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2021-04-14韩天澍

大庆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界恩格斯

刘 月,韩天澍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人与自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都依据当时生存的现实环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形成各自的观点。在当前全人类正在经历着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现实之中,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自然观?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怎样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要探讨的几个基本的问题,也是认清人的本质和归属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使人们在对自然的认识上发生了认知性变革,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对于任何思想观点来说,其从产生到逐渐成熟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自然观并不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最先形成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学者们就已经对自然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形成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到了近代,科学技术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各种观察工具的发明使得学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自然界,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机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先前学者们的肩膀上,对他们关于自然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判和继承,辩证又唯物的且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了自然界,全面地揭示了自然界原貌,从而创立了一种“新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萌芽阶段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萌芽时期是在19世纪40年代。在这一时期,它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立场的转变而崭露头角。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深受黑格尔的影响,并且在这期间他的研究范围也十分广泛,学习了许多学科的知识,这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发表的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 的文章中,对天体的运动方面进行了思考,从中也孕育着辩证自然观的胎胞。马克思在文章中指出,宇宙科学已经发现地球是一个处在不断运动中的物体;宇宙系统的不断运动并不是通过科学家的望远镜这样的感性观测形式实现的;行星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着太阳而运转。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并且相互是有联系的,因此他的自然观已经是辩证唯物的。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指出宇宙系统的运动和行星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动力具体来自于什么、是什么。同时,由于在这一时期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主张用以内心的尺度来衡量一切事物的存在。因此,马克思此时对自然的一些观点还残留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费尔巴哈为辩证自然观打开了唯物主义新世界的大门,他指出,自然界不依赖于人反而是人依赖自然界而生存。马克思由此说到:“一时我们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1]至此,马克思对自然界方面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立场已经明了,已经走出了带有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色彩的自然观,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

(二) 发展阶段

在思想的新世界的大门开启后,马克思并非完全否定了黑格尔而狂热地追随费尔巴哈的脚步,而是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中的合理之处并在此基础之上又发现了人类在生产实践中能动的作用,揭露了自然界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正确的帮助人们找到和解答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肯定了自然界的地位,强调自然界是工人进行生产的基础。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承认自然是先在于人的。马克思接着在这部著作中又说到:自然界和人各自通过自身的不同形式而存在着,自然界不是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对天然自然界和作为“人的作品”刻上了人的印迹的自然界作了区分,马克思指出,刻上了人的印迹的自然界是“抽象精神的产品”。[2]那么人是如何使自然成为“抽象的精神产品”的呢?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因为通过人的生产活动才使得自然界变为人所创造出的作品和带有人的印迹的现实。这就说明马克思已经肯定了人通过劳动实践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人同动物、植物一样是受自然界制约的。至此,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些观点已经予以论述和说明,只是对其的论述还相对零散,还没有进行完整的论述。

(三) 成熟阶段

在19世纪70、80年代,“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哲学流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曲解和抨击,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对这些思潮进行反驳同时也为了以科学的世界观给发展中的自然科学以指导,从而在理论上能够有效地教育和武装无产阶级,投入了大量精力在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等领域。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 两部著作中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更为完整的阐述,学术界普遍地把上述著作看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的标志。这些观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问题。恩格斯曾明确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整个自然界中各个物质形态和运动方式不是在狭小的范围内的静止状态,而是处在永恒地运动和变化之中。第二,关于自然界的本质、状态和结构的观点。恩格斯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而组成并统一起来的世界,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体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因而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自然界是分层次、有结构的。第三,关于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观点。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 中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3]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相互发生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运动。自然界是处在不停的发展和不断的变化的过程之中,绝对的自然规律就是自然界在永恒的发展变化。第四,关于自然界和人辩证统一的观点。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不依靠人并先在于人而存在,人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并受其制约。但同时人又能够通过劳动在自然界刻上自己的印迹,通过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这体现了人在自然界中不仅仅是受动者,还具有作为主体个人的自身的能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既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的更为全面、更为科学的认识,也包含了他们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对于其所包括的内涵,我们可以从它的发展脉络来把握,大体上包括:自然界是一个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普遍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演化全过程的揭示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联系的观点这几个方面。

