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国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2021-04-15党惠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党惠萍

【摘要】伴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紧密,国学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很多的优秀典籍,不论是诗词还是小说、剧本等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经典国学主要指的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经典国学,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读书体验,促使了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经典国学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渗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078-02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进程中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小学生继承和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此,在小学阶段展开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本教材中国学内容,并与一些经典国学相结合展开教学。首先,经典国学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是包含了很多很丰富的内容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式。其次,小学生现在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经典国学、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经典国学的传承视为小学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并针对小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中小学生对经典国学的学习兴趣,以此真正实现有效提高中小学生语文文化素质的教育目的。接下来,本文将要讲解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结合经典国学进行实际教学,我将会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些有效性建议。

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经典国学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还是采用之前的那种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比如“满堂灌”“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反感心理。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本身汉字教学就比较枯燥,小学生又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经典国学,因为每一个汉字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经典国学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所掌握的汉字的记忆。

例如,在进行具体的识字教学时,因为本身汉字比较枯燥无味,而且具有抽象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典国学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而且比较有趣味性,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国学。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经典国学的基础上,扎实自己的识字基础,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忆汉字,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汉字的含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国学学习氛围中,认识更多的汉字,还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汉字的含义。最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学会利用汉字进行组词、造句,这样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由此可见,经典国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识字量,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经典国学

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的提升是具有很大作用的。古诗词的产生年代距离我们比较久远,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开展小学古诗词课程时,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就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以提高小学生的对古诗词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播放一些与所掌握的古诗词有关的录像或是照片,或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优势,来开展古诗词课堂教学。再如,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都比较喜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把经典国学中的趣味故事情节与课本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相关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与“春天”相关的古诗词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春天”相关的图片,给予学生视觉冲击,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经典国学。这样一来,学生还会在观赏图片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深一步地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对于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古诗词内容和诗词意境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再如,我们还可以利用小学生的竞争欲,把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之后,在学生对古诗词正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一些经典国学为学生详细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从而真正达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古诗词的语文知识教学时,教师能够结合经典国学进行实际教学,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因为对于小學生来说他们的文学思想还没有形成,所以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要想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我们就可以从经典国学入手展开教学。

三、在现代阅读教学中,渗透经典国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丰富学生群体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语文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之一。不过,长期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笔者也发现,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渗透一部分经典国学知识。培育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让学生了解更多经典国学,就是要在细节处下功夫。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一切能够渗透经典国学的机会,进行经典国学教学。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精卫填海》这篇文章时,课文本身是以现代文为底子,行文风格都更符合小学生阅读现代文的习惯,不过,文章的内容中有很多经典国学的精髓。比如教师可以将精卫填海的精神汲取出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此前学习过的经典国学故事中,有哪些人物的精神和精卫填海的故事相似?一边教学现代文,一边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经典国学知识,这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现代文中添加古诗词的相关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面。比如教师讲解《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就可以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过的征战沙场的诗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王昌龄等人的沙场诗句,让学生自己分析故事中体现了哪些精神,如果让你用一句诗词去形容这种精神,你能想起哪一句诗?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更加有趣,也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阶段很多学生都喜欢在已经学会的知识上做文章,而这种教学方法,恰恰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态,一边渗透经典国学知识,一边完善现代文的教学。

四、在成语故事教学中,渗透经典国学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成语故事的教学占了一部分,但是让小学生学习并理解成语故事,对于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而且由于成语故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每一个成语都可以延展为一个小故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语所具有的言简意赅且含义深刻的特征,还能让学生发现文学知识的魅力所在。教师可以通过渗透经典国学展开成语教学,首先经典国学中本身就蕴含着比较丰富的故事内容,比如一些著名成语: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

例如,在语文成语故事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内容,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小动画视频,在学生观看故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成语背后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就能在观看视频和听取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成语故事的印象。比如在学习“掩耳盗铃”这一成语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个成语故事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际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设计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含义,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自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可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地进行经典国学的渗透,这是一个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之前的那种传统应试教学方式上,而是应该结合经典国学。小学语文课本教材内容与经典国学内容的结合,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知识的乐趣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充分认识到经典国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经典国学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从小学生抓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對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从而真正达到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和品德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晨.浅谈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途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9):30.

[2]杨雷雷.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0(2):36.

[3]王克军.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9(7):118.

[4]刘正奎.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9(49):5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