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4-14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障碍交际

马 军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山东 青岛 266200)

小学阶段中虽然学生个人的认知水平有限,但是学习能力非常强,并且极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小学生可以良性成长,小学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现今的教学环境下,小学教育以小学生为主,对小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其中之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更为开朗的性格,并且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解决自身周围的人际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可以解决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问题,促使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环境中,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培养想要达到更为理想的培养效果就需要了解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原因,基于此,深入研究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原因及对策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原因分析

1.1 小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并非简单地与人聊天说笑,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在与人交往中,学会让他人对自己说的话不厌烦、不讨厌自己,喜欢与自己沟通、交流,别人能够主动与自己交往,这些人际交往技能都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的[1]。小学生现今因为自身认知水平有限,非常缺乏人际交往技能,与成人沟通的时候,如果自身的人际交往技能较差,反而会他人觉得自身缺乏素养,大人往往会直接批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到小学生的沟通积极性。与同年龄的小学生交往时,如果自身人际交往技能较差,反而会增加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概率,自身无法与他人成为好朋友,往往还会被孤立,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小学生最终出现人际关系障碍,想要避免这种情况,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十分重要。

1.2 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偏弱

大多数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都相对较弱,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小学生缺乏自主意识。人际交流中需要双方都保持极强的主动性,两人才能根据某一话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而这就需要依赖于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如果小学生自主意识较差,就不喜欢主动性的结交朋友。即使他人主动发起聊天话题,小学生也不愿意参与到他人的聊天话题当中,甚至抵触或者抗拒他人的交流[2]。除此之外,小学生如果缺乏自主意识还会盲目的遂从他人,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自己缺乏主见,不利于小学生良好性格特点的养成,一味地迎合他人话题,反而会导致小学生过于怯懦,容易形成缺陷性人格。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不到强化,人际交往能力就会一直相对较弱,最终出现人际关系障碍的问题。

1.3 小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单一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个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小学生也会学到许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课本上不会涉及的方面,在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家庭教育的参与也十分重要。然而在现今的生活环境下,家庭教育在许多小学生的教育体系中缺失[3]。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促使许多父母的工作非常繁忙,小学生每天在家中与父母的交流机会非常少,而且父母过于注重小学生物质生活的满足,反而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许多小学生渴望拥有和睦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关爱,然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反而促使小学生无法感受到家庭的关怀,这种环境下,小学生学习不到与他人交际的方式,反而将父母与自身的交际方式当成是正常的交际模式,父母漠视自己,自己基于对父母的模仿漠视他人,导致自身交际方式单一,进而出现人际关系障碍。

1.4 小学生人际交往对象过于复杂

在传统的人际交往中,小学生的交往对象除了自身的亲属以外,就是小学教师以及自己周围的同学,然而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达,小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而互联网平台的隐匿性反而促使小学生网络交流的对象更为复杂[4]。在智能手机全面普及之后,大多数的小学生都出现过于依赖手机的情况,许多小学生更加喜欢利用互联网那个技术与他人交流,虚拟性的交际关系中小学生不会抱有更大的心理负担,反而交际起来更为轻松,然而过于依赖手机进行交际,小学生与同伴玩耍、交流的时间被大大缩短,这就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网络依赖严重限制了小学生与他人的现实交往时间,也促使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更为复杂,小学生也很容易受到互联网对象的影响,进而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者错误的观念。

2 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解决对策

2.1 学校注重小学生人际交往技能

学校作为小学生主要活动的教育场所,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危害性,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将人际交往技能培养融合到教育目标当中,让小学教师在正常的教育过程中,也要加强人际交往技能的传授,以良好的培养丰富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为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奠定良好基础[5]。学校可以每周举办同年级交流会,为小学生创造更多地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会上传授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促使小学生可以正确理解人际交往,并且与他人和谐交往。

2.2 小学教师培养小学生自主意识

小学生自主意识的强化对解决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具备自主意识之后就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甚至自身主动发起交流,这为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强化奠定良好基础。自主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通过培养来不断强化[6]。在日常的教育中,小学教师要灵活使用具有自主探究性缓解的活动,例如科学探究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等等,在活动过程中小学教师增加自由发挥的环节,让小学生在前面活动环节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后续的活动环节,这就促使小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意识。除此之外,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时候让小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促使小学生在与他人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或者矛盾,促使小学生不再恐惧与人的单独交往,有效解决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

2.3 小学生家长积极与小学生沟通和交流

小学生家长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工作非常繁忙,仍旧会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爱。小学生在家的时候,小学生家长要积极、注重地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询问小学生的学校趣事、在学校是否结交到朋友等等,让自己更好的参与到小学生的神火当中,小学生在父母关怀下性格也会更为开朗,即使是性格腼腆的小学生,也不会采取漠视他人交流的方式,反而愿意与他人更多的交流,结交更多的朋友[7]。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性格以及人际交往的影响非常深远,因此小学生家长积极、注重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小学生,小学生可以对他人敞开心扉,从根本上预防人际关系障碍情况的出现。

2.4 各方协同合作为小学生构造更为良好交际环境

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过于复杂,反而导致小学生的交际环境较差,不利于小学生的良性成长,这种情况下,各方就要充分协同合作,进而为小学生构造更为良好交际环境。学校以及小学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讲授各种网络交际案例,让小学生在进行网络交际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戒备心,保护好个人的隐私,并且鼓励小学生要更多地与现实朋友交际,摆脱网络依赖,促使自身生活环境更为良好。家长则要限制小学生的手机以及上网时间,防止小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加强小学生的网络宣教,鼓励小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避免小学生被网络的不良信息而影响,推动小学生良性成长。

3 结语

小学阶段是人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中小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知识以外,还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强化各项能力,促使自身可以得到更为全面性的成长,为以后的良性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在这个阶段中,大多数的小学生普遍存在人际关系障碍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还会引发心理疾病,对小学生未来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现今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小学教师以及小学生家长都要充分意识到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危害性,三方共同协作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学校以及小学教师注重学生独立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培养,小学生家长则要积极与小学生沟通,进而打开小学生的心扉,促使小学生愿意与他人交往,并且注重构建人际交往网络。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障碍交际
情景交际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跨越障碍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