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田径短跑项目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苏炳添近五年的竞赛表现分析

2021-04-14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体育部

体育风尚 2021年4期
关键词:苏炳添外教教练员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体育部

近年来,苏炳添在亚洲乃至世界田坛是大放异彩,创造了我国短跑史上一个又一个的最佳成绩。苏炳添的快速进步无疑让世界田坛刮目相看,使得黄种人不适合短跑运动的人种论说法成为过去式,这标志着我国短跑水平正逐步向世界顶尖水平迈进。因此,分析和总结苏炳添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短跑运动的可持续化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近五年来苏炳添的主要成绩

近5年来苏炳添运动成绩突飞猛进(表1)。苏炳添成为第一个100 米打破10 秒大关的黄种人、第一个进入100 米世锦赛决赛的亚洲选手、第一个获得钻石联赛冠军的中国人,多次打破60 米亚洲纪录,两次创造9.91 的亚洲纪录和9.92 的亚运会纪录。在他带领下的中国男子接力也在世界田坛崭露头角,“一忧再忧”的短跑项目终于迎来了改变,黄种人不适合短跑等爆发力运动项目的传统观也受到冲击。

二、苏炳添崛起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部署

1.国家体育总局和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正确战略部署

根据我国短跑发展现状和东京奥运的迫切需要,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提出了切实可行且实际效果较好的政策指导。即“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在该战略支持下,国家队一大批具有潜力的运动员被送到体育强国训练和学习,也使得苏炳添加入Randy 教练团队。外教的融入,让苏炳添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得到一定提高,接受到相对先进、新颖的技术和体能训练。新的理念和训练手段弥补了苏炳添长期以来相对模糊的区域和认识不足的地方。从而让苏炳添近几年来在亚洲乃至世界田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次创造黄种人在短跑项目中的最佳战绩,甚至创造在大赛中有夺牌成绩的可能。

另外,由于长期受到黄色人种不适合短跑运动的传统观念影响,加上黄色人种确实在短跑100 米项目中从未突破10 秒的不争事实,造成我国运动员面对欧美选手时存在不自信,心理素质差。然而,正是“走出去”战略,运动员常年在外海各个地方集训,通过与世界顶尖短跑选手的接触,使得运动员身体、心理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心理素质得到一定改变。例如在美国雷诺教练下的谢震业同加拿大名将德格拉斯等世界顶尖选手一起训练,改变了以往“国内独大”的训练环境和训练氛围,使得外界的刺激和干扰不再是国内运动员,这对运动员心理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改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与顶尖选手的接触,了解和熟悉顶尖选手特点,有利于消除我国运动员常年未与世界顶尖选手参赛时的信心不足,避免在比赛心理上的胆怯。但归根结底,这一切得益于举国体制下国家体育总局在政策方针上的决策部署。

表1 近5年苏炳添主要成绩参照表

2.以接力带单项,单项促接力的正确指导

实践证明,通过以接力带单项和单项促接力的方针指导,在苏炳添带领下的中国男子接力和单项在奥运会、世锦赛、亚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00 米200 米单项皆创造了黄种人记录和亚洲纪录。据表2所示,在“以接力带单项,单项促接力”举措下,苏炳添在亚洲乃至世界大赛中都取得历史好成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2015年北京世锦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接力皆打破亚洲纪录;2018年苏炳添创造60 米亚洲纪录、2 平100 米亚洲纪录、1 次亚运会纪录。这充分说明通过接力项目的发展,推动单项的提高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有着互为促进的效果。所以,以接力促单项的策略是明确之举,是推动我国短跑发展的重要策略,也应该是长期策略。

表2 2014~2019年我国男子4X100 米接力最好成绩表

(二)改技术,强动力效率训练

技术和体能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两个主导因素,它们即相对独立,又彼此影响和制约。技术是体能高效率发挥和经济性运用的前提,是决定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1]。对于短跑类体能项目,在高水平阶段动力能力相差无几,但个体技术的差异性较大,如果具备正确合理的技术必然使体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单位时间或距离内的运动效果更好,技术差则反之,且能量消耗过大。

