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审美原则

2021-04-14谭献雪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理趣荷塘散文

散文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是作者抒发主观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较好载体,追求意境的优美空灵与心境的独辟蹊径,一篇好的散文就如同一座心灵的大厦。然而,学生只能够看到散文表面的情境,體会散文语言的优美,很难鉴赏散文的神形,要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教师要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会经验和知识基础,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灵活把握散文的审美原则,依照散文的特性教散文,带领学生进入文质兼美的艺术世界。

一、挖掘散文情趣理趣之美原则

散文是培养学生情趣,陶冶学生情操的理想美味,能够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和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散文教学中,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批文入境,体验散文的语言、文字,感悟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1]。高中教材中的很多散文充满了情趣理趣,将哲理有机的融到散文的趣味中,达到了情趣理趣和谐统一之美。在进行散文鉴赏、品位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与散文对话,迁移生活经验,发现散文趣味背后的哲理,增强学生的发掘散文情趣理趣之美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散文的阅读、品悟过程中形成高雅的品位,深入玩味散文情趣理趣和谐统一之美。

散文常常对自然风光或是景物进行描写,将情趣理趣融于诗情画意的文本中,构成和谐、优美的图画。如苏轼的《赤壁赋》在描写赤壁绚丽的风光的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万物变与不变的辩证哲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阐述万物变化与统一的哲理,同时引用了孔子的“逝者如斯”突出自然与人一样就像长江水一样流逝,但永远不会消失,体现出苏轼虽然处于人生低谷却能积极、旷达的为人处世态度,为散文增加了理趣之美。除了自然哲理,苏轼还对人生哲理进行了思考,体现出他的情感和胸怀:当时苏轼被贬,在郁闷、惆怅中夜游赤壁,既惊叹赤壁的自然美景,也受到音乐的感染,悲喜交加,由景色转为对历史英雄的缅怀,感叹人生短暂。通过对散文的鉴赏,学生感受苏轼散文中自然哲理的“变”与“不变”,人生哲理的“取”与“不取”,升华了苏轼的情感,让作者能够坦然地面对现实,豁达地对待人生,深刻地思考人与自然之道。遵循挖掘散文情趣理趣之美原则,能够在欣赏散文字词优美的同时,与作者感同身受,经历作者内心的波澜与平静,品位作者的人生历程,思考散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体验散文鉴赏的乐趣,这样更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散文阅读和鉴赏的原则,掌握散文审美的方法,深入体验散文情趣理趣之美。

二、品味散文意境音韵之美原则

散文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都是文学宝库的集大成者,包含着丰富的意境音韵,让学生仿佛亲临其境、聆听天籁之音,给学生美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散文品读能力,把握散文的意境音韵,进入唯美唯真的散文世界。散文如画,通过对景物、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赋予了其灿烂的色彩,读后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将描述的景物或事物细腻而丰富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构建起亦真亦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画传情,由“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而去荷塘散步,描写了一路的所见所想,细致地描绘了荷塘月色,除了莲叶、荷花、柳树外,还描绘了蝉声和蛙鸣,构建出荷塘的优美意境,在作者的笔下,荷塘月色由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构成,既浑然一体,又各有特色。在月色下,田田的叶子、零星的花朵,随风送来的清香,将荷塘的各种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亲临荷塘之感,体会到月下荷塘的美妙,感受散文的意境;同样,在荷塘上的月色,也随着作者的笔触进行层次性的变化。这样细致的描写赋予了荷塘和月色动态美、朦胧美和意境美,让学生从视觉、嗅觉和听觉上感受月下的荷塘,欣赏荷塘上富含变化的月色,深入理解作者匠心独运的意境。

散文如歌,虽然没有谱曲,但是却有着音韵的高低起伏,悠扬婉转的旋律,语言骈散相间,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如诗如歌、抑扬顿挫的音韵美[2]。一篇散文就像是一首老歌,或咏物、或抒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散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让学生能够对散文的语速控制自如,停顿恰到好处,这样更能品位意境、涵养灵性,感悟作品的意蕴美。还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作品中运用了具有很强韵律感和音乐感的叠词,叠字的运用使得散文语言更加隽永,突出了物态的形象感,将宁静的荷塘写得生动雅致,同时用“薄薄”“淡淡”“静静”“高高低低”等叠词大大增强了散文的音韵美,教师再配上适当的音乐,更能够增强朗读的感染力,让学生能够在朗诵、阅读中自主感受到散文中的音韵美。

