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021-04-15陈锋德
陈锋德
【摘要】本人立足实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改革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之后,就如何将改革创新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巧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视野;微课融入教学,深入理解重难点;创设媒体情境,丰富学习体验;布置网络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四个策略,在此基础上又对此项工作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希望能够为一线中职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让中职学生的思政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环境 思政课教学 改革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5-0057-0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理论与教学实践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不少教师在近些年对中职学校思政课育人模式展开了研究,同时也在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指导下进行了实践。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实现全面、多元、个性的成长和发展进步。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加强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努力提高中职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日渐丰富,所以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也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将网络资源、网络技术有效地融入其中,给中职思政课教学活动注入新的力量,推动其取得更好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为此,本人立足实际,结合文献资料,简单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改革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之后,就如何将改革创新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巧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视野;微课融入教学,深入理解重难点;创设媒体情境,丰富学习体验;布置网络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四个策略,在此基础上又对此项工作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希望能够为一线中职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让中职学生的思政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网络环境下改革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之所以说网络环境下改革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中职思政课教学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环境下,正改变着人们生活、学习、生产的方式,所以,对于中职思政课教学活动,当然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改革既有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深入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用好网络语言、网络手段、网络文化,提升中职学校思政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思政课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以中职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二,是中职学生的诉求。中职学生对网络技术、网络资源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充满好奇,在实际进行思政课教学中,将其融入其中,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有更好的掌握,与此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思政课内容有更好的掌握,所以说,改革既有的方式方法,将网络环境下诞生的新资源、新技术融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是获得更优质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力量。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中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高、形式化、模式化严重、内容单一、方式方法单调、学生主动性不强、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整体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而将信息技术、网络资源融入其中有助于这些问题的缓解、优化和解决,对于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思政课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以说,在网络环境下,改革既有的教学方式,实现创新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二、网络环境下改革创新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
由上述多方面的分析可知,在网络环境下改革、创新中职思政课学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将其落到实处,本人做出了如下分析和探索。
1.巧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视野。当今时代网络资源日渐丰富,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拓展学生的视野,达到更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众所周知,网络资源繁杂多样、良莠不齐,因此,我们教师作为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就需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筛选、应用的程度,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思政课教学的需要,為学生选择一些他们需要的,对思政课学习有帮助的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立足课本教材,以此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入网络资源,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第二,立足时事政治,为学生提供更多新的资料,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思政课教学信息;第三,加强对学生了解的程度,根据他们的思政课水平、兴趣爱好、知识储备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引导、思想促进的网络资源,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思政课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2.微课融入教学,深入理解重难点。微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时间短,内容精,能够很好地打破时间、空间对学习的限制,能够将重难点知识更细致、全面地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针对性地展开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而且在微课教学的引领下,能够让学生逐步养成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展开学习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展开更多思政课知识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有着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在实际展开中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时,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微课,并根据学生的参与、反馈效果,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以促进更优质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真正获得。
3.创设媒体情境,丰富学习体验。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现如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展开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所体验、感悟,实现情感共鸣,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思政课知识和内容,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借助网络资源、音视频、图片、动画、3D展示等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媒体情境,充分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重感官,實现感官联动,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更好的思政课学习体验。
4.布置网络作业,提高作业效率。作业作为一种温故知新的有效渠道,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传统的勾画重点、背诵知识点、做题、考试的作业方式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倦怠的情绪。因此,我们就可以改变这一作业方式,将网络资源融入其中,为学生布置一些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作业体验。借助网络我们也可以时时刻刻地指导学生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与更多的同学交流沟通,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留问题过夜,这样一来,作业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沟通交流等多项能力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是有着自身独特的意义的。从理论层面来讲,能够丰富理论界既有的相关理论知识体系,为研究者更好地展开相关的研究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素材;从实践层面来讲,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思政课知识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中职思政课教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其实现价值最大化。另外,对于学生思政课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着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成长为思政课水平高、理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青年,而这也是研究这一内容的意义所在。
总的来说,在中职生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中,中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将网络资源和技术融入到中职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去也显得尤为必要,统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大力推进混合式、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参与式、研讨式、探究式学习,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强化课程育人实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相统一,推动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取得更优质效果。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几个简单的策略和方法就能够实现的,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够完善,给出的四个方法也是个人实践之后认为比较可行、实用、有效的方法,不够完善和具体,在日后展开教学活动时,还会继续探究、分析此问题,继续为中职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中职思政课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刘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2):77-80.
[2]杨于岑,张振.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52-56.
[3]张要武.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课 堂教学的“温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 (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