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雷雨》教学建议

2021-04-14崔玉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雷雨语文课程戏剧

崔玉萍

从选入课本开始到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雨》的教学解读发生了从单元到多元的变化,语文训练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广泛,这是一种进步,也是语文课程时代性的体现。2017年,统编版语文教材将《雷雨》纳入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第7课,可见《雷雨》将继续充当戏剧类文本教學的重要角色,语文课程要继续重视对它的教与学。但是到目前为止,《雷雨》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从课程评价体系上来看,课标给予了戏剧教学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希望通过考察学生的阅读积累、审美能力、艺术趣味、欣赏个性、读书报告、评论、创作等具体成果,来对学生的戏剧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这个构思是理想化的。但现实状况是,在真正能够直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语文考试中,无论是阅读模块还是写作模块,戏剧文本都没有进入到语文考试范围中。戏剧一直没有成为语文考试的内容,因此戏剧教学也一直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高中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学校往往更重视理科学科的学习,给语文安排的课时不多。为了在较少的时间内更快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得不忽视或者抛弃对戏剧文本《雷雨》的教学。而且本来《雷雨》就是语文课程中“不好教”的一篇课文,教师害怕讲《雷雨》;课标虽然要求教师要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不断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教师都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戏剧理论知识匮乏,思想观念陈旧,因此《雷雨》变得更难教,教师就更不愿意教。多种因素作用下,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仅挤出一个课时,用教小说的方式教《雷雨》,分析一下情节、主题和语言便结束,或者用学生课后自读的方式来草草了事。教师不重视,或者挖掘不出《雷雨》所特有的戏剧价值,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雷雨》的学习。

学生受教师的影响,会认为没必要过多地研读包括《雷雨》在内的戏剧,哪怕是对戏剧充满好奇和兴趣,也会被索然无味的教学抹杀掉。

《雷雨》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边缘化境地,这是自选入课本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改变的。那么新阶段,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实现《雷雨》的教与学呢?

一、教学目标

2017年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层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一环,《雷雨》教学也应以此为方向,制定符合学科要求的教学目标。

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学生要能体会剧本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出潜台词的言外之意。剧本是典型对话类文本,读懂语言是阅读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拥有动作性、个性化和潜台词三大特征,在《雷雨》中,语言的个性化和潜台词尤其值得揣摩。剧中人物个性鲜明,学生通过体会个性化的语言,更容易把握人物性格;为了更好地分析潜台词的意蕴,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符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因此,仔细感受和品味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表达出自己对《雷雨》主题的看法。语言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学习和分析语言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雷雨》的主题不是绝对的,它具有丰富的、多元的解读,这为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解读提供了可能。思维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师的机械灌输下。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学生能够获得对主题的直觉体验;通过拓展阅读相关材料,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进一步丰富对主题的理解;想要向外界表达自己的理解,让别人清晰地获得自己的信息,又必须拥有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自我阅读、学习和解读,学生的思想不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干涉,其解读成果更具有独创性。因此,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学生需要尝试为剧本设想或改写出一个不同类型的结局,并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思想价值。课标要求通过“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1]P17,还提出可以“尝试续写和改写文学作品”[1]P18。学生改写剧本的过程是表达自己审美思想的过程,也是创造自己心中的审美对象的过程。将改写之后的作品与原剧本进行对比,学生能够切实地学会欣赏和鉴别不同风格的作品,更清楚自己的审美标准,拥有更加明确和正确的审美判断。这不仅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也能够为学生审美体系的完善打好基础。

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学生需要自主组织一场《雷雨》的编排和演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1]P1戏剧的再现程度很高,学生完全可以在熟读剧本的基础上,把自己融入到剧本当中,切身感受人物形象,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等塑造出剧中人物。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剧本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感受到戏剧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加深自己对祖国戏剧文化的体验与热爱,传承中华戏剧文化不再是一句空话。语文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要想传承好中华文化就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1]P5,而中国的戏剧文化目前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看戏的人不多,看戏的机会也不多。在学校或社区甚至更大的舞台进行表演,这对更大范围地实现语文课程的文化传播价值,同时增强中学生对于传承中华戏剧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学过程

新课标在“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当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1]P17,强调进行剧本阅读的必要性。这为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和开展戏剧教学提供了依据和动力。语文教师应该在本任务群的指导下展开《雷雨》教学。

本任务群需要学习四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共计45个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合理安排各体裁作品所用课时。为了达到预期学习目标,本次将安排四个课时进行《雷雨》教学,另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雷雨》课外排练和演出。

