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深度学习

2021-04-15王彦才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学习情境深度学习

王彦才

【摘要】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深度学习,就要把握学习的本质,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以终为始,为学习内容设置合理的学习情境,赋予知识以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完成挑战性的任务活动中,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获得一生的学习技能。

【关键词】深度学习  学习情境  深度加工  元认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066-03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是符合学习科学基本原理的学习,是体现学习本质的学习,而语文课程又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深度学习无疑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深度学习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明确目标任务,为深度学习找准方向

对于教学目标,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因为它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然而,语文课堂上极少有教师将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一堂语文课下来,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最后学到了什么,这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够进行学习,任何人不能取代他们。因此,学生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之前,必须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要获得什么技能,或至少要对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整体概念。

可以在上課伊始,将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也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口头表述给学生,还可以将学习目标写在小黑板上,而且特别要注意贯穿全课强调学习目标。

我们还可以将学习目标表述成要点问题。因为学习被表述成问题,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找到答案,易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笔者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

今天我们学完这堂课,你们能回答这三个问题:

怎样梳理小说的情节?

作者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

作者为什么这样讲这个故事?

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就不再是机械地跟着教师仅仅是完成一项一项的学习任务,回答一个一个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知道了学什么后,整堂课学生会更多地关注怎么学,这将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

如果说学习目标是学生的目的地,那么学习地图就是学生学习路上的GPS。我们可以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绘制成学习地图,让学习路径可视化,清晰告诉学生每个阶段应该学什么,如何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设置学习情境,赋予知识价值和意义

法国心理学家安德烈·焦尔当指出,学习的发展来自个人所处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在学习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对我们的头脑而言,只有与环境建立联系,或是借助与环境产生联系的媒介,即老师,我们才会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进行的。

研究表明,当学习者认为要学习的知识或者技能有价值时,他的学习就会更加投入。语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用处和价值,让他们了解这一知识或技能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有什么帮助。语文课堂上设计恰当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打好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设置学习情境,赋予知识以意义。

1.引向自我

把解释引向自我或重大问题,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有效。笔者在执教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时,先和学生做了如下探讨:

师: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

生1:看故事,消遣时间,丰富我们的生活。

生2:我读完小说就像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小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生3:读小说可以思考人物的人生命运,从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这里通过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认识到阅读小说的意义和价值,这为接下来学习如何阅读小说做好了铺垫。

2.联结生活

当学生意识到,他用这些新知识能完成某项任务时——特别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学习动机将会非常强烈。平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发现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设置学习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会用语文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在进行写作教学《如何劝说》前,笔者发现校园竹林里嫩竹总是被学生折断,竹林遍地狼藉,非常惨烈,令人心痛。笔者将拍摄的“竹林惨状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交流感受并讨论如何解决,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如何劝说》的写作学习中,学生学习非常积极,教学效果极佳。

我们也可以关注当前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一些社会热点,设置相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联结先期知识

学生在学习之前,大脑中已经存储了大量的图示和背景知识,这些图示和背景知识我们称之为先期知识。学习就是将习得的新知识联结到那名学生现有的神经网络结构上。因此教师要设法激活每位学生的先期知识,以便使新知识可以实现与学生先期知识的联结。

笔者在执教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时是先和学生交流:之前的语文课上,我们学过哪些小说?你有哪些关于小说的阅读策略?通过这样的交流,为接下来小说的学习提供了平台,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可以使新旧知识的联结更加牢固。

再如,学习《散步》之前,可以让学生分享家人一起散步的情形,家人产生矛盾的事件。这种联结会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准备。

然而,有时候新的知识与先期知识相悖,那么先期知识就变成了不容低估的重大障碍。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误解。与现实的对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用新的知识或方法修正自己的认知系统。笔者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很多学生总是把小说中的“我”误以为作者契诃夫,于是笔者出示了课文删去的首尾两部分,再问学生:小说中的“我”是作者契诃夫吗?这时,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笔者又和学生进行了下面的探讨:

小说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何好处?

请你变换叙述视角,讲述这个故事,思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有何变化?

通过探究,学生得出结论,同样的事件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就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面貌,从而产生不同的意义。“我”这一人称只是作者讲述故事的一种方式,不是作者。

不管设置怎样的学习情境,其根本都是让提供的知识适用于实现某种需求、愿望或计划,让学生理解这项学习的用处和价值,引导学生进入这个知识领域。

三、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

知识的学习不是来自于老师讲授,而是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加工、思考或反省内容。对学习内容的加工,可以使学习者巩固、转换和内化信息,是通往理解、领悟、深层、实用的道路,也是通往副产品——记忆的道路。

为了实现内容的深度学习,教师要让学生经过多重思考步骤,并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投入到一项具有持续性的规划实施过程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感觉和体悟过程,最终形成一项“成果”。挑战性学习任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新任務。之前未曾解决过类似的问题。

2.要经过多重思考步骤。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回答或解决的。

3.具有一定的难度。

4.解决方式具有个性化与差异性。

任务所要求的“成果”可以是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是一张海报的制件,可以是一出舞台剧的呈现,可以是一次论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任务进行深度互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类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从而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

四、反思评价,为培养核心素养奠基

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即元认知。元认知可以让人们对已经完成的学习有个全面的了解。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元认知活动会促进学习和对方法的掌握,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以元认知方式,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将会使他们获得一生的学习技能。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笔者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结束之前,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完成下面的“个人反思单”。

个人反思单

通过考查元认知,我们可以比较学生课前和课后想法的差别。让学生回头看自己最初的想法,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意识到自身疑问的转移和思想的变化。意识到自己的发展变化,是引发学习者动力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要实现深度学习,就要把握学习的本质,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以终为(下转第69页)

(上接第67页)

始,为学习内容设置合理的学习情境,赋予知识以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完成挑战性的任务活动中,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获得一生的学习技能。

参考文献:

[1]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Eric Jensen 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小明.学习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4]郭华,刘月霞.走向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学习情境深度学习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探究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探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高职高专《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