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对白血病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1-04-14徐雪丹石曼姜朝晖
徐雪丹,石曼,姜朝晖
(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 江门 529200)
0 引言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针对该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经过化疗的患者,往往伴有粒细胞不足现象,同时合并感染,其同样是一种血液疾病。与此同时,由于体液免疫异常、机体细胞功能障碍,使得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方法的选择特别重要[1]。本研究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白血病感染患者实施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35 例研究对象均为2020 年1 月至2021 年2 月前来本院治疗的白血病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17 例)中,男、女分别有9 例与8 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是20 岁与74 岁(42.89±4.27)岁;身体质量指数:18.53kg/m2-23.02kg/m2(20.13±0.63)kg/m2;文化水平:小学3 例,初中4 例,高中5 例,大专及大专以上5 例;观察组(18 例)中,男、女分别有10 例与8 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是21 岁与72 岁(42.91±4.32)岁;身体质量指数:18.51kg/m2-22.69kg/m2(20.15±0.59)kg/m2;文化水平:小学2 例,初中5 例,高中4 例,大专及大专以上7 例;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2]:与《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白血病诊断标准相符;经过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分型检查提示白血病;经化疗后,白细胞在1.0*109/L 以下;发热体温超过38.5℃;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沟通、理解、表达能力均正常;意识清楚;临床资料齐全、完整;排除标准:存在器官功能不全;合并心理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史;意识模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非肿瘤因素引起的发热;未接受化疗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或者中途选择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头孢他啶(批号:国药准字H20013075;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H53021600;厂家: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滴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 与头孢他啶2.0g 混合液,每次12 小时。
观察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批号:CY5823 国药准字;H20020597 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硫酸阿米卡星。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与对照组用法、用量均相同,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 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g,每次12h,两组均进行为期7 日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治疗效果。疗效判定:贫血、发热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经检查提示正常,X 线胸片检查肺部感染恢复正常,表示显效;贫血及发热等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提示接近正常,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表示有效;与以上判定指标不符,表示无效。(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②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1.0 处理研究结果,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之一,该病诱发因素包括病毒、遗传因素、苯及其衍生物接触、电离辐射等,因为白细胞增殖失去控制,进而明显影响了机体造血功能,与此同时,大部分具有贫血、淋巴结肿大、感染、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到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3]。
现阶段,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化疗方法,其能够尽可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生存时间增加。白血病临床治疗期间,通常情况下,化疗可以有效抑制骨髓,降低机体白细胞水平,使其低于1.0*109/L,但是由于患者合并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体液免疫功能障碍等问题,进而提高了感染概率。因为化疗后白血病患者自身身体质量较差,再加之粒细胞不足、感染等,明显影响了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加快感染发生速度,快速加重了机体感染,部分甚至造成死亡、败血症。所以,规范、科学的对策在控制、治疗和预防化疗期间白血病感染尤为重要。临床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选择特别重要[4]。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广谱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方法对白血病进行治疗。近年,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的同时,革兰氏阴性菌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且效果明显,同时第三代头孢类耐药性是当前疾病治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加酶抑制剂随之出现,其抗菌活性较强和抗菌谱广,随着药物的推广,其逐渐代替了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当前用于疾病治疗常用药物[5]。
阿米卡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常见抗菌药物之一,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等造成的感染均适用。阿米卡星可对细菌体内核糖体直接作用,并对细菌亚基竞争性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得细菌细胞壁及细胞膜受损,加快了细菌死亡速度,从而将抗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6]。所以,阿米卡星在白血病感染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而且抗菌效果显著,从而减轻感染等临床症状。头孢他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其使用范围较广,针对许多细菌作用效果显著。据有关资料显示,长期采用头孢他啶治疗,很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增加耐药性,但是该药物安全性偏低,有些甚至导致患者发生时间增加,无法对病情有效控制[7]。所以,白血病感染治疗过程中,头孢他啶应用效果不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其可以对致病菌细胞壁的合成有效抑制,同时利用细菌自溶酶能够溶解病菌并消灭。除此之外,头孢哌酮可进一步提高机体作用效果,避免β-内酰胺酶水解[8]。相比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具有较强的与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所以,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阿米卡星联合在白血病感染治疗中应用效果效果,而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94.44%与5.56%,与对照组的64.71%、35.29%相比更优,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分析,白血病感染患者通过实施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发热、贫血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以上两种药物安全性较高,能够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10],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均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但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其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状况,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在白血病感染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其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早减轻,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