态、绿地景观为主[10,11]。这是国内首次将“场所”与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人们精神构建和城市发展等问题相联系,说明国内学者已意识到这一概念的内涵是空间尊重和理解人性,遵循人的行为模式和活动特点,强调城市生态的重要性及绿地景观与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地方”的首次使用是在2004年的社会学相关文章中,文章探讨了“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发展前景,认为“地方性”来自于人类学对“族内人”(insider)和“外来者”(outsider)对一个地区的看法和立场[12]。此阶段“场所”和“地方”分别在不同领域被提出,地理相关学科的论文主要引用了“场所”一词,“地方”概念仅存于社会学论文中。可以看出,这一概念虽然还处于概念萌芽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但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多个研究方向。

1.2.2 观念分化期(2005-2009年) 该时期研究学科增多,出现了“地方”与“场所”的使用区别问题。随着“地方”概念的引入,相关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2006年“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理论引入国内[13],成为西方“place”概念在我国旅游研究的开端。在此之前,传统的旅游资源管理主要关注资源开发与设施吸引力方面,“场所依赖”概念的引入有助于将人与旅游资源相联系,通过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和环境心理学的介入更好地改善人地关系。期间,一些学者通过“场所性”理念解读了现存的建筑作品和城市公共空间案例,探讨其设计的合理性,研究者试图利用“场所性”分析和评价国内外作品,探讨建筑空间的场所性表达。2006年,地理学相关研究中首次将“place”译作“地方”,认为地方景观是“地方性”的具体体现[14]。2007年,“地方”理论引入旅游学研究中,并提出“地方性”与“地方感”的关联[15]。总结这一时期,各学科对“场所”和“地方”的使用较混乱,概念也较为模糊,尤其是旅游学相关论文中,同时使用这两个词表达相同含义。但也能从中看出一些词汇的使用线索:建筑、规划、景观相关文章开始偏向于使用小尺度的“场所”,而人文地理学相关文章多使用“地方”。虽然英文都是“place”,但国内的使用中显出尺度上的差距,这是国外概念引入国内后产生的本土化区别。

1.2.3 理论发展期(2010-2014年) 该时期论文数量达到巅峰,“地方”理论研究内容多元化。自2010年开始,关于“地方”理论相关的研究与应用日益丰富,论文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此阶段对于“场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际案例的应用上,主要讨论各种空间的场所性塑造以及分析人们在空间中的场所依赖,对城市工业遗产、城市建筑、历史街区、步行街等空间的场所性塑造进行研究,或是讨论地域主义建筑的场所性、游客的节事场所依赖。在理论研究上,提出“场所依恋”和“故地重游”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留恋与追忆的观点,是人与空间产生的情感联结[16]。因此,构建独特的旅游项目能够增加旅游吸引力,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尊重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能够得到独特的人文景观意象。在该时期的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学相关研究中,基本统一了“地方”的使用,研究案例也多集中于景区和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地区。同时,相比“场所”概念的发展,学者对“地方”概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对“地方感”与“地方认同”等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辨析[17],对“地方依恋”的形成机制、构成维度、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文化地理核心刊物中相关文章进行梳理,探讨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18]。期间园林景观和地理学相关论文中还出现了“地域性”概念,“地域性”指特定地区内的一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具备的特征,属于该地区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本质属性,说明“地域性”概念属于“地方性”的衍生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这一阶段,“地方”和“场所”全面分化,变成两个不同领域的研究内容。学者们对“地方”相关概念不断辨析,并产生一些分歧,导致“地方”研究出现了相关定义存在歧义的问题。

1.2.4 研究深化期(2015-2018年) 该时期论文数量有所回落,但研究层次更为深入和细化。相比理论发展期,研究深化期的论文质量明显提升,内涵型研究增长,内容也呈现细化趋势,研究层次更深入和成熟。同时,“地方”体现出学科融合的特质,可以与社会学、管理学、规划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突破传统研究的局限性,从更多角度研究旧议题,并且扩大了研究范围,获取了更多、更新颖的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中,研究者意识到“地方”的概念模糊问题,相信在今后对“地方”相关概念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辨析后,学界对“地方”各理念间的关系和定义能够达成共识,同时在应用上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2 研究方向与进展

