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金字塔难度动作的研究
——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八名为例

2021-04-14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4期
关键词:尖子转体美国队

云南师范大学

一、引言

技巧啦啦操从运动性质上属于团队竞赛项目,金字塔动作的完成需要全队成员的紧密配合,形式变化多种多样,加上金字塔与口号的巧妙组合,带给观众以震撼和大气的视觉效果,是整个成套中最为高潮的部分。金字塔是技巧啦啦操成套中必不可少的难度动作,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对比赛的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在啦啦操世锦赛中,金字塔动作能够体现参赛队伍的运动水平和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金字塔动作训练难度大,危险系数高,需要多人紧密配合,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金字塔也是最能拉开队伍之间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寻找其中差距,迎难而上,以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先进的训练模式为指导,探究和攻克高难金字塔动作动作,提高金字塔动作技术水平,促进技巧啦啦操金字塔动作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超级组金字塔难度动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知网、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检索等方法,以 “啦啦操世锦赛”“金字塔”“技巧啦啦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选取 22 篇有参考价值的国内研究文献,结合研究主题,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2.视频分析法

通过观看2019 届啦啦操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8 队的比赛。对其成套动作视频中的金字塔动作进行简要分析,为论文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

3.数理统计法

运用 Excel 表格归纳整理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八套视频资料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啦啦操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金字塔难度构成的分析

1.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中金字塔难度动作数量的分析

金字塔难度动作的高低是影响金字塔重要的因素,能够在保持一定难度的同时增加难度的数量,更是取胜的关键。在成套中字塔难度动作数量越多,越能体现出队伍整体的实力,观赏性也越高,这在金字塔动作的评分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前三名队伍分别在美国队、加拿大队和中华台北队中间产生,美国队卫冕第一。在金字塔组合数来看,前三名的队伍都出现了两个金字塔组合数,第4 到第8 名的队伍分别是1 个组合,可见成绩越高的队伍金字塔组合数就相对越稳定,而金字塔难度次数在排名前3 的队伍中也都保持在5 到6 次的数量,再从尖子数量分析,尖子数量最多的队伍是第美国队和中华台北队,而且各队尖子的使用数量也都挺多,多个尖子的使用可以使金字塔更加丰富和多样,队伍的整体实力也不断提升。

表1 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 8 队金字塔难度动作数量统计表

2.技巧啦啦操金字塔上层尖子运动员空中姿态的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在技巧啦啦操金字塔中尖子运动员在组成金字塔时,尖子运动员的最终完成姿态是评价一个金字塔难易的一个标准。

通过表2数据分析得出尖子在空中的姿态由简到难分为直体双脚、直体单脚、直体搬腿、仰卧姿态、俯卧姿态和倒置姿态几种形式,从动作分类来看使用次数最多的动作是直体双脚,这个动作的优势是动作稳定不容易出现失误,而且可以配合多种上法,是金字塔顶层尖子姿态的最优选择。作为第一名的美国队是使用双脚直腿动作最多的队伍,其他动作上每个国家也均会出现1 次或2 次。增加了金字塔动作的难度性,从而弥补不足,冲击最好的名次。

(二)啦啦操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8 队金字塔上、下法技术的分析

1.直体类技术在上、下法动作的分析

直体上、下法动作要求尖子和底座运动员都有很强能力,在直体上法中上层尖子需要超强可核心控制力,才能在空中保持直体的状态,来完成空翻或转体,底座要根据尖子的身体的空间状态抛出足够的高度,高质量切轻松的完成直体上法动作,这类上法将完美展现出运动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使多组金子塔有整齐的节奏。

通过表3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直体上、下法是所有上、下法动作中最基础也是最稳定的动作。动作的一致性高,完成度高,更能体现出队伍扎实的基本功,本届冠军队美国队在直体上、下法中也使用较多,最高出现了4 次,把高难度的动作换为稳定的动作,并增加动作的数量,保证动作完成的质量。直体转体上法中中华台北队是使用次数最多的队伍,最高次数6次可见,中华台北队整体实力不亚于第一名美国队,紧随其后的是墨西哥队,在转体上法也出现了6 次的水平。

