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4-14蒋至信

今日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闭式气胸创伤性

蒋至信

(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 永州,425000)

创伤性气胸是由外界暴力引发的一种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脉搏细弱、休克等,救治不够及时,患者死亡率较高。创伤性气胸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安全、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意义重大。经过胸腹腔穿刺检查、X 线检查、CT 检查、B 超检查等,使用先进的引流技术,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积极改进常规治疗中的不足之处,是医务人员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鉴于此,本文特意分析了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在创伤性气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患者资料

随机抽选100 例符合“创伤性气胸”诊断标准的患者,提前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展开科学分组可知: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各50 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25 例,患者年龄在22-58 岁之间,平均(34.91±2.66)岁,均为车祸引发的创伤性气胸;实验组则有男性患者33 例,女性患者17 例,患者年龄在25-64 岁之间,平均(38.67±3.14)岁,均为高处坠落引发的创伤性气胸。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流程如下:准备好6mm的硅胶管,选择患者锁骨中线位置的第二肋间取1cm 左右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对皮下肌肉组织采取钝性分离处理,顺利进入患者的胸膜腔,细心固定引流管,避免伤及患者的肋间神经及周围的血管,固定引流管后在另一端接上水封瓶,成功引流。实验组应用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术,流程如下:准备好12GPICC 导管,选择患者锁骨中线位置的第二肋间取1cm 左右的切口,局部麻醉处理后将导管置入其中并送入引导钢丝,并到达患者的胸腔内部,让侧孔均在其胸腔内部,术后经胸片检查结果确认引流情况。

1.3 观察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创伤性气胸的治疗情况,显效为:手术时间很短,患者各项体征平稳,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康复效果良好;有效为: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现了血压不稳定的情况,术后中度疼痛,康复效果不错;无效为:均不符合上述标准,患者病情加重后危及生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选择应用SPSS 21.0 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实施卡方检验,当p<0.05 时组间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创伤性气胸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可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创伤性气胸诊疗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可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诊疗服务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

3.讨论

创伤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胸膜腔是指脏层、壁层二者的空隙部分,正常情况下无气体存在,仅有少量液体可起到润滑效果。当人体的胸部受伤时,肺部组织会遭到较为严重的损害,进而导致其他产生,最终形成创伤性气胸,可诱发呼吸困难、咳嗽及其他症状。该病症具有症状严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均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致死。因此,在临床上及时采取有效术式帮助创伤性气胸患者排出气体对促进患者肺复张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术式需要采用较为粗大的硅胶引流管进行气体引流,手术耗时较长,对机体的创伤较大,不建议推广使用。近年来,微创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术式的诸多缺点,使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过程中仅需置入较细的引流管,便可实现有效引流[3]。该方法不仅能成功引流,还会减少患者的创伤及并发症,比传统术式更具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诊疗服务满意度更高。因此,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的临床推广能够取得理想成效,必须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继续深入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的应用研究非常必要且关键。

猜你喜欢

闭式气胸创伤性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QTB-HST系列闭式直推启闭机通过新产品鉴定
23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