苏炳添在多次采访中说道,外教非常注重技术的训练(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技术),技术越磨越细,教练对技术要求特别苛刻。在央视5《新生—苏炳添力争亚洲称霸》中,外教被记者问道如何让苏炳添跑得更快。他认为只要专注他做错了什么,他表示要着眼于细节,外教说苏炳添存在技术问题,存在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力量,苏炳添身体强壮,但却没有很强的力量,他身体有很多的力量不能发挥出来,称这种现象为“能量封锁”(有力用不出),经过技术纠正,苏炳添越来越协调,跑步更流畅了,学习放松和冲刺,蹬地更有力了,步幅更大了,比以前更加有力量了[2]。2018年苏炳添在《冠军品质-苏炳添》中也讲道:以前在摆动腿下压着地时是用脚尖跑,而现在强调用脚掌去跑[3]。另外,在苏炳添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录中苏炳添说道,在短跑腾空阶段要主动压下,有利于身体重心向前推动[4]。所以,正是由于细微技术的改变和突破,技术的修修补补使相对大龄的苏炳添动力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再次突破了个人极限。

2018年亚运会专访节目苏炳添提到,外教执教以来很少进行力量训练,更加注重专项强度训练,而且体型跟前几年比也没那么宽了,肌肉更长条些[5]。在《人物周刊》苏炳添也说道:外教训练计划不多,热身时间很长,原来很多的训练科目都融合到热身当中,而且以前冬训很苦,现在训练不累,外教改了摆臂和起跑技术。换言之,外教更加注重肌肉用力效率提升。如表3,苏炳添在外教训练前后的相关技术参数对照,在通过技术改变后,苏炳添的起跑和加速跑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力量输出功率大大增加。这充分证明外教对苏炳添的执教并非是片面追求动力能力的发展,而是更强调专项技术与体能的融合发展,不追求以横断面增大的方式来发展肌肉力量。结合力量增长的纵向观推理可得,苏炳添年龄偏大,力量增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如果追求动力能力的再次发展必然是与生物年龄背道而驰。所以,相对大龄的苏炳添是由于动力效率的提高使得运动成绩得到了提高。换言之,在高水平或大年龄瓶颈阶段运动成绩的再次突破,并非是追求力量素质的再次增长,而是更加注重专项技术对力量的使用与发挥,来达到提高人体动力效率。这也是当下注重“动作”训练和“功能性力量”的直接体现。

表3 Randy 训练前、后苏炳添部分技术参数对照表[6]

(三)科研和科技层面

科技助力是引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7],是苏炳添成功的重要因素。据央视报道,苏炳添在备战2018年亚运会集训期间聘请了世界顶尖康复保障团队做集训前的诊断。康复师埃里克针对苏炳添身体状况进行检测,对身体前后左右肌肉的观察,对不同关节力量进行测试,找出身体薄弱环节,进而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和训练计划。包括由姜自立博士组成的国家短跑科研团队以及利用Freelap 分段计时器、Optojump 步态分析系统、Dartfish、Kenovea 视频分析系统、Keiser 气阻力量训练器等科学仪器融入到训练当中,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实时的技术参数和数据支撑,也为提高起跑技术、加速跑技术、途中跑技术以及全程速度节奏提供了重要保障。例如利用Keiser 气阻力量训练器测量脚踝趾屈最大输出功率(W),以及监测不同部位力量训练的最大输出功率,不至于因为重复次数的增加造成输出功率降低,从而保证训练的强度。所以,科研团队和科技助力使苏炳添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大大提高,这也是苏炳添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竞赛学层面

我国短跑著名运动员教练员余维立认为:以赛带练有利于运动员找到比赛感觉,因为长期的训练未参加比赛的刺激运动员很难达到比赛的感觉,过去总是强调在一年中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为一两次重大比赛做好训练准备,但效果却相差甚远,就是因为由于长时间运动员没有比赛的刺激,容易失去比赛的感觉。据统计,2018年苏炳添参加大大小小比赛高达15 次,场次高达几十场,在一年当中多次达到个人最佳竞技状态。这种以赛代练,有利于磨炼运动员心理素质,为后续比赛储备更广且有深度的比赛经验和个体感受。然而,这样的训练和比赛安排在过去并不被广大教练员所接受,与过去认为运动员难以在一年中多次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相反。但从实际效果看,这充分证明了以赛代练对运动员找到比赛感觉、适应不同赛事等级强度和比赛节奏、增加比赛经验、检验训练效果、调动心理、调动身体机能效果较好,对保持运动员竞技状态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练赛结合、以赛带练是苏炳添突破的竞赛因素。

三、苏炳添的成功对我国短跑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坚持举国体制下“走出去,引进来”策略

