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与教学模式探索

2021-04-15胡欢欢刘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3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胡欢欢 刘英

【摘要】近年来,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人们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关注不断增加。从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到高等教育阶段普通话、儿童文学等各阶段语言类课堂中,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最重要、最普遍的工具,在课堂中具有重要地位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深刻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另一方面,随着核心素养影响下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语言问题也进一步显露,通过课堂教学语言关注语言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及适宜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分析的。本文从研究问题提出、概念界定、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等方面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与教学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语言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3-0184-02

1.问题的提出

语言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决定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同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成果,这其中存在差别的原因来自于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使学生对课堂的知识出现强烈的厌倦感,而生动丰富的语言内容与语言修饰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究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语言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剖析语言教学的内容。只有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不断被使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才能不断增强。教师在教学语言素养上也应逐渐完善自己,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收获最佳的教育成果。

研究语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响应,也是促进一线语言类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对现实语言类课堂教学意义深远。

2.概念的界定

2.1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语文核心素养,从内涵上来讲指的是语言类课程尤其是语文课堂中学生语文这一学科的素养,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其他核心素养,最终促成学生终身发展,养成适应将来学习生活社会中的最基础的知识、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方面的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发展性与阶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通过研究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引导更多语文教师乃至语言类学科教师树立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鼓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等方法,推动培养更多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2语言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内涵

语言类教师既包括幼儿园阶段从事语言领域教学任务教师、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教师也包括高等教育阶段承担大学语文、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儿童文学等课程的教师。语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着教育性、示范性和交际性三大功能,需以自身三大功能和“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为依据,从合理性、艺术性以及创新性来出发,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研究现状

3.1国外的相关研究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与教学模式探索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诘难法”,逐步发展并成熟于苏霍姆林斯基,此时的先哲们提出课堂教学语言首先就应该是准确并鲜明的,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应当有深刻的知识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还应有生动、鲜明的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十分看重教师的教育素养,他认为,若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混乱、没有条理,对于最基本的概念都无法阐释清楚,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认知上的错误与困惑,更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失去兴趣。

在此之后,一代代教育研究工作者们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在1960年前后的西方教育界,教育者们对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关注愈发加强,这一时期以来,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课堂教学语言研究成果,诸如M.L.Cogan(1958)、所罗门(D.Solomon,1964)、J.C.Nunnally和 L.C.Lemond(1973)、美国心理学家 Symonds(1982)等人的研究。M.L.Cogan(1958)提出课堂教学语言中教师逻辑的重要性,将课堂教学语言逻辑与学生学习困境的造成建立了直接联系;所罗门(D.Solomon,1964)则对课堂教学语言中教师表达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做了重点研究,他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达是否流畅、清晰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效,对此他做了专门的调查研究,认为二者成正比例相关关系。

3.2国内的相关研究

中国古代最早开始研究课堂教学语言可以从《学记》中窥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传达的便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孔子曾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不仅是要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也说明了课堂教学语言使用要有适时性。

我国最早开始系统研究课堂教学语言在20世纪80年代,此时的教育界开始系统研究课堂教学语言,并出现了大量的教育研究成果。课堂教学语言至关重要尤其是语言类课堂的教学语言更是如此,诸如我们所熟知的霍懋征、于漪、李吉林、钱梦龙等大师都是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一线中总结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与科学的教学模式导向,他们的教育研究成果仍为无数教育一线工作者们称颂、运用。除此之外,李如密(1995)、宋其葳和冯显灿(1999)、董存菊(2003)、杨欣(2009)等人也有许多课堂教学语言方面重要研究成果,在《教学艺术论》一书中就曾系统地论述了课堂教学语言效率与学生学习成效的密切联系,既站在学生学习者的角度阐述了课堂教学语言对学习者思维、审美以及语言能力的影响,也从教师的角度说明了教师语言应达到的清晰度、严密度以及动听度,也有学者提出了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教学交际、传达指示与美感等多种功能要求。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所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诘难法”“产婆术”,都说明在东西方教育领域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由来已久,后续研究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语言类教师通过研究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树立科学教学语言教授模式,引导更多学生寻找真知。

4.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与教学模式

4.1扎实学科知识基础,明确教学内容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与教学模式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对教师学科知识基础的考查,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丰富、知识结构扎实,才能去教更多学生、教好学生。从古至今的课堂语言教学研究中可以看出,教师首要任务是对所授之道要心中有数,常有人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而现在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不止一桶水的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要是一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清澈的好水,所以提高教学效果、强调教学语言重要性的前提是教师学科知识基础的扎实。

4.2学习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表达效率

想要教师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光要教师自己学科知识基础好是不够的,尤其语言类教师更是如此,没有清晰、准确、生动的表达,教学效果很难尽如人意。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强调了语言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清楚自己所需传授的知识基础之上需要进一步梳理表达逻辑,由浅至深、由远及近,逐层逐步引导、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同时获取准确而又深刻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还应注重特殊时刻艺术化的表达,例如对于一些课堂突发情况,如何用灵活机智的教学语言进行化解;对于课堂中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如何既保护同学自尊又不失嚴厉的提醒;对于课堂中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问题答案,如何在尊重学生想象力基础上作出客观评价……诸如这些,都说明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学习的重要性,学好课堂教学语言才能更好提高表达效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凤玲,许亚丽,黄科胜,王春梅,张新亮.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提升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2017(12).

[2]田本娜.我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历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8(2).

[3]肖婷婷.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D]. 苏州大学,2017(4).

[4]符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初探[A]. 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3).

[5]魏本亚,尹逊才.小学语文课改十年的问题与反思——对话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J].语文建设,2011(3).

[6]罗艳.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7(4).

[7]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6).

[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 条建议[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6).

[10]佐藤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1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12]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7).

[13]郭启明,赵森林.教师语言艺术[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7).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激趣 导思 引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