2.手翻类技术在上、下法动作的分析

手翻上法在金字塔三类上法中是最为简单的也是最单一的,很对国家为了展示出自己队伍运动员的超强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在手翻上、下法中加入转体,加大手翻技术的难度性,体现出这个国家对金字塔编排的创新与超凡是实力。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手翻上、下法主要分为手翻类和手翻转体类,手翻类上法相对简单一些,而手翻转体类上法更要求尖子运动员的能力和完成度,其中芬兰和墨西哥是使用手翻类上法最多的国家 4 次,能多次选择手翻类上法可见芬兰队和墨西哥队对手翻上法动作的发挥还是非常稳定的切完成度较高,也证明了芬兰队的实力,紧追其后的是加拿大在手翻类上法中也是达到了3 次的水平。而第2 名的加拿大队却没有选择转体类上法,只使用了3 次手翻类上法。

3.空翻类技术在上、下法动作的分析

空翻类上法、下法是三类上、下法动作中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动作,空翻类上、下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金字塔,节省成套所用的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能够带给观众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表2 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 8 队金字塔上层尖子运动员空中姿态的统计表

表3 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 8 队金字塔直体上、下法动作数量统计表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美国队使用后空翻上法较多,出现了6 次后空翻上法,可见美国队选择了上法中难度最大切失误率也最大的空翻类上法动作来弥补了手翻上法的不足,加大了难度提高了观赏性,体现出了作为冠军队伍强悍的实力。紧接着是中华台北队,使用空翻上法较多和美国队不相上下,同样弥补了手翻上法使用过少的缺陷,芬兰也是使用空翻上法较多的队伍,最高出现8 次,名次仅排在4 名往后,也体现出空翻上法动作的难度性大不易轻易使用。空翻下法使用最多是墨西哥队、挪威队和英格兰队,这三个国家在下法上更倾向于空翻下法,观赏性更强,在空翻转体上下法中,中华台北队出现了4次转体上法,可见美国队和中华台北队在追求高难度动作的实力上不相上下。

表4 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 8 队金字塔手翻上、下法动作数量统计表

表5 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 8 队金字塔空翻上、下法动作数量统计表

四、结语

(一)结论

(1)在啦啦操世锦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8 队金字塔动作中,金字塔难度次数使用了39 次,说明各队对于金字塔在成套中所占比重很大。尖子人数的使用数量也都在增多,同时尖子动作难度系数加大,金字塔动作呈高难化与多样化趋势发展[1]。

(2)在金字塔上、下法中,直体上、下法使用次数最多。空翻上、下法中后空上法和前空下法使用频率最高,空翻转体上法使用最少,较为突出的是美国队和中华台北队,多次使用难度最大的空翻转体上下法。

(二)建议

(1)在技巧啦啦操成套编排中要增加金字塔难度次数,多使用不同的难度,丰富成套内容,提高金字塔在整体成套中的比例,增加的尖子数量,加强底座能力,使金字塔的质量更高,完成度更高,稳定尖子的空中姿态,加大顶层尖子在空中的难度,多用直体单脚,使尖子运动员在空中难度灵活多变,增加艺术观赏性和难度价值。

(2)在金字塔上、下法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自己队伍所擅长的上、下法。应该多加入空翻或空翻转体类上、下法的运用,使金字塔更加新颖更加灵活。在编排上、下法时要保证完成性的同时追求自身最稳定的高难度动作。

猜你喜欢

尖子转体美国队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赶牛
尖子坐抛物线及其几何性质拔高训练答案与提示
高校教学中技巧啦啦操运动员难度动作保护能力培养探析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因为这3秒,美国队拒绝上领奖台!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