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2021-04-14田军李营黄风彩杨婷詹莉芳边奕鑫
田军,李营,黄风彩,杨婷,詹莉芳,边奕鑫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德州 253000)
0 引言
输血,又称成份输血,采用现代技术和器材设备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份的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例如进行失血性休克、慢性贫血、外科手术等,选用适当的制品进行救治。但是输血的同时存在产生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的风险。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不良事件,也可能是患者与所输注血液相互作用[1]。输血存在发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的严重风险。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又叫输血传播疾病,是由输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如输血后肝炎、AIDS、梅毒等疾病[2]。非性输血性不良反应是受血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一组新的无法用原有疾病解释的症状和体征( 如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呼吸困难等)。统计2013 年至2019 年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上报情况,参考卫生行业标准[1,3]进行分类及等级评估[4-6],以规范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置措施和上报管理,达到合理、安全输血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来源于本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2013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住院治疗患者的输血记录以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注的血液制品包括去白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各血液成分均来自德州市中心血站。
1.2 方法
(1)通过查询本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上报的输血不良反应及查阅HIS 电子病历系统,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科别、临床诊断、妊娠史、反复输血次数、血液成分、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症状、临床处理措施及输血前后生命体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行业标准进行分类[1]。(2)根据多篇文献报道采用的2010 年美国疾控中心与预防中心与美国血库协会(AABB)共同推出的技术手册和WHO《指南》2005,对输血不良反应从肯定程度、严重程度及输血相关可能性三个方面进行分级评估[4-6]。
表1 2013-2019 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表2 2013-2019 年输血不良反应分类情况[n(%)]
表3 2013-2019 年各种血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统计[n(%)]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输血不良反应率(%)=(发生次数/输血袋数)×100%。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3 年-2019 年,我院输注血液制品143823 袋。共有48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总发生率为0.033%,40 人发生1 次,4 人发生2 次;男性19 例,女性25 例;<18 岁患者1 例,18-60 岁患者26 例,>60 岁患者17 例;有输血史患者23 例,无输血史21例;A 型9 例,B 型12 例,O 型17 例,AB 型6 例。各年度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反应发生情况及发生不良反应的血制品分布,见表1。
2.2 各年度不良反应类型分布
其中48 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24 例(50.00%),非溶血性发热11 例(22.91%),输血相关呼吸困难4 例(8.33%),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 例(2.08%),输血相关呼吸困难合并过敏反应4 例(8.33%),输血相关呼吸困难合并非溶血性发热5例(10.42%),见表2。
2.3 血液制品种类与输血不良反应的关系
比较4 类血液制品之间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率、非溶血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5.303,P=0.151;χ2=6.281,P=0.099;χ2=4.977,P=0.173)。48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血浆27 例,红细胞15 例,血小板5 例,冷沉淀1 例;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均以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为主,见表3。
2.4 输血不良反应肯定程度分级评估
结合电子病历,参照输血不良反应分类诊断标准[5,7,8]进行评估。“确定”25 例(52.08%),“基本确定”18 例(37.50%),“疑似”5例(10.42%)。两种输血不良反应同时出现时,分级评估主要为“确定”、“基本确定”。见表4。
2.5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性分析
结合电子病历,参照输血不良反应分类诊断标准[5,7,8],将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性进行评估。其中,“相关性高”28 例(58.33%),“中等相关”15 例(31.25%),“相关性小”5例(10.42%)。两种输血不良反应同时出现时,与输血相关性评估主要为“相关性高”、“中等相关”。见表5。