2.1 概念辨析

“地方”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拓展该领域的研究并厘清衍生概念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地方”具有物质、功能(活动)和意义三重属性[19],相对于“空间”(space)而言,“地方”增加了社会属性,弥补了空间只注重物质属性而缺失文化属性的现象。因此,“地方”是一种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社会与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的意向空间。“地方”概念衍生出“地方性”“地方感”“地方精神”“地方依恋”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其相互之间存在联系和作用(图3)。“地方感”可被定义为“地方”的感觉属性,源于“地方”固有的特性(“地方性”)。“地方”是具有意义的生活空间,强调当认同环境的同时也在环境中定位自己。“地方精神”是指“地方”的精神内核,其目的在于延续与拓展“地方”的生命与活力,而不仅仅是保留现状。“地方感”包含“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地方依恋”是以地方为基点,发展其本身的独特性,同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对一个地方具有情感、认知和行为三重属性。“地方认同”可分为自我尊重、自我功效、独特性和一致性四方面,而“地方认同”的区别产生于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对于本地人,“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没有差异,对于外地人,则是先有“地方依恋”,再产生“地方认同”。

图3 “地方”概念辨析

目前国内关于“地方”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但迄今为止,对于“地方”及其衍生概念的具体定义和相互关系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国内研究中有将“地方感”与“地方性”分离的困惑[20],“地方感”多与“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相关联,“地方性”则多讨论地方的视觉表征和社会构建。而“地方感”与“地方性”概念的分离会导致研究框架断裂、研究成果片面,因此应深入研究其内在机理与联系。相信未来随着对“地方”概念的深入研究以及外延拓展,能够使各个概念关系明确,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

2.2 概念研究进展

通过梳理总结分布图谱(图1、表1)中主要关键词的相关论文,可得到其发展程度和趋势(图4)。“场所性”和“场所精神”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开展较早,但一直不够深入,未能引起重视;近期研究数量有所增加,但相比其他概念仍较薄弱。“地方感”“地方性”“地方依恋”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很多,“地方性”相关论文出现于概念引入期,而“地方感”和“地方依恋”的概念直到观念分化期才在国内论文中讨论,之后在理论发展期研究有了极大进展。其中,关于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学的论文数量最多,说明“地方感”“地方性”“地方依恋”概念在这两个学科中能够与多个研究方向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衍生概念“地域性”直到理论发展期才出现,主要研究集中于研究深化期,与其他概念的论文相比仍有不足。

图4 2000-2018年各概念相关论文发表数量

2.3 主要研究内容

2.3.1 理论研究与探索 主要集中于概念的辨析和界定。在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方面,是以“场所”的概念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俞孔坚对于“场所”概念的理解[8],认为场所是具有意义的生活空间,中国风水中的“气”与西方的“场所精神”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在表达人们日常生活体验中接触到的力量,通过景观营造与空间布局能够改变和协调这些力量,使人地关系更为和谐,达到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亦即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天人合一”。人文地理学方面,多位学者则对“地方”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引导该理论在国内的发展与深化。在旅游学方面,“地方”理论应用于旅游文化影响研究时,主要考察旅游地的地方性发展和变迁;应用于旅游社会影响研究时,考察的则是旅游地居民、游客等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地的依附水平和变化。

2.3.2 案例研究与实践 “地方”相关理论对城市文脉构建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地方”理论多出现在城市街道、开放空间、公园、历史街区、地域主义建筑和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中。“地方”概念能够解读地域文化景观的核心环节,探讨风景园林的地方性设计与整体的人文生态系统设计[21],同时,“地方”理论也应用于遗产保护和更新研究中,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地方”理论实现了从单纯聚焦于景观到关注文化的转变,综合考虑了文化、经济、社会,这一方向对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2]。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学在“地方”研究中对案例地的选择主要分为城市街区与公园(屯溪老街、苏州观前街、阳朔、三坊七巷、广州荔枝湾等)、郊外与乡村(西安长安区农家乐等)、自然风景区(九寨沟、鼓浪屿、天堂寨等)、古城古镇(西递、宏村、南屏、平遥等)和民族地区(拉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朝鲜延边自治州、开封东大寺回族社区等)五大类。旅游学研究中的案例地分布广泛,类型不一,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其发展最重视游客的满意度以及游客—居民—开发者—营业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地方”理论作为切入点,将是解决“人—地”关系矛盾的有效措施。

