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模式下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思考
2021-04-15谭晓鑫代安琼
谭晓鑫 代安琼
摘要:重庆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文章基于5W模式,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从加强主体建设、坚持内容为王、丰富宣传媒介、积极引导受众、推进效果反馈等方面思考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5W模式;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价值意蕴;挑战;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24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2-0139-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2]。这块土地孕育了丰富的重庆红色文化资源,如红岩精神、抗战文化等。其中,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革命先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品格和民主团结的统战思维[3]。所以研究如何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当前,重庆红色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基于传播学5W模式,在深刻把握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对如何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进行了思考。
一、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价值意蕴
重慶红色文化是重庆人民的精神标识,也是引领重庆人民勠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具有深厚的德育、经济、文化等价值意蕴。
(一)德育价值: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从大革命时期到新时代,红色基因在重庆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重庆人民开拓进取,书写重庆新篇章。重庆红色文化是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全面展示重庆的红色历史,能够充分发挥重庆红色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唤醒红色记忆、感悟革命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养成浩然正气、厚植家国情怀。
(二)经济价值:助力红色旅游,推动经济发展
重庆作为一座山城,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打卡,体验重庆的一城千面。近年来,重庆旅游市场热度不减,重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产业的红色文化供给, 2021年,重庆有四条路线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这四条路线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奋斗历史,见证了重庆的发展足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非凡的经济价值。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重庆旅游产业,能够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收入来源,推动重庆经济发展。
(三)文化价值:提高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可见,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底气来源。重庆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爱国爱党、自强不息等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提高重庆红色文化的知名度,不仅能够增强重庆的城市文化底蕴,提高重庆文化软实力,还能够引领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重庆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传播呈现出客体主体化、主体多元化、媒介多样化、内容海量化等特点。这意味着,重庆红色文化的互联网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第一,互联网传播具有客体主体化、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削弱了重庆红色文化传统传播主体的话语权。互联网尚未普及前,重庆红色文化多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传播,传播内容也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政治方向的正确性。而网络的互动性、参与性等特征打破了信息垂直传播模式,使得人人都能够自由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加工,人人都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加工者。在互联网时代,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主体不再拘泥于官方组织和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重庆红色文化传统传播主体的话语权。
第二,互联网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降低了重庆红色文化传统传播媒介的影响力。互联网拓宽了人们获取重庆红色文化的渠道,人们不再仅仅依靠传统渠道(电视、报纸、广播)获得重庆红色文化资源,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重庆红色文化的地位。此外,互联网传播的渠道更加智能化、技术化,对人们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这些变化都降低了重庆红色文化传统传播媒介的影响力。
第三,互联网传播内容具有海量化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点、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网络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面对多元开放的网络空间,人们的文化选择更加自主和多样,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三、5W模式下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路径
重庆红色文化的互联网传播现状表明,只有深刻把握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才能有效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文章基于传播学5W模式,从主体、内容、媒介、客体、效果等传播要素入手,对如何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作出如下思考。
(一)加强主体建设,形成各方合力
红色文化有多元传播主体,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要从构建党委政府组织领导、机构高校协同、市民参与的格局入手,形成各方合力。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当起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主体责任,整体推进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在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中负有政治职责,要加强组织领导,打造重庆红色文化品牌项目,总体把握重庆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正确方向;要加大财政投入,制定重庆红色文化长效发展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涌入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相关项目;要完善政策法规,结合重庆红色文化发展状况制定配套的政策和规定,加大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支持力度。其次,重庆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是重庆红色文化的另一重要传播主体,在提升重庆红色文化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地要结合自身特色办好主题展览,激发参观者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同时,建立社会共建共享机制,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重庆红色文化的保护、利用等研究,推动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最后,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扩大弘扬重庆红色文化的队伍。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主体不应仅局限于官方机构、组织,还应包括每一位重庆市民。要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市民应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把红色文化融入城市、融入生活,让红色文化成为广大市民凝聚共识、开拓进取的黏合剂,成为重庆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
(二)坚持“内容为王”,唱响红色主旋律
