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

2021-04-14莫钟敏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微时代一体化智能化

莫钟敏

(东莞市长安镇图书馆,广东 东莞 523850)

顾名思义,“微时代”指的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的传播特点是短小精湛、便捷迅速,在传播内容上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同时,微时代也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当前网络信息发展中重要的传播手段。在“微信息”的传输方式下,交流信息或情感沟通通过百余字就可实现,并且构建了全新的公共图书馆推广视域,对阅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优势

1)多元化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中,人们的阅读需求更加多元化、阅读模式发生转变,对于图书馆的要求也在提升。在传统公共图书馆阅读工作中,读者往往只具有单纯的借阅服务。但是在新的图书馆工作中,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更多的工作职责,在数字化阅读的推进下,阅读服务从实体文献资源逐渐转向信息化、数字化,图书管理者需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转变,结合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更加全面,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的借阅需求。

2)广泛性受众。新媒体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发展视域,具备较高的实效性。无论是在信息的传播范围还是在传输受众上,读者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借助网络信息加速传播,还可以通过手机阅读、电脑阅读等多种方式,获取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以此强化阅读服务。

3)方式的便捷性。在新媒体的发展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方式更加简便。借助于智能化信息服务网络,读者能够通过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文献信息。在服务方式上演着线下向线上的方式转变,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同时,多样化的借阅服务也便于读者进行学习和研究。借助于互联网络的互动性,图书馆可随时进行线上咨询或意见反馈,图书馆的工作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2 “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阅读设备的更新迭代,读者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上,逐步发生转变。在当前公共图书馆中,借阅书籍文献的人数有所下降。即便是一些图书馆拓宽了书籍的更新领域,但是图书馆的运行仍然较为“惨淡”。一方面,图书阅读推广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图书资源的读者人数锐减,读者大多借助万方、知网、维普等电子文献平台阅读查询,使读者的到馆率和对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不断降低,容易形成不良循环,难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

2)阅读服务质量较差。当前,图书馆面临着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缺乏鲜活血液、工资待遇较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而在服务活动的具体展开上,虽然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的知识讲座,但是在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新书推荐等活动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服务的创新发展都面临困境。

3)服务模式较为单一。当前,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尝试运用在线评估、咨询等业务形式,但是在软件的应用上,图书馆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内容较为单一。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无法获得改进,日常活动和内容并没有被及时的公开,在日常活动中,信息的更新速度迟缓,公共图书工作面临瓶颈。

3 “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

1)优化教育模式,满足受众需求。“微时代”的融入使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兴趣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在推动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图书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关注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为读者提供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积极发挥图书馆在阅读服务时具备的科学技术含量,为读者提供信息化的阅读服务,提高自身技术含量。第一,公共图书馆在面对读者时,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新书信息、完善功能模块,辅助图书馆读者定时推送相关信息。第二,图书馆管理者要在构建公众号的同时,拓展阅读服务功能,通过微信美文推送、利用微信链接等方式,为读者呈现更多的阅读资料。第三,要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微平台”阅读资源库,打破传统图书馆服务固化的局面,利用手机微信进行实施阅读,充分满足受众需求,更好地发挥微时代背景下图书管理公众的更新发展。

2)整合数字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为了增强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文献资源数量庞大的优势,利用信息学和数字技术,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重整分类。要构建一个强大的数字图书馆库,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管理。通过链接文献的关键词,对图书进行实时检索。使读者在借阅图书、查找文献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化、一体化、智能化。

图书馆管理者应该凝聚发展资源,组建一支专业的图书管理队伍,通过提高待遇水平、实施教育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专业的图书馆工作队伍。当读者在搜集一些地域性较高的资源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发挥自身功能,提升读者服务质量,加强对图书的高效利用,达到信息通联和资源共享。

3)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大数据意识。新媒体信息技术时图书资源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图书管理者要借助于信息的交互,增强信息的传播速度。要使公共图书馆在优化图书服务的工作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达到对图书阅读量、读者反馈信息的数据收集、分析。通过利用智能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促使读者服务更具个性化。例如,图书馆可以开发研制具有本馆特色的手机智能APP,集中对不同数据的收集、分析,整合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促使读者服务更具个性化,充分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

4)完善信息反馈,紧跟时代需求。“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迁,关注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文化形态,为读者提供更加主动积极的服务。尤其是要结合读者的碎片化实践,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定制“快餐式阅读”“简洁式阅读”。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网页、APP、论坛、短视频等新兴的模式,提高阅读品质。要进一步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对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促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更加开放。

4 总结

综上所述,“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助推网络、移动信息、手机等传播载体,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新型媒体之中,在传播的时效性上具备突出和广泛的特点。从整体上看,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突出的发展特点。为此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立足“微时代”的发展优势,从多个方面对公共图书馆工作实施全面的优化。全力实现对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的转型升级,以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助力阅读服务在资源利用率、服务质量、服务模式上的发展。

猜你喜欢

微时代一体化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