举国体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刘翔时期就已经得到了证明。在举国体制下的“1516 突破行动计划”在15年世锦赛取得1 金7 银1 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在里约奥运会实现了2 金2 银2 铜的历史性突破。新时期,举国体制的优势更是在苏炳添的身上被扩展。不管是教练层面、科研团队层面、后勤保障层面、训练环境方面田管中心都给了各方面支持和保障。例如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代表中国田协与世界著名教练Randy 续约,这也为苏炳添的成功埋下了伏笔。因此,在东京登峰计划周期,我国短跑或其他项目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坚定不移走开放的国际化道路,要善于发挥举国体制的力量,内外结合,推动我国田径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科研型教练员队伍建设

苏炳添在《人物周刊》说道:中国教练将运动员带到一定高度时,可能没办法再帮助运动员突破了。换言之,国内教练在训练上与外教存在一定差距,对个体突破极限能力上认识有偏差,使得训练上有瑕疵,在指导高水平运动员迈向世界顶尖水平具有局限性。当然我国教练员前期训练也是功不可没,只是在迈进世界顶尖水平时稍显乏力。不可否认在外教Randy执教以来我国短跑和跳跃项目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教练对比分析,Randy 属于典型的“科研型”教练,善于应用现代化训练仪器来监控和指导训练,能利用“冠军模型”在技术、力量等各方面找不足[6],从而弥补个体薄弱环节,从而使训练更加客观化、数据化、精细化,对短跑技术和体能训练的规律认识是相对深刻的。而我国教练员可能受超负荷训练原则影响较深,使得体能类项目在突破速度、远度、高度等极限能力时必须满足“超负荷强度”训练原则指导有关。教练员对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围绕“最高、最大、最快”的力量和身体训练理念,轻视了技术可以将一般能力转变成专项能力的“媒介”或“载体”的作用[1],形成运动训练相对高投入、低收效,运动技术是高消耗、相对低效率的“能量封锁”技术,例如外教认为苏炳添有很强的力量,但没有很好的专项成绩。虽然超负荷强度训练原则从刺激——适应理论上看是无可厚非,让人可以理解的,可从我国短跑实践结果来看有些牵强。这也是中外教练在指导追求人体极限运动能力项目上存在的认识差距。因此,要实现我国短跑运动的全面长久发展,需以“走出去,请进来”策略为契机,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训练成果、理念和方法,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实践操作精的科研型教练员,促使我国教练员向世界级教练员迈进,从而提高我国短跑项目的执教水平、训练水平、科学化水平,为实现我国田径项目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教练保障。

(三)加强科技和科研团队助力,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训练

苏炳添在运动技术诊断、运动素质监测与评价、生理监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高达数十种,科研人员配备完善,这也是苏炳添突破的关键因素,训练科研化、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这也是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因此,要实现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长久发展,必然需要加强各专项科研团队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专项特点的科研人才。另外,要研发具有专项特点的仪器设备,为专项技术和体能训练提供监测和评价体系,要针对性提供我国短跑训练、恢复、监控的科技保障和人才保障一体化。

(四)以团队模式服务训练

苏炳添的突破仰赖的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是精细化的分工与合作的体现,是各专业团队的相互信赖与支持,包括管理阶层、教练团队、科研团队、恢复团队、康复团队等。这种以团队模式服务训练的方式是值得我国竞技体育众多项目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是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节点上,更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团队的协同配合。

(五)加强新人培养

近年来我国一大批优秀短跑人才成长起来,包括谢震业、吴智强、梁劲生、许周政、徐海洋、别舸等。但与日本相比,虽然我国在100 米和200 米单项上保持着亚洲纪录,单项最好成绩略占优势,但在接力项目上任然存在人才不足,平均水平不够硬的现象。尤其是苏炳添、谢震业在承担单项和接力双重担子情况下显得更加紧迫。例如2019年世锦赛,谢震业在参加单项和接力的多场次高强度比赛中,出现身体过度消耗,造成运动受伤,为保险起见放弃最后的接力决赛,从而影响了我国男子接力成绩。与美国相比,在单项水平上差距较大(科尔曼9.76s),况且美国队后备人才雄厚,在10 秒以内的选手较多,平均实力更强。对比发现,我国短跑接力人才储备的厚度和深度不足,加上张培萌退役和苏炳添年龄逐渐增大,选拔和培养一批能担任接力任务的人才是刻不容缓。因此,想要实现我国短跑单项和接力在亚洲乃至世界田坛再创佳绩,也为东京奥运会上做好准备,加强短跑人才培养是迫在眉睫,特别是成绩要在10.10s 左右甚至更好的运动员。

猜你喜欢

苏炳添外教教练员
超越伤病和年龄的“飞人”
——苏炳添
中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进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
苏炳添:泥巴地里跑出的飞人
苏炳添:百米飞人 亚洲荣耀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