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作文语篇衔接偏误分析

2021-04-14周令航

卷宗 2021年1期
关键词:偏误省略例句

周令航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

衔接是篇章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术语。韩礼德指出,语篇衔接的手段主要分为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连接手段三种。本文将从这几个角度分析语篇衔接偏误,指出偏误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偏误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①。

1 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考察

1.1 语篇衔接手段缺失

从所选的留学生作文来看,留学生在照应、替代、重复、连接等衔接手段的运用上,存在缺失的情况。

1.1.1 照应缺失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指的是语篇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语篇中的指代成分与指称或所指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汉语语篇中具有照应功能的主要有名词、代词和零形式。

例:孩子就把梨箩筐放在自行车前面骑回家。在路上碰到美女,*瞪着美女不看路上自行车倒下了,梨子也倒下了。

在例句中,应该用“他”这个人称代词代替“孩子”这个行为主体,但文中显然漏掉了。

1.1.2 替代缺失

替代是为了避免重复而用某一语言成分来替换另一语言成分②。“在语篇层面上,替代可以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链接的作用。”

例:一会儿后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子过去中途,偷偷地拿走一个满满地梨箩筐。以后路上碰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孩子。那个女孩子勉强地脱那个男孩子的帽子。

在例句中,出现了人物“小孩子”,在下文中,人物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围绕“小孩子”进行描写,所以在再次出现“小孩子”时用代词“他”代替,篇章就会流畅的多。同样的,在例二中,也不宜重复使用“女孩子”,而应该使用相应的替代形式“她”。

1.1.3 重复缺失

指应使用原词重复手段而未使用的情况。

例一:早上种植园有一个男人在摘梨子,在摘的时候他掉下一个梨,他爬下去,去拾起*也把他装满的围裙在篮子腾空。

在例句中,根据句义,能看出*处语义 不明,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加上“梨”一词。该使用词语复现的时候没有用,造成了语义不连贯。

1.1.4 连接缺失

连接这种衔接方式实际上就是使用关联词进行语篇单位连接的方式。留学生由于限于自己的汉语水平,写作时搭配时经常出现混淆,造成了整个语篇不连贯。

例一:正好的三个男孩子帮助男孩子。那个男孩子*送给他们三个感谢意思的梨子。

从两个分句来看,这是一个表示顺承的语义关系。为了使语篇连贯,应当在*处加上“就”表示顺承。

例二:他看着她,不小心自行车碰到了石头,*他摔掉了。

从语义上看,“碰到了石头”是他“摔倒了”的原因,两者有因果关系。为了使篇章连贯,必须添加连词“所以”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

从掌握的语料来看,留学生对于转这类连接词掌握比较好,一般不容易出错。偏误多出现在因果类关联词和顺承类关联词的缺失上。

1.2 语篇衔接手段的误用

1.2.1 照应误用

照应误用主要包括了人称照应误用和指示照应误用两种。

例:忽然有一个小孩子骑自行车过来。(这个小孩子)看老人还在梯子上。(小孩子)偷偷把了一筐梨子去。

这几个小句描写的都是同一个话题,句子中出现的人物“小孩子”是单一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三个句子倾向于用人称照应或零形式照应,而是用名词“小孩子”照应会破坏句义的连贯性。因此,把第一个括号处的“小孩子”改为“他”,第二个括号处的“小孩子”改为零形式比较合适。

1.2.2 省略误用

汉语是一种意合式的语言,以简驭繁,注意表意的完整,在不影响意义的前提下,语法结构可以省略。但是不具备省略的条件而随便省略主语会造成语篇衔接的偏误。留学生经常在不该省略的地方省略,如:

例一:后来一个骑自行车的孩子出现,他带着一个牛郎的帽子。到梨树的时候他偷偷把一个满的小偷,然后快骑自行车逃跑了。路上碰到女孩儿,*几乎撞车。

例句中语义衔接紧密,然而在最后一个小句中话题发生了转化,这样,就需要再次出现主语。不然,是“小女孩”还是“孩子”撞了车,读者没有办法理解,造成了语义的混淆。

例二:一个穿围裙的农夫在一个梨树上上去正在摘梨。摘梨以后放在自己的围裙里。围裙里有很多梨的时候,*从树上下来在箩筐里好好放着一些梨子。

虽然例句中是单一的人物“农夫”但是因为话题链之间的语义较远,因此不能使用零形式照应,因为使用零形式,就破坏了语义的连贯性。

例三:有一位小男孩拿他的芒果一篮子,拿下去,他*一个 小偷。

由于留学生对汉语表达的敏感度不高,在写作时常常只写出动作的结果或者判断的结果,把主要动词省略掉了。例句中就把判断动词“是”省略掉了,就造成了表义不准确。

1.2.3 替代误用

替代是为了避免重复而用某一语言成分来替换另一语言成分③。在语篇层面上,替代可以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

1.2.4 连接误用

连接本身不表示句义关系,但是当连接手段使用恰当的时候,有助于语篇的连贯,而当连接手段使用有误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篇的连贯,干扰读者对语篇信息的准确理解。由于留学生的汉语尚处于较低水平,还不会或者有意识地避免使用这种连接手段,所以在本文选取的语料中,连接成分出现得很少。但留学生在衔接手段方面的误用,相对集中在关联词语的误用上。以以下两种情况为多:

