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法课堂多元化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研究
2021-04-15吕冬旭
吕冬旭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向学生普及基础法律常识,培养学生形成美好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思想塑造课程,道法课堂应当将知识与学生的成长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多元化为特征的教学课堂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为目的的教学主张,先后从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培养方式这两个方面来阐述主题,以期可以给初中的道法课堂教学带来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道德课堂 多元化 创新能力 批判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046-02
一、以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基础到多元化教学设计思路
1.问题切入的多角度性
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让自己的认知局限在某一个点上,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分析教材知识时,应当尽可能地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切入去思考问题。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中的《和朋友在一起》为例,在学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多角度去思考:怎样定义“朋友”,为什么会有“志趣相投”“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说法、如何去交朋友、怎样辨别良友与损友、不同阶段对朋友的定义是否存在差别、自己是否是别人理想中的朋友等等。随着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丰富化,多样化,学生就更容易走出思维定势的圈子而有新的想法与认知,这是创新能力的萌芽。
2.知识内容的多层次性
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目的在于能够让知识以系统化、体系化的方式来出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由点到线,以线成面的思维能力。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为例,该单元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处理情绪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整个单元的知识划分成由浅至深的层次,从最简单的情绪的种类及其对我们的影响,到各种情绪对应的管理方法,到比较高阶的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中(比如在大悲之事或大喜之事)去合理地切换情绪,让自己始终都能够拥有健康的情绪,能够用良好的心态来迎接所有的困难与挑战等等。情绪本身是人自然产生的,而情绪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当知识内容能够以多层次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更容易用具有科学辨别与准确判断的能力去学习知识,这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二、以多元化教学课堂为载体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培养方式
1.紧扣教材要点,多维度思维拓展
创新能力在思维认知上表现在学生敢于打破既定的思维定势,或者敢于走出常规的思维认知,在思维长河中长途跋涉般去采摘新鲜甜美的思想果实。在多元化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紧扣教材要点,并以教材的内容与思想要点为支点,为准绳,为圆心,多个维度地去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以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和“我们”》为例,这一节课介绍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材更多地是以集体对于个人的好处与价值来介绍这两者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去想象与联想,比如:当个体是具有破坏性的,他/她融入到集体中时,是更容易破坏集体,还是被集体感化。比如:当个体是具有价值效益性的,而他/她所要融入的集体却是低效无益,那个体是要选择融入集体还是选择独立于集体,如果融入集体是否会被同化成低效无益,如果独立于集体又是否会被集体排斥等。教师可以举出这样一个例子:某同学在读小学时由于学习意识淡薄,贪玩厌学,和朋友们呆在一起多以玩乐为主,但是进入初中后,其学习意识增强,发现与曾经的圈子格格不入,好朋友们想的依然是怎么玩,而某同学想的是怎样学习,这就出现了个人追求与集体追求不一致甚至是相斥的情况,也可以看作是曾经的朋友不再是自己理想中要作伴共同成长的朋友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看待朋友圈子的变化、个人追求的变化、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变化等问题。从思维的角度来讲,尝试着站在教材主张的“对立面”去想问题,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启发与训练。
2.结合社会时事,多声音真伪辨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多元化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时,可以多结合社会时事,选择发生在当下的热点话题来作为理论知识的依附载体,同时要提醒学生多关注百姓舆论对时事话题的多种不同声音,在真伪辨析中去训练打磨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为例,公共规则作为全体公民公认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没有任何公民应当例外,但是在生活中,又不乏无意或有意例外的群体,比如一小部分明星,特别是影响力比较大的明星。如王源曾被路人拍到不遵守交通规则,在街上爬栏杆而过,在餐馆这一共用场合抽烟。曾轶可在机场不配合安检人员的工作甚至对工作人员进行辱骂爆粗口。王子文在高铁动车上脚踩高铁桌。梅婷在飞机上将脚放在飞机椅背上,脚挂飞机座椅等等。面对明星不遵守公共规则的事件,有一些狂热的粉丝会主动为自己的偶像辩解,比如说王源已经成年有吸烟的权利,比如说王子文脚踩高铁桌或者梅婷脚挂飞机座椅等都是偶发行为,其他普通人也有做过只是没有被曝光而已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些言论,拓展思考理性追星。又比如,在批评明星不遵守公共规则的声音中,有一部分人认为明星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也有做过明星类似的行为,明星不应当被过分地放大。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明星是不是真的等同于普通人,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他/她们的一举一动会具有怎样的社会效应等等。通过关注与聆听针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声音,教师可以借此来指导学生辨析真伪的价值观念,同时让学生带着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并且尝试着保持中立、客观、理性,不轻易地,缺乏主见地随波逐流。
3.立足个人经历,多角色换位思考
以多元化课堂为载体与支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立足个人经历,尝试着多角度去换位思考。以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为例,这一课主要介绍了网络对世界与生活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要合理利用网络。站在时代的角度来讲,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选择,不少学生本人也在利用各种电子设备与网络平台来学习与娱乐,那么,该如何去思考网络利用的合理性。比如,站在学生本人的角度,与纸质的教辅书籍以及课堂上的教师讲解对比起来,网络的学习资源固然更加丰富与灵活,但与此同时,又该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与方法,如何避免对网络形成学习依赖呢。比如,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是否可以让网络来承担一部分重复性的、没有创意性的教学任务,将自己从无效低值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又该如何平衡教师与智能教学助手之间的工作量呢。比如,站在家长的角度,家长可以选择用智能网络工具来辅导子女作业,将自己从“陪读”中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家长又该如何保持对子女学习状态、学习内容的合理关注呢。在立足个人经历的基础上去鼓励学生采用角色代入法进行换位思考,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频道上去切换与交融。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立体地看问题,尽可能地认识问题的全貌而避免狭义的认知。
4.问题矛盾分析,多思辨全面评价
多元化教学课堂的其中一个特征是有多种声音的,多种学习方式的,多种思维切入点的,以此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采用问题矛盾分析法,多思辨性地全面评价。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为例,这一节课讲解的是创新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一对关系是否是矛盾又统一的。矛盾表现在创新是需要投入的,且回报是不确定性的,带有风险的,假如创新失败,很可能谈不上发展甚至还会拖慢发展,因此,创新之于发展是有风险的且不确定的。统一表现在唯有持续地创新才能够持续地发展,否则止步在原地就等于退步,因此,创新之于发展是重要且必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分析与思考这一对关系,如何去平衡,如何去做到彼此正向循环促进等等。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既看到全局,又着眼于细节,既看到好的,又看到不好的。另一方,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全盘接收或全盘否定。
三、小结
以德为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唯有从小培养学生养成美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走正道。与此同时,从小培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才能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又对法律怀以尊重与敬畏之心。为了能让道法课堂充满趣味,富有吸引力,教师应当尽可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设计课堂,让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沉浸在道法知识中,同时为理论知识搭载上更多具体的实际的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廖木松.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方法[J].亚太教育,2019(3):20
[2]蒋小艳.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N].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中国会议,2019-01-01
[3]戚永生.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N].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 中国会议,2019-06-01
[4]舒幫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