三、涵泳散文神形兼修之美原则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散文在内容上跨越比较大,描写的景物或是事物变换快,给人一种结构张扬,不拘一格的感觉,初读散文常常会感到凌乱,很难理解散文的神[3]。因此,涵泳散文神形兼修之美是高中散文教学的又一重要原则,教师要兼顾散文的神与形,为学生设置科学的散文鉴赏路线,通过问题、情境等方式构建学生散文鉴赏的支架,即“示之以形”,让学生从散文的形出发,在具体的品悟、阅读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将看似散乱的“形”串联起来,掌握散文的情感和主旨,达到“悟之以神”的效果。相对于其它文体,散文的结构更加的灵活,文笔也比较隐晦,作者思想具有寄托在看似凌乱的形中,这就导致具有不同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人对同一片散文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抛却散文所处的时代,作者写作时的处境,更难以发掘散文中真挚的情感,把握散文的“神”。因此,教师要根据散文神形兼修之美原则,为学生阅读散文提供指导,以实现学生将散文的神与形融会贯通,读透散文的主旨,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内蕴深刻,感情深沉,篇幅比较长,从人生大义的角度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融入了作者非同寻常的经历,文本涉及内容广泛,围绕景物、哲学、生活、生命以及情感进行叙述,形似杂乱,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史铁生透过现实生活“形”的表现,直击生命的真谛,这就使得学生的难以读懂散文的内容,更不用说“悟之以神”了。因此,教师要由浅入深,通过“形”逐步地悟“神”,涵泳散文神形兼修之美。教师可以通过思考搭建“形”“神”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阅读散文,体验情感,感悟生命:首先是明确“我与地坛”的关系,对文本中三处地坛景物描写进行深入思考,并从作者的感受、生命的状态和对后人的启示方面来理解散文中的我与地坛;其次是明确“我与母亲”的关系,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对母亲的三次描写进行思考和品悟,从细节中把握作者目前的心理变化和矛盾,并让学生想一想作者提到朋友的母亲有什么作用;再次,梳理“地坛、母亲、作者”的关系,运用联想的方法将地坛和母亲进行关联,将二者合二为一,深入思考作者的用意;最后,品读散文的文字,理解散文的“形”如“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却有着生命的火花;我是地坛的守望人;感悟地坛的内涵,深入挖掘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这样会逐步理解作者的生死大义,直击文章之神,体会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有效地理解文章。

四、鉴赏散文艺术手法之美原则

散文的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一般常见的有寓情于景、烘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虛实结合、修辞运用等,通过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更加突出作者的情感和鲜明的主题,增强散文的表现效果。秉承鉴赏散文艺术手法之美原则,有利于学生阅读品位的提升,善于发现散文的艺术美,理解散文艺术手法的作用和在散文中的价值。如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艺术性散文,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的情感,将作者对秋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情感描绘出来,体现出散文以审美为生命的特征。郁达夫散文中特意突出了北京秋的“悲凉”,与其它地方的秋天对比,北国的秋就显得格外“清”“静”“悲凉”。那么,悲凉的秋是否就是不美的呢?显然不是,作者笔下故都的秋体现出的是悲凉的美,与南方秋天相比,作者想起了秋天陶然亭的芦花、西山的虫唱、钓鱼台的柳影、潭柘寺的钟声等等。散文的情感是通过作者独特的笔触和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在对北方的秋“悲凉”的描绘上,作者匠心独用,通过平常的芦花、柳影、钟声、夜月来进行表现。当时的北京也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作者却唯独选中没有什么特点的芦花、柳影,是否北京真的就没有其代表性的植物呢?显然不是,香山的红叶、北海的菊花就相当有代表性,然而作者却选择默默无闻的芦花。就作者回忆的几个地方来说,既没有游人如织的长城、故宫,也没有大名鼎鼎的恭王府、颐和园,却是幽静、冷清的陶然亭、西山、潭柘寺等,这样故都的秋平淡、冷清得只有柳影和夜月了。潭柘寺的钟声又给人回味悠长、古老、宁静的感觉,在艺术手法上,作者透过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体现出北方秋天的真实、自然、宁静的特点,看似索然无味的景物,却更加凸现作者真挚的情感[4]。

五、剖析散文思维建构之美原则

散文是作者情感和思维的结合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以往思维定势的阅读鉴赏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散文进行剖析,体验散文思维建构之美,理顺散文中的思维主线,将散乱的“形”联系起来,围绕散文的思维开展审美与鉴赏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散文内涵,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与审美能力,感受散文之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在写景的时,构建起完整的思维链条,教师可以根据文本中的线索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思维进行剖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题,是文本思维的起点,总领全局,接下来都是围绕颇不宁静的原因展开思维的想象与构建,此后平常日日见的荷塘“总该有另外一副样子吧”,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作者思维的转折点,为什么与平日不一样呢,作者对通往荷塘的小路进行了描写,并对白天、夜晚、有月光、无月光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月光下的荷塘的特别之处,其实这也是作者思维中渴望的另一个世界,一个自由的世界。在月下的荷塘,作者“什么都可以想或是不想”“白天的事情在这里可以不予理会”“作者是自由人”“独享荷塘月色”,这里作者的思维很明确了,平常的荷塘在此时却美好起来,这也是作者向往的“自由”,作者通过荷塘来暗指另一个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连却不同的世界。写到这里,作者摆脱了白天的工作,远离了现实世界,心情就融入无边的月色中,使得平日天天见的荷塘也有了诗情画意,后面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对荷塘景色之美进行了重点描写,将作者内心自由的、孤独的、无声以及不受任何干扰的情怀跃然纸上。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外部荷塘的景色融于一体,和谐共处,情与景恰到好处,这种内心宁静的思维在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中达到了至高的境界,突出了自由的主题,因而荷塘是美好的,是值得赞美和享受的。通过对散文的剖析,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维透过散文的表面,直达散文的主题,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赏析散文思维建构之美就顺理成章了。

高中语文教师要依据散文独特的美学特质,从散文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出发,遵循散文鉴赏教学的审美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处,与散文进行心灵的交流,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之美,感悟散文的思维、音韵与趣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甘玉婷.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探究[J].人文之友.2019,(14).259.

[2]徐燕红.针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突破策略[J].魅力中国.2019,(37).79.

[3]陈建平.关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与突破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8,(10).89-90.

[4]王志平.从“应然”到“实然”——探究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9).8.

谭献雪,曾用名谭嘉璐,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海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猜你喜欢

理趣荷塘散文
小荷塘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热闹的荷塘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荷塘
荷塘三记
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
“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