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金课”教材研究展望

2021-04-15刘颖维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金课信息技术

摘要:文章从出版角度出发,阐述在“金课”建设的过程中,出版单位是重要的参与者,不仅仅要加工出版教材,更应通过出版专业平台提升教育资源的价值,提升教材开发的水平,丰富教材的内容与出版形态,优化出版服务教学的效果。在开发“金课”教材时,策划编辑应熟知“金课”的要求,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中的应用情况,并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在遵守一定原则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开发“金课”教材,力求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符合“金课”建设标准的教材出版模式,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金课”;教材开发;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2-0206-03

一、引言

“金课”建设是在教育部及省级教育部门领导下,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所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通过培育和遴选确定出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下线上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五类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使其在课程形态、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教学、课程管理等方面更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顶级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活动[1]。

不言而喻,“金课”建设的目的之一是为国家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思想家和教育家等顶尖人才。着眼于国家的繁荣发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和突破口,扎实推进“金课”建设和改革。教师是赋予“金课”思想与灵魂的金钥匙,打开“金课”的大门,建设“金课”背景下的新型教材,是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教材是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价值传递的载体。出版社是教材的出版者,其必将是“金课”建设的参与者。出版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 “金课”教材,能够丰富教育资源和有效运用技术;能够丰富教材内容与出版形态;能够增强教材建设的针对性,从而落实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金课”建设的同时,相应的教材开发也应刻不容缓。

二、开发“金课”教材要紧密结合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

高阶性是指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旨在使学生具备解决复杂难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教学在内容上要突出时代性、前瞻性、前沿性,在形式上要顺应时代潮流,并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学生的学习结果要体现自主性和探究性,并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够得着,对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2]。

要培养大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的强度、广度和深度就要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的囹圄,培养大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素养和能力,从而拓展人类的认识空间,赋予大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提出新的思路、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使大学生能够发挥出承前启后、开拓引领的作用。课程建设的同时也要重塑教材,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优化选择教材内容,借助新型的技术手段优化设计教材,以体现教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材设计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刻苦和坚持不懈去不断查找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突破思维上的难题和瓶颈,这样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进而在具有宽广视野、深邃内涵、特色内容体系的教材的加持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活力。

教材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教材博采众长,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是学科知识的精华、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彰显了一所高校的教育理念。凭借教材这一载体,教育过程才得以完成。教材是课程标准实现的载体,是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培养联系起来的纽带。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慧、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工具。

三、开发“金课”教材要了解当前课程建设中常用的信息技术手段

“金课”建设的评价量规要求“金课”建设须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当今是“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现各种教学资源。

课程建设中常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影视包装技术、二维动画、三维动画、AR技术、VR技术等,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一)影视包装技术

影视包装技术十分常见。老师们录制慕课时可以利用影视包装技术为课程添加字幕、设计片头和片尾等。

(二)二維动画

二维动画是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动画技术,被大众广泛使用。现在教学和教材当中常常使用图片数据表达和说明具体问题,静态的图片能够很好地展示事物的外貌、结构和数值等,动画则能够更好地展示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把抽象的问题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得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教学知识变得清晰简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3]。将二维动画运用于课程中,可以将抽象的知识故事化、情境化、形象化地展示出来,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鲜活,更有代入感。

(三)三维动画

三维动画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点,与二维动画相比,更具立体感、透视感和写实感。三维动画能更直观、更翔实地表现事物的变化过程,比如要剖析机械零部件结构和原理,在课堂上拆解真的机械很不方便,所以可利用三维动画来演示。

(四)AR技术

AR技术即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它是一种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和计算机视觉与可视化技术等,将虚拟环境中的信息叠加到真实环境中,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数字化技术[4]。将AR技术引入专业实训教学重,通过构建可视的、立体的、互动的教学平台,可提升专业实训课程的仿真效果。

(五)VR技术

VR技术即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就是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创建逼真环境,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VR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安全、应急、培训等诸多领域[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化解教学难题,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开发“金课”教材,要组织开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发数字教材,充分利用二维码这一入口开发立体化教材,将汉字、图片、音频、视频、慕课等教学资源嵌入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使教材内容更丰富和多样化。随着VR技术、AR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教材的技术成分占比逐渐增大。数字教材用最接近自然的交互方式为学习者建立了一个可以自主探索的空间,使教学内容丰富立体、生动活泼,真正进入教师乐于教学、学生乐于学习的教育境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6]。开发“金课”教材要以高规格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构建出内容鲜活、技术先进、呈现手段多样化的教材。

