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史 民族复兴路
2021-04-14肖铜
肖 铜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革命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和“最好的清醒剂”。2021年是建党100 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我们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真正让大家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百年党史,“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主题主线,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是主流本质;党史百年,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庄严使命;学习教育,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是重要遵循。
一、开天辟地的建党大业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句话最早出自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前夕对中国革命的总结。在此一年前,他还讲了非常经典的一句话,“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封建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国家。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仁人志士呼号奔走,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农民阶级的两大起义;从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到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救亡图存的道路屡走不通。正是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和社会危机空前加重的背景下,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一是阶级基础。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到五四运动前我国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成为日益重要的新兴社会力量。工人阶级由于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三重压迫,同时与大机器生产相联系,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思想基础。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后改名 《新青年》 ) ,兴起了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李大钊在 《新青年》 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还有杨匏安的 《马克思主义》、 陈望道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 等,都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实践基础。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和出路。李大钊从1918年7月开始,先后发表了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预言十月革命所掀动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四是组织基础。1920年1月,《劳动团体与政党》 一文呼吁“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1月拟定了 《中国共产党宣言》, 这里也成为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中心。同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小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在上海和北京党组织的联络和推动下,各地相继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一艘船 (红船) 上进行。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了党的名称、性质、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中国从此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改天换地的建国大业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会议选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同时选举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同日,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建党到建国28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伟业。首先,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历史之变,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其次,领导人民实现了制度之变,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我们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再次,领导人民实现了力量之变,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后,领导人民实现了命运之变,改变了中国人民受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翻身作了主人;江山之变,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一部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艰辛史、奋斗史、牺牲史。怎样完成了建国伟业?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一是统一战线。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我们党领导革命,牢牢抓住首要问题、关键问题,以强大的政治力汇聚了最广大的民心和民力,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党的二大就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毛泽东同志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我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以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社会的两头,人数很少。如何解决中间几万万的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所讲:“人民大众最主要的部分是农民”“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忘记农民,“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
毛泽东还提出了具体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办法,以及如何巩固工农联盟的办法。农民最关心什么?民以食为天!“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全党必须认识这一点。”我们党在各个时期的革命口号,如“打土豪,分田地”“为穷人找饭吃、找衣穿”“参军保田”等,都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重要内容。1947年10月,还正式公布实施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经过土改运动,在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积极参军、支前、随军作战,使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取之不竭的人力、物力源泉。毛泽东与蒋介石表面打的军事仗,本质上打的政治仗。因此,国民党武力再强,也必败无疑!
二是武装斗争。“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伟大的论断。从“霹雳一声暴动”的秋收起义,到“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反“围剿”;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何时缚住苍龙”的昂扬战歌;从“凯歌奏边城”的喜闻捷报,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南京,归结成一句话:“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彭真曾把红军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东北抗联斗争并称为中国革命“三大艰苦”。长征不仅是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斗争,也有党内正确与错误路线的斗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县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从井冈山斗争,到万里长征,再到全面抗战;从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到“十大军事原则”,强调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等等。毛泽东率领和指挥人民军队,在军阀割据的夹缝中,像庖丁解牛一样“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从抗战时期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特别是历史性的大决战,无论是战争的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武装斗争在改天换地的建国大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党的建设。毛泽东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时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一个中心问题。“三大法宝”核心是党的建设,因为前两个法宝,都必须由党来掌握。中国革命胜利,没有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是不可能的。
毛主席抓党的建设是从思想入手的,在延安整风时期就尖锐地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如何在农民成分占绝大多数以及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建立一个布尔什维主义的新型政党,这是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最关键的问题。
毛主席抓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就是明确了党建的根本目的,强调要与党的政治路线,也就是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整风运动中也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党的三大作风。毛主席还解决了党建的基本方式,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方式等,以及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群众路线、干部培养等等,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解放战争第二年,周恩来同志在分析时局、总结过去一年取得战争胜利原因时强调,第一,人民拥护我们作战,相信我们是为他们做事的;第二,我们的军队是为人民的,是人民的子弟兵;第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得好。这三条原因和三大法宝的实质是完全相同的。
在进入当时的北平之前,我们党及时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会议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郑重告诫全党,要防止“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早在1944年,毛主席就高度评价郭沫若的 《甲申三百年祭》, 要求在解放区重印这篇文章,提醒党员干部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七届二中全会后向北平进发前,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三、战天斗地的兴国大业
从“三座大山”压迫下站起来之后,怎样从贫困中再度崛起?早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国家面貌,我们根据苏联经验,设想用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定和实行了1953年至1957年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其中包括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一五”计划是改革开放前完成得最好的五年计划,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1956年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更远大的计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他还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警示:如果搞得不好,就会被开除“球籍”。作为落实这个“远大的规划”的具体体现,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分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为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大量周密而系统的调查研究。毛泽东的 《论十大关系》 被称为是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其中就涉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以及利用外资的问题。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党的八大召开,这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从龙江发展来看,从大规模工业建设到开发建设北大荒,从开发建设大庆油田到开发建设大小兴安岭,都是在困难的时间、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确实是战天斗地的壮举,确实是激情燃烧的岁月。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四、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开篇就强调:“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硝烟弥漫的战争是革命,改革开放也是革命,要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开拓精神。改革开放也是一次伟大觉醒。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1978 年9月,邓小平应邀对朝鲜进行了一次短暂访问。回国后,他没有直接回北京,而是到东北三省及河北唐山、天津等地进行视察。一路上,自称“到处点火”,反复强调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有学者称之为“北方谈话”,核心要义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从1962年提出要着重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的新思路,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和探究,整整经历了30年。
这一期间,还有几件大事。一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中央党校 《理论动态》 和 《光明日报》 发表后,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束缚人们多年的教条主义的藩篱,空前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作了思想理论准备。二是农村改革。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的。从1978年到1984年6年时间,解决了一个长期没能解决的8亿农民吃饭问题。三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实际上是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承包制”移植到城市的做法。四是逐步形成了由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五是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了题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报告。这是一篇纲领性的文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之作,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难题,办成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如今,时时“东方风来满眼春”,处处演绎“春天的故事”:从“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到2020年GDP增速达到2.3%,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从粮食年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到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从“蛟龙”探海、“嫦娥”奔月、“天问”问天,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真正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发力、多点突破,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确实是“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习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