1)因果类关联词的误用。

例一:有一个小男孩子走来看了梨子。看来那个梨子很好吃,他要吃。先拿一两个,(但是)没人注意他偷偷地拿东西,所以他干脆拿一个箩筐。

在例句中转折连词“但是”的使用不准确。“没人注意他偷拿东西”是“他干脆拿一个箩筐”的原因,前后形成因果关系,因此应该改为“因为”,或因后一分句有“所以”点明前后分句关系,将“但是”改为零形式。

例二:那个孩子心里不安,所以快骑自行车。突然那个孩子的帽子下掉了,然后他没看到路上的大石头。为了那个石头孩子摔倒了。

例句是一个表明显因果关系的语句,“石头”是“孩子”摔倒的原因,而不是“孩子”的目的,因此,应该把“为了”改成 “因为”。

2)时空类关联词的误用。

从收集的语料来看,学生这部分的偏误不多,但最典型的错误,就是“然后”的滥用。

例:马克出去农场,他穿好围裙然后把梯子靠着梨树,然后爬上去摘梨,他把梨放在围裙口袋里。

“然后”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一般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虽然留学生对于“然后”的语义和用法掌握得很清楚,但是不恰当地重复,破坏了语篇的连贯性。在这样具体的语境中,由于这个空间参考点是明确的,就可以根据具体的上下文省略不提。

1.3 语篇衔接手段冗余

词汇重复是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方式。虽然简单,但留学生出现的错误非常频繁。

例:然后他继续骑车。半路上他碰到了一个骑车的小姑娘。他看着她,不小心自行车碰到了石头,果然他摔掉了。

例句中语义连接紧密,但作者却用了很多独立的小句,出现了多次的“他”。实际上,“他”可以承上省略并不影响表义,而且可以使得语篇表达简洁。留学生不熟悉用近义词或者人称代词复现,而多次使用原词复现,这就会产生词汇重复滥用的现象。

2 偏误成因与影响因素

2.1 语际干扰

对于以汉语为目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母语以及其他的第二语言,它们都会对汉语产生负面的干扰作用,这就是“语际干扰”。留学生如果受到其他语言的干扰严重,或者没有清楚掌握汉语篇章衔接特点,就会出现大量偏误。

例如,汉语注重意合,这造成了汉语中主语普遍省略的特点。而英语注重形合,主语必须存在,否则句子不完整。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就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不省略任何一个主语,导致语义不连贯。印欧语的语义关系也是显性的,连接词特别多,频率特别高,而汉语意合的特点则决定了汉语语篇中如果语义关系能够被读者领会,则可以不用关联词。留学生很有可能受到母语的影响,过多地使用连接词,形成偏误。

2.2 学习策略的影响

成年人学习语言不同于儿童学习,他们有很强的判断推理能力,但如果学生把他学到的母语知识用类推的方法套用在其他语言现象上,就会造成偏误。比如汉语语篇中的主语可以省略,但是这种省略是有条件的。如果把这种规律过度泛化,就会出现因主语缺少而造成的偏误。

2.3 教学的失误

比起词汇和语法教学,语篇教学不占很大比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而且也难得到他人实践经验的传授。对外汉语教材基本遵循着由“词、句”到“段、篇”的推进,但这种推进策略并没有实现从句到篇的突破。而且,即使到了中、高级阶段,教材课文的篇幅不断加长,但教材并没有将语法衔接手段或者词汇衔接手段作为篇章教学的内容,老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这一重要内容。

3 教学建议

3.1 比较母语和汉语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

留学生母语和汉语的语篇衔接手段在使用上有较大的差异。对于那些两种语言中相同的衔接方式,可以提醒学生直接从母语中移植过来;而对于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衔接手段,则需要教师反复提醒,并用强化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

3.2 渗透性教学

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的篇章表达能力,可以从初级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段落训练。老师可以再教字词句的基础上,穿插一些衔接方法的教学,或者选择一些经典的段落朗读,让学生对汉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形成强烈的感性认识。随着语段教学的深入,逐步过渡到语篇教学。

3.3 教材中增加语篇衔接知识的训练项目

从目前国内使用的教材来看,虽然很多教材都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语篇的练习,如口头成段的表达练习或书面写作等,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学生很难从单句跳到篇章表达上去。应当更系统地逐步增加学生语篇的练习。在初级阶段,在教课文时先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有明显标志的衔接手段,再采取改写、缩写、扩写等形式进行初步练习,让学生了解写作特点。到了中高阶段,则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4 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

留学生汉语写作时往往摆脱不了其母语思维的影响,写出的文章处处留下母语的痕迹。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语篇衔接偏误的问题,就要求学生用汉语思考,培养学生的汉语语境观念。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先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写作的源泉。通过不断的输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觉不自觉地吸取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学习衔接手段,并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推荐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此外,在写作课上,可以教学生分析语篇材料,给学生讲清楚语篇结构,帮助学生 理解。

注释

①Halliday,Hasan,《英语的衔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②朱永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外教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③朱永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外教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猜你喜欢

偏误省略例句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中间的省略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
省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