(一) 核心思想:自然界是一个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且普遍联系的整体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是关于自然界以什么样的状态而存在的观点,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也使得它与一切过去的关于自然的观点相区别开来而成为一种“新自然观”,即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普遍联系的整体,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在这一问题上,古希腊先哲们就曾提出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中。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先进的工具来观察世界,但对自然界以何种状态存在的观点反而还不如之前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他们只看到了自然界空间上的广延性,认为自然界是自生的、世世代代都不会发生变化的东西,从而形成了一种“僵化的”自然观即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恩格斯在对相关学科进行研究之后认识到,自然界不是以固定不变的姿态存在着,而是处在不断的生成和消逝的过程中,并且也认识到了地球表面现存的这一切都有时间上的历史。这样仿佛又回到了古希腊先哲们的观点中去了,但与古希腊的先哲们以感性和直觉来猜测自然界的状态的方式不同的是,现在可以用实验来证明这一观点的科学性,因而并不是对古希腊先哲们的观点的简单复制。

(二) 基本内容:对自然界全过程的揭示

作为“新自然观”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最基本的还是要揭示自然界基本演化过程,从而找到自然界演变的一般内在的本质联系,揭示自然界在演变过程中的基本矛盾。首先,在自然界基本演化过程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克服了旧自然观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他们研究了天体、地球、地质、生物以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并按照内在联系把整个人类已知的自然界综合为一个统一的历史演化过程,同时也明确了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其次,恩格斯在揭示自然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普遍联系的整体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两个范畴,并指出,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质形态都有一个对其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的运动形式,物质形态随着运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后,恩格斯发现吸引和排斥是制约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互相转变的两种力量,并进一步说明正是因为运动形式的转化所以决定了物质形态的分化,从而决定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变过程,因此吸引和排斥是贯穿在自然界整个演变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三) 创新发展: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联系

作为“自然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也是整个哲学中的一个分支。任何哲学都是“人学”,目的是要实现人的终极关怀。因此那些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当成是单讲自然界的演变过程的观点是片面的,它一定会与“人”和“人类社会”有所联系,而它也一定是在以人为中心的论域下的自然观。首先,明确自然界是先于人而存在的。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是工人进行生产的来源,工人的生产资料来源于自然界,没有自然界工人是无法进行生产创造的。这说明自然界是先于人而存在的。其次,实践使人与自然界既分化又统一。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刻上自己的印迹,这也把人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最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在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我们无法超越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但人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动性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来更好地促进人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如今,人创造出了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并且能够通过它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人的需要,与此同时也助长了人的欲望,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严峻。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发后,促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张,二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一种自然观,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对自然界全面、正确的认识;作为“自然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思考,它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终极关怀。因此,它在我们今天思考如何正确地看待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仍带给我们重要的启迪。

(一)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的。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人本身就是自然最杰出的作品。不论生产力发展到何种高度,人都是在自然之中生存的,无法超越自然界;人类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不过是对其认识更近一步,而不是对自然的再创造。自然界有它运行发展的规律,我们置身其中依赖其提供的物质资料而存在必然要遵循它的规律,受到它的制约。其次,人能够通过利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其运行的合理范围内调节、改造自然以符合人的目的,因此打上人的烙印的自然界又可以看作是人的作品,即我们所说的人化的自然。在这样的自然中,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人的目的和愿望。然而,当人的愿望过多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时,愿望便变成了欲望,欲望的增强会使人丧失理性的思考力从而做出非理智的行动,那时人的作品和生活的现实会遭到破坏,当然也必定会伤害到人类自身,即恩格斯所预见的“自然报复论”。这样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便在人以自身的有限认识自然界的无限这一过程中产生出来。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创造出了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并通过它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人的需要,同时也助长了人的欲望。这样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被人类发现并为己所用,人类又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者,再次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然而这并不代表人类向自然屈服矛盾就会消失,矛盾并不会完全覆灭,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正视和处理好产生出来的矛盾,在矛盾中正确的利用自然,在不打破自然界平衡的同时使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

(二) 在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人生的终极问题,也是人存在最基本的发问。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诞生以来,受其所带来的消费异化和科技异化的影响,使得人在自身欲望的无限扩大越来越难以认识真正的自己。当资本的控制力蔓延在自然之中,人又再次自以为是的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然而当自然界以“天灾”的形式给人类以报复之时人类又看到了自己的渺小。那么要怎样规避这种类型的“天灾”呢?人不同于动物,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人是自由的,有理性,人可以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尽管人依然无法摆脱自然必然性的控制,但是人已经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创造自己的生活。”[4]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无法改变的,人只能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合理的范围内使之符合人的目的。而要真正的“符合人的目的”就要消灭资本对人的异化,人不再受感官欲望的控制,能够平衡感官的欲望与理性,从而不再对物过分依赖,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那时人与自然便实现了真正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例说“自然界的水”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