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1-04-14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
一、前言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蔓延,全国教育领域中传统的现场教学处于停摆状态。教育部作出“停课不停学”决定,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迅速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各层次教育教学中迅速和有序开展。此过程中,以身体活动和运动技能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体育教学在模式转换上显得更加困难,尽管完成了“停课不停学”任务,但多数教学呈现简单化和形式化特点,难言教学效果和质量。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将从应急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与传统教学模式并行的常态化教学方式。体操是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双万计划”实施背景下,需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深度融合,提高体操课程信息化建设水平,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因此提升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二、体操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
1.课程信息化建设简单化和形式化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方式信息化程度低,存在简单化和形式化特点,未能从教、学、考、评等教学要素进行有效融合,注重理论知识内容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缺乏技术技能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未能实现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信息化,现有精品资源课程的线上考核也存在考核评价方式单一问题,以简单的记忆性知识测试为主,缺乏思考性、生成性、应用性知识考核。
2.重申报、轻建设、缺应用问题突出
访谈获知,多数学校体操课程信息化建设初衷源于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不是源自教学实践需要,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缺应用问题。表现为注重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忽视建设成果的持续更新以及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有的学校即便拥有完善的信息化技术设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数老师也不会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一般只在公开课、示范课等情况下选择应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往往成为一种荣誉和摆设。
3.共享、优质的线上资源缺乏
目前,从爱课程和中国大学MOOC 网站平台上搜索到只有3 门体操相关课程。分别是武汉体育学院的《体操》(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成都体育学院的《体操运动》(四川省2014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7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福建师范大学的《体操(健美操、啦啦操)》。这几门课程拥有较为丰富的线上资源,在同类课程信息化建设中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突出表现为课程设计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足,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机制存在,未能从教、学、考、评等方面将信息技术与课程体系进行完整和系统的融合。
三、体操课程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
1.体操运动技能学习需要专门的硬件设施
体操教学中,多数动作学习需要专门的器械,需要特定的活动空间。开展线上教学,学生难以获得体操技能学习所需要的器械,在运动技能学习器械、场地上难有保障。
2.体操运动技能的自主学习安全性难以保障
任何体育活动本质上存在风险。手把手地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区别于其它运动项目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多数体操动作的结构和身体姿势不同于日常身体活动方式,诸如滚翻、空翻、倒立、悬吊等动作的练习需要特定的保护和帮助。另外,学习中需要挑战和尝试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更需要给予适当的保护与帮助。因此,体操运动技能的自主学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教师的课程信息化建设观念滞后、积极性不高
传统现场教学方式在广大体操教师教学观念中根深蒂固。据访谈,多数教师认为体操课程的线上教学只是疫情特殊时期维持“停课不停学”的一种应急手段,无法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此外,由于应用信息技术或资源进行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均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尚不完善,因此导致多数一线教师的课程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积极性不高。
四、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深度融合的最优路径:混合式教学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与内涵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1],提出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2]。混合式教学是指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进行结合,形成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这种模式通过整合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学习优势,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此降低学习成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4],是指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5]。混合式课程成为五类“金课”之一,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向。体操课程是体育院系术科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探求与实施混合式教学是紧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趋势和新要求,因此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1)适宜的线上教学有助于抽象概念与复杂技术分析具体化。体操动作技术结构复杂,每一个动作技术都蕴含着相应的技术原理。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教学平台,利用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在课前以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以慢放、暂停、回放、放大等形式全面、直观、精准地对动作概念、要领、原理、做法、练习步骤和方法等进行讲解、示范和分析,学生利用学习平台便捷地进行学习。相比传统单一的现场教学,适宜的线上教学更有助于把抽象的动作概念和原理具体化,将复杂的动作技术结构及其完成过程具体化,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概念和技术原理。
(2)适宜的线上教学能有效拓展教学时间,提高课程学习深度和广度。近年来,通识教育、实践教育在本科专业中的课时比例逐步增加,大量专业课的课堂学时数有所减少,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要任务的体操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因课时不足忽视理论教学的问题,一带而过的理论教学只能让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原理有所了解,没能产生思维过程和生成性知识,对原理的学习浮于表面。而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学生可在课前、课后利用在线平台随时便捷地进行预学、预练或复习和巩固,能有效加深对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同时,教师通过收集、整合和分享各种优质的线上资源,让学生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有效提高学习广度。
(3)适宜的线上考核有助于评价模式创新和评价功能发挥。受课程学时不足影响,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中的课程考核存在单一性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在评价方式上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以记忆性基本知识测试和动作技能测评为主,忽视生成性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评价;在评价功能上,忽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持续改进的功能。适宜的线上考核有助于创新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可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规格的动作视频,考查学生对动作技术原理,保护帮助方法,动作质量分析,动作教学方法、手段与实施步骤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在形式和功能上,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信息发布、存储、统计与分析等功能,可以随时进行考核内容发布以实施过程评价,并能及时、精准获取考试结果及其隐含的“学情”与“教情”,有助于实施个别化、精准的教学指导,更有效地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持续改进的评价功能。
(4)混合式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一再提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6],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7]。实践证明,在体操课程建设与教学中,唯有通过混合式教学,进行适宜的线上教学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建课和授课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三)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整体性是指把体操理论教学与动作技能教学相统一,把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教学要素相统一,把线上、线下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相统一。如表1所示,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要把课程学时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分配到线上、线下、理论、技能、考核等环节中去,使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理论与技能、授课与学习、目标与方法、考核与评价等教学要素以及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形成统一整体。
(2)系统性原则。体操混合式教学中,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考、评等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要素既独立组织实施,更要合理衔接,形成一个各教学要素以及各教学环节相互联系与支撑的系统。如表1所示,课前的线上教、学、考、评为现场教与学作准备、打基础,现场的教、学、考、评是课前线上教学活动的延续与深化,课后线上教与学是线下教与学延续、改进、巩固与提高。
(3)实践性原则。体操是一门术科课程,动作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是课程的主体内容。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的深度融合要破除以往信息技术一般只应用于理论教学的局限,应凸显术科课程的技术性特征,深度发掘、精心设计适宜线上学习、课外训练的体操辅助练习内容。现场教学中也应将信息技术平台、设备和资源有效融于体操动作技术的教、学、考、评各个教学环节和要素中去,以凸显信息技术在体操技术技能教学中的运用(见表1)。
表1 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运行模式
五、结语
信息化教学与应用使师生全覆盖,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趋势和新要求,而以身体活动和运动技能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体操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建议应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建课、授课能力,深度发掘、精心设计适宜线上教与学的体操内容,实施混合式教学;完善激励措施,设置专项经费,加强课程建设与运行培育,设置混合式课程课时系数,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从而激发教师参与课程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积极性,促进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