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4-15钟曼华陈燕鸿王小凤杨晴

山东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核苷类似物乙型肝炎

钟曼华,陈燕鸿,王小凤,杨晴

珠海市人民医院,广东珠海519000

慢性乙型肝炎(CHB)属于临床上治愈难度较大的进展性疾病。肝硬化是绝大部分CHB 患者的终末期表现,间质纤维化、血管重构及假小叶形成为其最突出的病理特征[1]。核苷类似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抗乙肝病毒药物,能够较大程度上控制CHB转归,改善患者预后[2]。但有研究报道,25%~50%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停药后出现复发[3],特别是停药后体内乙肝病毒e 抗原(HBeAg)未消失者复发率高达40%[4]。因此,对长期服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的HBeAg 阳性CHB 患者,提高疗效持久性并降低复发率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回顾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1 年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2019 年6 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 例经核苷类似物治疗后符合停药标准的HBeAg 阳性CHB 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中的CHB诊断标准,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且HBeAg阳性≥6个月;②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停药标准[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每3个月监测1次,至少持续1年以上无异常];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或伴有神经系统疾病者;②既往有肝功能失代偿病史者;③合并甲型、丙型、戊型肝炎者;④合并肝脏肿瘤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其中,男43 例、女19 例,年龄18~56(27.86±9.39)岁,核苷类似物治疗1~3 年,入院时血清ALT水平(209.51±24.39)U/L、血清AST水平(125.95±31.50)U/L,HBV-DNA消失时间1~5(2.40±1.24)个月,既往有抗病毒治疗史8例、乙肝家族史31 例。本研究经珠海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1.2 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1年,检测肝功能、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以及HBV-DNA定量等指标,上述指标一旦出现反跳即为复发[6]。

1.3 资料收集与分析 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入院时血清ALT、AST、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HBV-DNA消失时间,既往抗病毒治疗史、乙肝家族史以及HBeAg 血清学转换时间,分析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1年复发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1年复发情况 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1年复发23例,复发率为37.10%(23/62)。

2.2 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临床资料比较 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者男16例、女7例,年龄(33.55±9.34)岁,既往有抗病毒治疗史3例、乙肝家族史11例;未复发者男27例、女12例,年龄(24.51 ± 8.33)岁,既往有抗病毒治疗史5 例、乙肝家族史20 例。复发者与未复发者年龄比较P<0.05,性别构成、既往有抗病毒治疗史和乙肝家族史比较P均>0.05。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者与未复发者计量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HBeAg阳性CHB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者与未复发者计量资料比较(±s)

表1 HBeAg阳性CHB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者与未复发者计量资料比较(±s)

研究对象复发者未复发者n 23 39 t P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月)24.33±3.21 30.28±3.34 6.873<0.01 ALT(U/L)211.55±24.71 208.31±25.09 0.494>0.05 AST(U/L)125.67±31.52 126.12±31.72 0.054>0.05 HBV-DNA消失时间(月)2.40±1.22 2.41±1.23 0.031>0.05 HBsAg(IU/mL)1 262.25±211.50 1 155.26±127.13 2.493<0.05 HBeAg血清学转换时间(月)27.01±6.42 21.04±7.34 3.236<0.01

2.3 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是否复发为因变量(复发=1,未复发=0),以血清HBsAg 水平、HBeAg 血清学转换时间、年龄、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清HBsAg水平、HBeAg 血清学转换时间、年龄和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是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1)。见表2。

表2 HBeAg阳性CHB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HBV 能够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对抗被感染的肝细胞,从而引起肝损伤,持续的肝损伤使肝脏长期处于炎症反应状态,进而使乙型肝炎慢性化,导致CHB 的发生[7]。干扰素是我国最早批准用于治疗CHB 的药物,近年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新一代口服核苷类似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使得CHB 治疗进入一个新纪元[8]。研究发现,口服核苷类似物治疗CHB 具有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亦存在无确定疗程、服用周期长等问题[9-11]。迄今为止,关于核苷类似物治疗CHB 的停药标准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报道存在一定差异[12-14]。此外,核苷类似物停药后疗效的持久性是CHB 治疗的重点,亦是降低停药后复发的关键。因此,分析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能够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本研究结果发现,符合停药标准的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1 年复发率为37.10%,提示核苷类似物治疗后疗效持久性尚好,与项波[1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停药达标患者体内HBV 清除程度较高有关。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BsAg 水平、HBeAg 血清学转换时间和年龄是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1 年复发的危险性因素,而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是其保护性因素。《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停药标准中涉及治疗疗程、HBV-DNA 含量、ALT复常、HBeAg 血清学转换持续时间的评估。血清HBsAg水平能够客观反映CHB 患者HBV 清除情况,血清HBsAg 水平较低者核苷类似物治疗效果更持久[16]。血清HBsAg 水平越低者和越早发生HBeAg 血清学转换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概率越低,原因在于HBV 感染主要是因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年龄越大,血清HBsAg水平越高,感染HBV 的时间越长,HBV 清除难度越高;而感染时间越短,越早发生HBeAg 血清学转换者,HBV 清除难度越低[17-18]。年轻的CHB 患者本身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更有利于HBV 清除。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延长能够保证HBV从遭受感染的肝细胞上清除,而HBV清除地越彻底,CHB 患者复发率越低。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针对CHB 患者,只要存在适应证即应尽早实施抗病毒治疗,从而获得理想且持久的疗效。此外,临床医师还应密切监测CHB 患者病情变化,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停药标准确定患者出院时间。

综上所述,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率较高,血清HBsAg 水平、HBeAg 血清学转换时间、年龄以及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是HBeAg 阳性CHB 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核苷类似物乙型肝炎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一测多评法测定混合核苷片中核糖核苷含量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一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的含量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口服降糖药联合不同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