四、开发“金课”教材要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精神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教材的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国家对教材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建设极为重视。以下是近五年国家层面关于教材建设的相关政策和精神。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在强化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制度建设、教材质量、教材研究等方面做了明确指示,可以看出《意见》的宗旨是希望通过教材建设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

为了贯彻落实好《意见》,2017年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后,迅速明确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的职责和组成人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统筹、领导和管理全国教材工作的组织机构,足以见得党中央对建材建设的重视程度。同年,教育部又组建成立了教材局,牵头负责全国大中小学的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教材局的成立势必会带动全国各地相关部门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加强国家教材建设工作,建设一批能体现新时代特色的高水平教材。

2018年5月,国家又成立了课程教材研究所。2018年9月,教育部吹响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号角,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全国高校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全面地、实实在在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19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下文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内容,为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同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四个教材管理办法”)。“四个教材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教材的统筹、对教材的全过程管理、对教材的审核把关和提高了教材的编写门槛。

2020年,为总结展示我国教材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设立全国教材建设奖,对教材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集体加以表彰,旨在调动教材建设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教材质量稳步提高。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于2020年启动。

2021年,第一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公布。全国教材建设奖是教材领域的最高奖项,是检阅、展示教材建设服务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成果,增强教材工作者荣誉感、责任感,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教材体系的一项重大制度。

全国教材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继承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更多能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国家发展提出的高规格人才培养的要求,意味着大学教学将进入新的调整和完善时期。出版社要紧跟国家战略和时代步伐,要深入领会教材建设规划、精神,形成有效落实任务要求的整体工作布局,并且要加强培训交流,研究制订有效的教材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出版高水平“金课”教材。

五、开发“金课”教材的原则

笔者建议开发“金课”教材可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名师优先策略。广泛动员教学名师,特别是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的老师,还要充分发挥杰出人才的教学与科研特长,使他们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素质高的教学名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并且是深远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他们的讲授获得丰富、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名师身上继承优良的学风和治学严谨的精神。

第二,受众多(全国招生人数)优先策略。招生人数多的专业应该是“金课”建设的重点,招生人数多代表社会需要更多的这类人才,要结合社会需求制订“金课”建设计划和教材开发计划。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持,不同时期可能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同,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真正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特色精品课优先策略。特色精品课优先也就是优势学科优先,强的专业更应该建设“金课”和开发“金课”教材。依托优势学科,才能构建出优质资源,打造好特色专业,才能进一步将特色精品课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金课”,为学生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等方面均有收益。

第四,热忱优先策略。有人说技能源于对工作的热忱。热忱是热心、热衷,是一种可贵的能量,用这种能量能够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课堂,潜心钻研、立志治学。怀着对课程建设的热忱、对教学的热忱、对学生的热忱,再加上满满的学识,一定能打造好“金课”和开发出好的“金课”教材。

六、结语

如何建设教材?在众多的同类教材里,如何让我们的教材脱颖而出?如何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需品?如何使学生消化吸收教材,进而开拓创新,同时展示出学生的个性化?在教材建设的道路上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编辑和教材编写作者。高校出版社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涉及的学科门类极为广泛。要出版好的“金课”教材,编辑不光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以教材内容增值为目标的教材出版模式;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教学应用和课程服务;探索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新经验和科研成果;探索如何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新时代要开启新的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和新作为。在“金课”建设的征程上,出版社应该通过出版专业平台提供出版技术支撑、出版资源供给、出版管理保障,从而提升教育资源的价值,惠及更多的师生和大众。

参考文献:

[1] 李瑛,丁明刚.出版企业服务一流课程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21(3):39-46.

[2] 于洪涛,高颖.基于“一平三端”的高校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85.

[3] 朱劍刚.多媒体对象类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6):35-36.

[4] 赵晓嬿.增强现实技术在基础教育教材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J].出版科学,2019,27(6):93-97.

[5] 王子甲.虚拟现实技术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13):220-222.

[6] 杨继林,姚亮,杨彦军,等.数字教材新形态:AR数字教材的应用与开发[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1,41(3):25-31.

作者简介 刘颖维,硕士,编辑,中南大学出版社理工出版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编辑实务、编辑理论。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金课信息技术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焊接机器人系列教材开发与应用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