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学》4C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1-04-15何平平刘雅婷赵琼兰欧阳丽李辉廖红伍周艳辉刘芬龚小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何平平 刘雅婷 赵琼兰 欧阳丽 李辉 廖红伍 周艳辉 刘芬 龚小戎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为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4C”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护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思路。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批准号:202002103007,202002086023,20210109901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10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以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1]。《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实践中深入探寻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积淀与打磨,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4C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现将其报告如下: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我们始终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教师转换自身角色,由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转换为引领者,使课程教学聚焦于学生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传统的知识传递模式转变为强调心智训练和大脑发展的新模式,培养能学习、会思考、能解决问题、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2]。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我们不断创新课程建设,以不断培育出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二、学情分析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系统化的学情分析,依据学情分析结果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因此,我们从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已有的基础知识、学习需求几个方面来进行学情分析[3]。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护理学专业大三学生,先修课程包括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后续课程是模拟医学护理实训、临床实习等。经过前期调查分析与小组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的认知特点是能够自我激活以前所学知识作为理解新知识的基础;2.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希望理论联系实践,尽快接触到临床实际工作。

三、“4C”教学模式的构建

“4C”即课前知识感知(Cognition),课中知识理解(Comprehension),课后知识巩固(Consolidation),课后知识延伸(Continuation)。“4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智慧教室、SPOC、雨课堂等信息化手段来完善教学,以“价值精神、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为引领,重塑“情感、知识、技能”三维度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课前内容感知(Cognition)。理论课前,教师将在学习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学生预先自学课程内容,复习既往知识,并就课前自学过程中的产生的困惑展开讨论。教师激发学生思考,通过线上提问与测试来检测预习成效,摸底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实践课前,教师布置虚拟仿真训练,通过学习平台上传操作技术视频作为课前作业,利用学习平台创设疑问。学生课前及时预习课堂知识,观看实践操作视频,酝酿模仿实践操作,提前感知课堂知识。与此同时,教师激发学生勇于思索、善于思索,搜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下一教学阶段中一一进行解答。

(二)课中知识理解(Comprehension)。理论课上,教师将临床真实案例作为导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并重。协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阐明学习任务。循序渐进地设置疑问,运用启发式提问积极进行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示预习成果并给予点评指导,师生双方积极进行交流与探讨。教师采用“演示法”进行模型讲解示范,学生相应进行演练与探究。引入学科前沿相关进展,以科研带动创新创业。教师设置课堂测验,通过测验结果大体知悉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最后以思维导图形象化总结课堂知识,合理布置课后任务。在授课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整个环节,培育学生正確的人生理想信念。学生勤奋思考,踊跃与教师进行互动,达到知识的吸收内化。实践课上,教师运用临床真实案例创建临床情境。进行床旁操作示范,直观形象地传递临床知识。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汇报,给予准确点评与指导。介绍临床前沿进展,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实践课堂知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融入案例情境中,参与互动展示,最终掌握临床知识。

(三)课后知识巩固(Consolidation)。理论课后,教师积极进行线上答疑,与学生良性互动;分析学情,进行教学反思;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和预习内容,反思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反馈。此外,教师积极构建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护理综合实训室建设。实践课后,教师基于实验室建设提供实训资源;学生观看实操视频,依靠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实际训练巩固,熟练操作技能并整合内化。教师及时点评学生实训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布置预习任务。虚拟仿真训练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双拓展,更直观形象地展示理论知识。同时,虚拟仿真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可在线自主进行操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4-5]。

(四)课后知识延伸(Continuation)。理论课后,教师启发学生科研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激发学生课后拓展能力。有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创新效能与科研能力水平呈正相关,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6]。此阶段将护理学专业基础知识与创新创业理念二者深切融合,促成对学生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实践能力的强化,从而培育出能够迎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护理人才[7]。实践课后,教师将综合案例引入至学生强化操作训练中,充分造就学生临床思维,锻炼学生实操能力。学生参与强化操作训练,再进入到具体的临床科室,通过系统的操作训练,最终经过层层选拔,筛选出技能操作表现优秀的学生参与临床技能大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巩固,进而培养学生高阶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口头讲解为中心,以单一的课件、模型等形式作为辅助,学生难以通过单一的授课模式对抽象的护理知识进行理解,“课后即忘”是常態性问题。传统教学情境带入感差,不利于临床思维及团队精神的培养。而“4C”教学模式始终弘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利用“说中学”“做中学”“玩中学”“演中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思维、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志学。

五、教学效果

(一)学生满意度。学生对本课程反馈好,满意度高。学生每年教学考核评价均为“优秀”,平台点击量达133万余人次。学生评价课程内容丰富、结合科学前沿、人文思政,具有趣味性,很喜欢。

(二)课程成绩。从2016年至2020年,学生课程成绩整体呈逐年上涨态势。第三方分析报告显示,我校学生以98%的总体通过率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全国和省平均情况相比占优。《妇产科护理学》考核内容与全国考生相比表现较好,课程考核内容掌握较好。

(三)获奖情况。我院学生在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奖1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一等奖团体及单项8项。在2021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我院护理专业代表队表现优异、脱颖而出,在护理专业赛道中夺得全国总决赛金奖。

(四)科研成果。我院学生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0项。创新创业及科研获奖15项,包括湖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一、二、三等奖4项,湖南省挑战杯二、三等奖 5 项,湖南省医学科技创新创业一、二、三等奖6项。近3年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项目国家级9项、省级17项。教师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7篇,促进了学科建设。

(五)社会服务。我院全体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学生走进社区,针对女性健康主题开展科普宣传与健康教育,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成长。

六、结语

顺应健康中国需求、人民健康需要,聚焦有仁爱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有进取心,会求知、会做事、会合作、会生存与发展的“四有四会”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4C”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高阶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力探究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结合新医科背景和虚拟仿真建设,协同力促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培养健康中国所需的高层次护理人才提供坚实的课程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7(8):36-40.

[3]张志国,周桂桐,张艳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3):200-202.

[4]谷艳华, 苗广文,杨得军.混合教学模式下虚拟仿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36(7):188-191.

[5]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 高教探索, 2019(12):48-55.

[6]吴光柳.护理本科生创新效能与科研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9):1169-1172.

[7]杨立群,于丹丹,李美谦.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9, 37(16):25-27.

作者简介:

何平平,女,任职于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护理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妇产科护理学。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