2.3.3 地方感知与评价 对个体感知和评价的影响、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影响因素的调查多集中于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学相关研究中,尤其是旅游学论文中,通过“地方感”“地方依恋”等理论构建影响因子和评价模型,从而分析游客或居民对案例地的态度、意见和感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游客地方依恋的形成机制、“地方”在旅游学研究中的维度与架构、“故地重游”和“地方依恋”之间的联系、旅游形象构建等。其中旅游地的地方感构成要素与游客或居民感知是主要研究内容,通过评价模型验证假设,从而得出地方依恋的影响机理和内在因素,总结出游客地方感知规律。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游客和旅游地居民,探讨游客的游览动机、游憩活动、对游憩地的感知、驱动性等问题,对旅游地居民则需进一步研究其生活习惯、地方认同、周围的社会环境等问题。在人文地理学方面,一般利用“地方”理论作为媒介,探讨地区特性,研究案例地对城市地方性的体现:按照结构主义的分析思路,调查地区和周边社会的竞合关系;按照人文主义的思路,分析利益相关者对研究地区的地方认同程度等。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地方”相关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研究、模型构建和统计分析等,理论研究中多使用描述性研究和模型构建方法,进行概念辨析、理论综述、案例研究、内涵挖掘、类型划分、基础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实证研究中多针对某一案例地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主要集中在地方依恋、游客与居民满意度、游客行为影响、游憩者活动涉入、环境感知等方面:如王爱平等通过对北京金鱼池小区的居民和非常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测试其环境认同[14];孔翔等利用Relph理论对历史街区经营者的“地方感”状况进行问卷访谈,并分析了文化景观、经营绩效以及与游客互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23]。“地方”理论研究中,通过引入一些特殊方法或观点以拓展研究层次。例如,引入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观点和“地方芭蕾”观点[24],以及通过游客使用图片法(Visitor Employed Photography,VEP)[25]、隐喻提取技术[26]等,利用图片展示和深入访谈,绘制共识地图并呈现认知结果进行质性研究;运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三角互证法(triangulation)[27],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法、留言簿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访谈等进行数据收集;运用个人旅游费用法(Individual Travel Cost Method,ITCM)研究旅游费用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旅游需求函数,评估地方依恋的经济价值[28];通过量子理论诠释“场所精神”,借用“量子纠缠”效应映射建筑体空间与环境因子和精神的关系,完成工业遗产的“场所精神”再现[29];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0.0对调研及访谈所得材料进行处理,分为一级编码(包括“居住空间”“治安环境”“社会融合”“文化认同”等方面)和二级编码(包括“积极”“中性”和“消极”3个子维度),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整理探究外来移民的地方感[30]。

2.5 影响因素与分析模型

影响因素与分析模型是“地方”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针对“地方”相关概念的研究多采用模型构建方式,利用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具体案例(表2),通过模型评价研究对象的“地方依恋”“地方感”。模型构建的方法多应用于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学的相关研究中,也可应用于地方构建、地方开发和形象策划,有助于提高居民和游客的地方依赖程度,为地方的消费改善和环境营造提供方法支撑[31-35]。

表2 “地方”理论研究模型

3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将“地方”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分为概念引入期(2000-2004年)、观念分化期(2005-2009年)、理论发展期(2010-2014年)、研究深化期(2015-2018年)4个阶段。当前我国“地方”理论相关研究中主要特征为:1)研究内容多样化,涉及多学科,案例类型丰富;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多元化,能够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多元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维度与影响因子的选择愈加细化和有针对性。2)概念衍生复杂,相互关系仍有分歧,有待进一步辨析。

未来对“地方”理论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主要概念的辨析。“地方”的首要矛盾是其概念辨析,即研究中谁是主体,谁给予地方以“地方性”,谁存在“地方感”;利益相关者(居民、开发者、经营者、来访者等)对一个地方的“地方性”贡献序位如何,其“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如何。未来需根据“地方”的固有含义和应用领域,在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其衍生概念,厘清各概念间的联系与矛盾,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建立完整、可持续的系统概念网络,为地理、规划、建筑、景观等多学科提供多尺度指导。2)扩大模型构建范围,拓展研究尺度和研究内容。目前关于“地方”理论的模型构建主要集中于旅游学研究,未来可针对不同目的地类型、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尺度构建模型,丰富“地方”理论相关模型并提高其影响力。应重视总结人文主义思想和各学科的发展规律,关注社会、文化、旅游、城市发展等主题,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国际化视野和影响力。3)扩大研究范围。“地方”理论不仅研究了“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等积极属性,还应当研究消极属性。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城市人口流动密集,“无根性”“消极地方感”现象明显,人们心中“无归属、无地方”的状态是中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显著问题。目前国内对与“地方”相对的“地方丧失”研究较少,张中华等提出“消极地方感”概念后[36],只有蔡玉峰[29]、李如铁等[30]对外来移民和城中村的“消极地方感”进行过讨论,今后可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寻求新的研究切入点,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探索“地方厌恶”“地方疏远”等。通过这些研究可全方位地理解人们对环境的感受与态度,考察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杂乱、地区犯罪率高、邻里关系淡薄、缺少地方情感依赖等,从而提出解决方法和改善措施。

猜你喜欢

场所论文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幾樣概念店
远离不良场所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恋爱场所的变化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