文化内容是重庆红色文化的核心,加强重庆红色文化内容建设,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讲好重庆红色文化故事,唱响重庆红色主旋律是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强重庆红色文化内容建设要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推动重庆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重庆红色文化跨区域合作,通过搜集、整理有关红色文物、红色档案、原始资料等方式,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时代主题,并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激发重庆红色文化的新活力,进而拓展重庆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内涵,推动重庆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其次,加强重庆红色文化内容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讲好重庆红色文化故事,唱响重庆红色主旋律。利用重庆红色文化教育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增强历史定力、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奋斗、坚毅前行,开创当代人的丰功伟绩和历史伟业。例如,重庆抗战文化对于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义重大。宣传重庆抗战文化时要向世人呈现重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面貌,突出重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甘于奉献、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从重庆抗战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继续发扬“坚韧、顽强、开放、包容”的重庆人文精神[5],主动担当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丰富宣传媒介,巧用智能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要丰富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利用现代智能技术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首先,要丰富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把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相结合。一方面,重庆要坚守传统媒体的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利用重庆日报、重庆卫视、重庆之声等官方媒介的广泛报道,营造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重庆红色文化宣传工作也要抢占新兴媒体平台的话语权,不断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在新兴媒体上的影响力。以微博为例,微博具有受众率高、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等优势,能够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宣传重庆红色文化的重要渠道。总之,传统媒介权威性突出,而新兴媒介时效性突出,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利用智能技术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改变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传统体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红色精神的全景式呈现[6]。将现有的VR、AR、7D等技术与红色故事相结合,做到虚拟与现实相融,打造全景互动模式,增强现实体验,能够还原、再现红色故事,使参观者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一方面,可以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使其更加直观地感悟革命先輩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红色故事的表达方式也会更加生动活泼,能够使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
(四)积极引导受众,满足群众需求
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最终目的是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积极的教化作用。重庆红色文化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服务。首先,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网络实现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对等性,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意味着人民群众的红色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因此,重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要寓教于乐,在满足人民群众崇高精神追求的同时,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娱乐性诉求,实现重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高大上”与“接地气”的有机结合,突出政治性与大众化的双向互动。其次,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接收能力,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重庆红色文化,以增强重庆红色文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高校学生的理论水平较高,针对高校学生可重点开展不同深度的理论宣讲活动;社区居民较多,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针对社区居民则主要可采取红色文艺表演、红色故事宣讲等更为轻松活泼的宣传方式;针对抖音、微博等用户,则可通过短视频、图文解读等方式传播重庆红色文化,以符合网络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针对电视节目固定收看人群,则可通过播放重庆红色影视作品、红色纪录片等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五)推进效果反馈,建立长效机制
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传播效果是重庆红色文化传播的最后环节,也是反映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是否得到了提升的重要标志,影响并制约着其他传播环节的开展。因此,推进效果反馈,建立效果反馈长效机制,是推动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有效提升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借鉴现有反馈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收集—分析—调整—提升”反馈机制,旨在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红色文化需要。首先,收集数据。利用大数据软件收集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线下、线上相关数据,建立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客体等内容于一体的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数据库。其次,量化分析。通过对数据的量化分析,评估重庆红色文化的整体传播效果;横向对比重庆红色文化与其他省市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红色文化宣传的成功经验。再次,调整方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重庆红色文化宣传方案,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需求。最后,整体提升。基于前面三个步骤,促进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这也是效果反馈机制的最终目标。只有完成目标,反馈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目标达成并不意味着反馈机制的停止,“评价—分析—调整—提升”模式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表明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久久为功。
四、结语
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基于传播学5W模式,从加强主体建设、坚持“内容为王”、丰富宣传媒介、积极引导受众、推进效果反馈等方面对如何提升重庆红色文化影响力进行了思考,符合重庆红色文化的传播规律,有利于有效提升重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EB/OL].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5/15/ c_1127446859.htm,2021-05-15.
[3] 马奇柯.从红岩精神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J].红旗文稿,2021(11):39-41.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5] 刘晓娜,李野.百年征程中重庆的红色基因[J].今日重庆,2021(3):66-69.
[6] 张红蕾.智能技术与红色精神培育的融合之道[J].人民论坛,2019(20):96-97.
作者简介 谭晓鑫,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代安琼,硕士,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