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背后的故事
2021-04-14肖国武
《勾践灭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国语》。背景为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只剩下五千人。节选部分讲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得以报仇雪恨,灭掉了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而背后则是更为曲折复杂的故事,也是春秋时代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
这段历史首先要从吴王阖闾攻越说起。《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以下记载:
“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檇李。越使死士挑战,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闾指,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阖闾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勾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
吴国为什么要伐越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另有记载:
“(越王)允常之时,与吴王阖闾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元年,吴王阖闾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
放下吴越两国更早的恩怨不提,仅谈就近的直接原因:越王允常死了,儿子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听说后,认为这是个不可错失的良机,于是发兵伐越。越国在檇李迎战,勾践派敢死队自杀于吴军阵前,趁吴军惊惶之际率军突击,在姑苏打败了吴军,并伤了吴王阖闾的脚趾,最终吴王阖闾在回师途中因伤病而死。很显然,吴国想乘人之危,进攻越国,没想到偷鸡不成反蝕一把米,以致于吴军大败,吴王战死,也由此埋下了更深的仇恨。
此后,夫差以报仇雪恨为志,三年准备,练习骑射车战,率领举国精兵讨伐越国,在夫椒大败越军,报了姑苏失败之耻。越王勾践带着剩余的五千人,被吴王夫差围困于会稽山。接下来所发生的,就是课文中节选的内容。其中“遂使之(大夫文种)行成于吴”一笔带过,而在后世的史书中却有详细的叙述。仍看《史记·吴太伯世家》:
越王勾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而行成,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乎!且勾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听太宰嚭,卒许越平,与盟而罢兵去。
吴王夫差志得意满,骄傲轻敌,轻易与越国立盟讲和,本来能够消灭越国却错失良机,不能不说是战略上的严重失误,而正是这一次失误,埋下了以后国灭身亡的隐患。
吴王夫差的失误不仅在于轻信敌国,错失良机,更在于不听忠言,枉杀贤臣。在打败越国之后两年,吴王又要讨伐齐国,伍子胥谏言不可行,吴王不听,侥幸败了齐国,回头指责伍子胥。越国以灾荒为借口,向吴国请求借贷粮食,吴王想借给,伍子胥谏言不要借,吴王仍固执己见,最终借粮食给越国,以致于让仇敌越国窃喜。此时太宰伯嚭又在吴王面前进谗言,吴王便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为保全家人,将儿子托付给齐人鲍氏,吴王听说后大怒,认为伍子胥欺君通敌,等他出使回来后便赐给属镂之剑以自杀。枉杀肱股之臣无疑就是自绝后路,自取灭亡,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无形之中也加速了吴国走向失败的步伐。
《国语》详于记言而略于记事,后来的情节仅以“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之”一句带过,而更为详细的情节在《史记》中另有交待:
(勾践)十八年,越益强。越王勾践率兵复伐败吴师于笠泽。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夫差被围困于姑苏山,派大臣前去请和,越王勾践于心不忍,正想要答应,范蠡进谏阻止,越王听从,吴国使臣哭泣而去,随后吴国灭亡。
故事的前因后果清楚了,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吴王夫差之死。在《国语》中并未提及吴王是如何死的,只有“遂灭吴”一句,而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则有如下文字:
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
此情节在《吴越春秋》中则有更为详尽的发挥:
大夫文种对越王说:“寒冬时节,上天将要行杀伐,若不顺天意,反而会遭殃。”越王敬拜说:“好吧。现在如何处置吴王呢?”文种说:“大王身披五彩衣,腰佩步光剑,手拿屈卢矛,怒目责斥后执行。”越王听从,就按文种定的计策对吴王夫差说:“今天确实要看到你死啊!”说完好一会儿,吴王并不自杀。越王又派人对吴王说:“大王怎么这么厚颜无耻,苟活人世呢?世间没有不死的人,生死都是一样的。现在你的儿子还享有荣华富贵,何必让我们亲自杀你?”吴王仍旧不肯自杀。勾践对文种、范蠡说:“你们两人为什么不杀了他?”文种、范蠡回答:“我们是做臣子的,不能够诛杀人君,请大王快下命令。上天将要行杀伐,不能让他久留于人世。”越王又一次怒目斥责:“死,是人所厌恶的,而你犯下六条罪责,不知道羞愧耻辱却想要求生,难道不觉得可鄙吗?”吴王叹息,四处望了望,说:“好吧。”于是引剑自刭而死。
在《吴越春秋》里,越王勾践少了一些不忍,多了一点残酷。而吴王夫差则表现出苟且偷生的意向,即使死了也没有丝毫气节可言。至此,吴越两国长达百年的历史恩怨终于告一段落。纵观这段历史,越国能够灭吴的原因令人深思。若将越国和吴国两相对比,孰优孰劣,则一目了然。
在吴越之间的战争过程中,真可以说是无巧不成书,勾践和夫差两人同样被围,皆有请成,但双方的表现却各不相同,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以致最终结果大相径庭,甚至是天壤之别。
勾践被围于会稽山后,痛定思痛,勇担责任,重用贤臣,礼贤下士,派大夫文种请成于吴,方得以幸免灭亡。为保国存身,勾践忍辱负重,率大臣妻子卑贱为奴,将大丈夫的“能屈”演绎到了极致。而等到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之时,便一鼓作气、趁胜追击,并在对待仇敌的问题上,仍能虚心纳谏,虽有犹豫不忍,但后来还是坚决果断,做到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而夫差困住勾践时,一报前仇,却被胜利冲昏头脑,志得意满,忘乎所以。面对伍子胥的谏言,一意孤行,拒不采纳;仓促答应越国的请求,与之立盟,由此放虎归山、留下后患;后来又听信谗言,诛杀忠良,被困于姑苏山时伍子胥已被其赐死,自知伯嚭不堪重任,竟派一无名之辈(《史记》为公孙雄,《吴越春秋》为王孙骆)请成,无功而返,最后国灭身亡,可谓咎由自取。
除了天时地利、人心所向、军事实力、战略战术等因素外,决定战争胜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君臣关系,这在伍子胥给吴王的谏言中有精辟的分析,伍子胥曾说:“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所谓“勾践贤君”是指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所谓“种、蠡良臣”是说他们国家有难、挺身而出,赤胆忠心、进言献策,文韬武略、治国安邦;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君臣一心,精诚团结,形成坚固的战斗堡垒,即所谓的“人和”,“天时”“地利”皆不如“人和”,这也正是勾践最终能够灭吴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勾践灭吴》堪称《国语》的压卷之作,它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相当深刻。当读到越国通过贿赂吴国太宰伯伯嚭以达到求和目的时,我们慨叹“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读到夫差听信谗言,枉杀忠臣时,不免想起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读完全篇,掩卷沉思,也许会想到欧阳修的名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差放虎归山、国破身亡;勾践卷土重来、斩草除根,不由得让人思绪联翩 。
“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值得后世总结吸取,深刻反思。
肖国武,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