第一个课时主要是为达成语言目标,并为思维目标的达成做好铺垫。安排学生课前阅读《雷雨》全剧,并要求能够在课堂上复述剧本故事。阅读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全剧有一个整体把握,复述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课时由教师对台词个性化和潜台词进行举例讲解,提出“从哪些台词当中,能夠看出剧中某个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某个人说的某句话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直说呢?”等问题,由学生讨论并发言。要想回答好这些问题,必须精读剧本,对剧情深入理解,连结生活体验对台词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提升对语言的感知力;学生在讨论和发言时能够强化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本环节结束后,教师需要为下一环节即思维训练做好准备。提出问题“剧本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主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朴园是否爱侍萍?”“造成剧中人物结局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入手,再次通读剧本,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推荐学生课外阅读《〈雷雨〉序》《〈雷雨〉的典型意义和人物塑造》《〈雷雨〉论》三篇文章,从阅读和思考中确立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主要是为达成思维目标。本节课主要以辩论会的形式展开,学生可以分成多个阵营,从第一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入手,就《雷雨》主题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个人的思考方式、生活体验、信息获取等存在差异,所以,学生在课外自主思考之后,一定会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很难形成对主题的统一认识。但本环节的实施并不是为了确立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为了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在辩论时学生需要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看法,及时准确地捕捉别人观点中的漏洞并给予反驳,以此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提升思维敏捷度和灵活度。教师也应充当好评委角色,给学生自由发言的空间,同时能够给予恰当的质疑或肯定,但必须尊重学生的发言,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教师也可以选择参与到辩论中,与学生发生思维碰撞,教学相长,亦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辩论结束后教师需要承担起总结发言的角色,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肯定,推荐学生阅读更多有关《雷雨》的文学评论,鼓励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主题探索。本节课还需要为审美环节做准备。学生对主题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是一定会有一个共识即本剧是一场悲剧。然而,中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只偏向于阅读喜剧的问题,那么教师可以利用本次机会,引导学生设想一下《雷雨》的喜剧性结局。通过对比,进而加深学生对原剧本的认识,完善学生审美体系。

第三、四课时主要是为达成审美目标。其中第三课时主要用来进行《雷雨》结局的改写,第四课时用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两种风格作品的对比鉴赏。本学习任务群要求进行文学作品的写作实践,写作次数不少于八次。因此进行本次写作尝试,既增加对原剧本的认识,又能锻炼写作能力。第四课时,教师将改写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可以是遣词造句精准、有趣的,可以是字写得好看的,可以是情节吸引人的……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出学生作品中美的成分,供学生借鉴和学习,激发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成就感。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美,确切地说是发现《雷雨》的悲剧美。经过比较鉴赏两种风格的作品之后,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说一说什么样的结局更具有价值。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对于美的自我认识,但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鉴赏不同风格的美。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意识到《雷雨》所特有的悲剧美,拥有更加完善的审美情趣。

达成文化发展目标主要是在课外实践中完成的。戏剧离不开表演,要在表演中感受戏剧。由于《雷雨》全剧较长,因此全班可以分成四个剧组,每组负责一幕剧,平行进行排练,最后集中演出。课标要求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话剧表演等活动”[1]P18。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学生自主商议决定想要演出的情节、工作分配、角色分配等等。要知道,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绝不比教师差,只要教师舍得放手,就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戏剧表演者有了,还要有戏剧观赏者即观众。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为学生争取到在学校甚至更大平台进行《雷雨》表演的机会。另外,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办戏剧表演社团,定期、自主地进行戏剧表演和戏剧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热爱戏剧。

三、教学评价

通过《雷雨》这一部戏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提升。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需要的不再只是教师刻板枯燥的课文分析,而是更多的自我表达和切身体验。在课堂中,学生获得剧本分析能力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语言鉴赏和表达能力;在深入研究剧本主题的同时获得了思维层面的发展;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培养了读戏演戏的兴趣,还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进行了文化传承。

同时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获得了提升。戏剧教学能够促进教师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加快向研究型教师成长和转变。教师在教学时,只有拥有足够的戏剧知识储备,才能够带领学生进行语言分析和戏剧研读;全面把握《雷雨》主题、人物、情节等等之后,才能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适时的和适当的点评,在课堂中承担好引导者的角色;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审美理论,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审美引导。语文课程在不断地改革,教师也迎来了新挑战,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不想教、不敢教戏剧的做法,积极地去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不断研究戏剧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在任务群当中给予戏剧足够的学习时间,转变了戏剧教学受到忽视的状况,对完善语文课程结构也有促进作用。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此次教学的实现有一定难度。此次教学活动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如果学生准备不足,教师知之甚少,那课堂教学就很难进行下去。因此二者都必须进行充分的剧本研读,拥有足够的积极性和默契程度,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与交流,实现《雷雨》的理想教学。

一堂好课必须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广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探索更符合新课程要求的《雷雨》教学新方式,以此推动以《雷雨》为核心的戏剧文本教学。这样的探索并非易事,解答好“怎样教戏剧文本”这一问题仍然任重道远,但只要通过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就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本文获第十五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雷雨语文课程戏剧
僧院雷雨(一)
传统戏剧——木偶戏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雷雨》中的“雨声”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