2.6 输血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评估
结合电子病历,参照输血不良反应分类诊断标准[5,7,8],将输血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进行评估。48 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轻度”10 例(20.83%),“中度”34 例(70.83%),“重度”4 例(8.33%),见表6。“轻度”病例中,一般采用停止输注和/或物理降温,症状就能得到缓解;“中等”程度的输血不良反应,一般采取小剂量地塞米松;“重度”程度的输血不良反应,对症采取治疗措施,如终止输注、吸氧、地塞米松治疗、心电监护等措施。
3 讨论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 年-2019 年输血不良反应病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033%(48/143823),且年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相关近期报道的0.15%[4]、1.68%[9]、0.22%[10]等,与刘丹等[11]2019 年报道的0.024%近似。分析原因可能为:①统计方法、范围不同,本研究以输注血液制品总袋数为基数,方法与刘丹等[11]2019 年报道方法一致,而其他医疗机构多以发生次数为基数,但是存在一人多次输注血液制品,而并不是多次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因此认为以输注血液制品袋数为基数更加合理;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一般与血液制品本身的致热源作用和受血者自身状态[9]有关,因此注重成份输血可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11];③加强输血治疗管理,每一环节都按照制度规范执行;④加强临床沟通,明确输血指征和输血成份;⑤本院重视输血知识培训,定期开展输血相关讲座,提升输血安全知识认知度;⑥因临床医生输血不良反应上报意识不同,也可能存在漏报情况,以至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
表4 输血不良反应肯定程度分级评估结果 [n(%)]
表5 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可能性大小分级评估结果[n(%)]
表6 输血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评估结果[n(%)]
48 例输血不良反应中,由血浆引起27 例,红细胞15 例,血小板5 例,冷沉淀1 例,分别占总输血不良反应的56.25%、31.25%、10.42%、2.08%,占各血液成份输注总量发生率分别为0.034%、0.032%、0.076%、0.01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以过敏反应、发热、呼吸困难能等为主,而其他输血不良反应如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细菌性感染以及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并未涉及,这与样本量较小或医务人员认识不足发生漏报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以过敏反应(24/48)为主,非溶血性发热占比下降一致[6,10,12]。24例过敏反应中,17 例是由血浆引起,4 例是红细胞引起,但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我院严格完善对输血前各项指标检测,红细胞输注种类主要为去白悬浮红细胞,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
根据电子病历和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内容进行肯定程度分级和相关性分析。48 例输血不良反应中,“确定”25 例(52.08%),“基本确定”19 例(39.58%),疑似4 例(8.33%);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性高”28 例(58.33%),16 例(33.33%)“中等相关”,4例(8.33%)“相关性小”。4 例“疑似”中,2 例发热、2 例过敏反应,同样也是4 例与输血“相关性小”的不良反应病例。2 例发热分别为“骨折术后”和“间质性肺炎”,且为低中度发热(T<39℃);2 例过敏反应分别表现为产后面部丘疹和“肠梗阻”患者面部潮红。根据患者病情分析,输血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很可能由其他原因造成而非输血不良反应,存在误报的可能。
48 例输血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中,10 例(20.83%)轻度,35 例(72.91%)中度,3 例(6.25%)重度。轻中度不良反应均可以通过“停止输注”或对症干预后就能有效缓解。3 例重度不良反应,其中2 例是输血过程中,体温持续快速升高且均大于39.5℃,并伴有胸闷憋气等呼吸道症状;1例为急性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3 例重度不良反应发生后,均“立即停止输血”并根据症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常发生在输血过程中、输血后即刻、或输血后24h 内。由于输入血液与患者间的免疫不相容性导致红细胞裂解或/和清除加速。常由IgM 抗体引起,多为血管内溶血,最常见于ABO 血型不相容输血。这一例急性溶血输血反应系患者为RH 阴性患者,因抢救患者,快速输入了4 个单位的冰冻红细胞,因冰冻红细胞使用前需化冻洗涤,红细胞脆性较大,所以在快速输注时而导致了部分红细胞的破坏。
综上所述,严格把握输血指证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知识的培训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但是仍然不能排除误报、漏报可能。因此,强化输血指征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处理流程,避免血液制品浪费;完善输血不良反应上报流程,鼓励上报,以上报、分析、评价、反馈为主要内容,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程度和处理能力,有效降低漏报、误报情况发生;定期进行分级评估,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原因,为更新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安全输血标准、建立和完善输血预警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