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对蒙古国的贸易情况分析
2021-04-14季新宇肖杨
季新宇 肖杨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深化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的贸易合作,实现中国与蒙古国未来的全方位合作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内蒙古对蒙古国的贸易情况以及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因素,指出内蒙古在对蒙贸易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内蒙古;进出口贸易;蒙古国
一、内蒙古和蒙古国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内蒙古对蒙古国贸易呈波动状态
“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内蒙古积极发展同蒙古国的关系,扩大向北开放的实力。2014年,中国和蒙古国的关系更近一步,两国签署了《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目前,中国变成了蒙古国最大贸易国和投资国,蒙古国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到2019年,内蒙古进出口总值达到1 095.7亿元,较去年增长5.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2.5%。
从表1不难看出,近几年来,内蒙古与蒙古国的贸易总额不断上升,其中出口总额始终低于进口总额,呈现出逆差的态势。在内蒙古对蒙进口额中,2015年和2016年均有所下降,可以看出内蒙古对蒙古国进口额呈波动趋势;在内蒙古对蒙出口额中,2013—2016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略有回升。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日趋合理
蒙古国地处内陆,畜牧业发达,农业欠发达。一直以来都依靠进口,借助中蒙之间的地缘优势,蒙古国非常依赖于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日用品,内蒙古自治区扩大农产品和生活用品的出口,同时也要跟上5G时代的发展步伐,出口高新技术以及通讯产品,合理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边境贸易进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且自治区政府越来越注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提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从而顺利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在出口部分占一席之地的资源产品,也在不断减少,比如稀土、钢材等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内蒙古的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初级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转变。
(三)口岸是内蒙古对蒙贸易的重要通道
如今自治区政府在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促进贸易便捷化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首先,积极运用科学技术在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上,提升通关便利化;其次,简化审批程序,提升物流通关效能;最后,完善制度管理,加强与蒙古海关的合作,促进营商环境的透明公开。
2018年,自治区优化监管口岸服务,开通了二连浩特口岸——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这意味着中蒙贸易合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果蔬及农产品走向蒙古国市场。口岸的服务水平提升,使得通关更加的便捷,为边境人民民生福祉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表2可以看出,2015—2018年内蒙古出入境货运总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蒙出入境货运总量也呈不断上升的态势。这要得益于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蒙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整个自治区港口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港口在逐年增加的同时,使得进出口货运输量也不断增加。随着内蒙古与蒙古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化各口岸的通关能力是影响双方展开深合作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口岸通关服务能力实现便捷化的互联互通。
二、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因素
(一)影响进口贸易的不利因素
1.不稳定的政策。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因为中蒙俄三国在地缘关系上密切相连,所以加强与俄罗斯、中国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蒙古国作为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内陆国,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如何维护本国经济政治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又融入两个大国的战略格局里,在考虑未来长远的利益问题上,又能够主导自己本国的政治经济。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地缘政治上,蒙古国都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大国博弈的浪潮中,格外重视本国的利益。在2012年的时候,蒙古国发布了一项政策《限制外国投资法》,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经济,对中国的企业设置很大的限制,导致很多领域不能投资,中国企业纷纷撤资,由此看出,蒙古国对中国的政策是不稳定的,而蒙古国是内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内蒙古有利的地理优势转化为地理劣势,因此这对两国的贸易领域的合作是不利的。
2.竞争的国际环境。由于地理上的劣势,蒙古国的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俄关系的影响。蒙古身处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国之间,为了谋求蒙古国自身的发展空间,蒙古提出了“第三邻国”政策,意在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来达到制衡的关系。现在,日本、印度以及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均为蒙古的“第三邻国”。近年来,蒙古国与内蒙古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蒙古国的贸易额对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有所倾斜。
(二)影响出口贸易的不利因素
1.市场结构。虽然蒙古国一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但是近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自治区也在发展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开拓其他市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均与自治区有了合作,目前为止,已经同全球160多个地区和国家有了贸易合作。
2.蒙古国增强经济决策自主权。矿业是蒙古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但因蒙古国缺乏专业的人才,技术和设备,无法更好地利用矿产资源的优势。受国际市场的变化,发挥不出矿产品的潜在优势。再加上蒙古国地广人稀,国内市场小,收入水平低,消費能力弱,对外国经济的依赖程度颇高。为保持经济独立,蒙古努力发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对外贸易开放格局,提高贸易自主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内蒙古的进口。
三、深化对内蒙古和蒙古国贸易合作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中蒙两国多层次的互动与沟通
1.国家层面。随着“发展之路”倡议的升级,两国发现存在的合作潜力和发展空间,双方致力携手开拓合作新蓝图,深化互利合作。如2020年,中蒙在羊绒毛和肉类屠宰加工产业上展开合作。羊绒产品是蒙古国继矿产品之后的第二大出口产品,而中国是蒙古国羊绒的最大进口国,因为矿产品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很大,中蒙两国日益重视在非矿领域的合作。2019年中国、蒙古和俄罗斯代表团举行了《亚洲公路网国际公路运输政府间协定》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该会议推动了中蒙俄国际道路运输走廊建设。根据《协定》,在各方的帮助下,亚洲公路网3号和4号线境内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也在蒙方的努力推动下得到有效实施。
2.民间交流。内蒙古与蒙古国语言相通,民族同源,利用此优势推动民间交流,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平台在多个领域进行交流,增加双方的认识,促进双方的理解。在文化领域,举行文化年、文化月等大型交流活动。在教育领域,发挥高校的作用,互派留学生,设定“奖学金”吸引蒙古国学生来华学习。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方式,让民众正面地了解中国。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援建了蒙古国的儿童医院,这大大地促进了中蒙两国在儿童医疗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医疗合作的发展。而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展“天使之旅”项目,支持蒙古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深化合作方式,实现蒙古国产业的升级
蒙古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蒙古自治區要适应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战略,深化合作方式。一直以来,双方合作的重点都是矿产领域,继续传统领域的合作,积极帮助蒙古国实现煤炭深加工,扩大相应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两国政府加强职能部门的交流,推出具体化的合作方略
第一,在政府层面,有关部门积极发挥引导和调控职能,完善市场化便利化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互相合作,避免垄断企业扰乱市场,不利于市场的利好发展。第二,许多境外投资企业不熟悉蒙古国的环境和有关法律,在此方面,有关部门要积极为其提供有关服务。第三,设置明确、统一、规范的海外投资管理条例,规范企业行为,在国际上形成信赖的品牌形象。第四,为了保护海外企业权益和海外投资活动安全,应该设立良好的投资保护机制,推荐具有信誉的银行或者其他投保机构保障投资方的利益。
(四)利用资源互补优势,扩大矿业投资规模
第一,内蒙古自治区要加大进口资源能源类产品,继续深化传统产业的合作。第二,提升内蒙古与蒙古的战略合作地位,开发农牧业产业的合作,深化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的合作。第三,根据蒙古国缺乏粮食等生活物资的基本现状,向国家争取增加对蒙古国出口生活资料的配额,增加油品供应,相应地提高牛奶、肉类、绒毛、油菜籽、大麦等进口配额。第四,自治区政府将积极承接加工转移,扩大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第五,加大特色服务的出口,如蒙医药、信息服务及蒙文应用软件等个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菲.“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对外开放战略探讨[J].北方经济,2017,(11):7-11.
[2] 包思勤.内蒙古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总体构想[J].西伯利亚研究,2017,(2):25-28.
[3] 包明齐.中国与蒙古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4] 苏亚拉图.中国与蒙古国经贸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3):46-49.
[5] 阿茹娜(Tsagaandorj Ariunaa).21世纪初蒙中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6] 布仁门德,张萨日娜.“一带一路”视角下内蒙古外向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8-114.
[7] 娜琳.“一带一路”与“发展之路”对接框架下内蒙古对蒙古国投资贸易评估与建议[J].北方经济,2019,(12):40-44.
[8] ZORIGT UYANGA(晓慧).“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与蒙古贸易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9] 石全虎,白璐,薛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中蒙金融合作的战略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