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1-04-14季承
季 承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思政教育指的是新时期下在专业课程中构建的德育育人重要组成内容,是一种隐形的思政教育形式,将思政教育思想融入学科教学的各个设计环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熏陶。素描是高校美术以及设计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在绘画中以写生和临摹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明暗对比、质感等方式体现出绘画的特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分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技巧。在素描思政课程构建中,首先需要加强对课程中思政资源的挖掘,结合绘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开发思政教学素材和目标,使课程内容不仅具有专业知识的骨架,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精神脉络,保证学科内容的立体化。
一、素描课程思政教育开展意义
第一,有利于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了专门工作会议。为了贯彻大会精神,加强立德树人工程建设,素描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课程,同样需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开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究,形成完善的思政教学模式。
第二,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当前正处于网络时代下的重要发展时期,传统艺术设计工作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逐渐弱化,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升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要结合当前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将设计专业学科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思想建设。
第三,满足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要求,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强调人才的技术和能力,还需要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而学生素质中德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描中开展思政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基础。
第四,凸显素描教学优势。素描是美术和设计专业的基础学科,学生在掌握相应设计软件以及进行美术深入教学中都需要先掌握素描手绘技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之后的学习。素描基础课程在学习时间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有利于思政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融入,而且在基础阶段打下的思政基础,对于学生的德育来说更扎实。
二、素描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
五四运动之后,西方艺术教育思想逐渐开始在我国传播,西方国家的素描方法对我国素描教学方法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在西方素描技法的影响下我国开始出现大量的素描创作绘画,比如徐悲鸿的《徯我后》,这幅画作的内容展现的是夏桀暴虐时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场景,人们正渴望得到一名英明贤主的领导。徐悲鸿这幅作品的创作正处于“九一八”之后,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映,通过这幅画体现出人们的心声。同时徐悲鸿还有很多素描画作也是体现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比如《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现实手法对群众的心声进行表达。这些素描作品都是素描教学中比较典型的鉴赏作品,教师在为学生展示这些作品时,可以将这些作品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意义等为学生进行讲解,作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资源。
(二)强调对思政教学内容的凝练
通过课程相关知识内容的结合,以专业课程的理论以及技能等方面的提升为基础,实现对思想教学内容的完善。首先合理设计学习思路,在思政教学设计工作中涉及不同的历史知识和政治背景等内容。需要从这些专业背景出发探究相应的文化发展内容,做好政治思想教学题材的收集。同时从素描教学的经典创作案例着手,合理设计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并结合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授课计划等做好素描专业知识的梳理。最后结合现状与本质的辩证理论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通过对素描相关资源的分析可知其中的思政教育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信息量比较多,如果在教学中片面化的采用一刀切的模式,任何教学内容中都结合这些思政资源进行拼凑容易导致课程杂乱无章。因此需要结合专业课程内容,有选择性和侧重性地进行思政资源整合与布局。在思政主题布置中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为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方面,需要以核心价值观为素材选择的重要参考理念,同时在思政内容的选择中则需要以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为主,实现对思政资源的拓展。
(三)促进素描与思政教学的有效结合
首先,在素描教学中需要注重对思政相关素材以及案例的融入,通过思政意识对素描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对一些传统案例素材进行替代,有利于发挥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比如,在素描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可以将徐悲鸿的《徯我后》融入素描的教学案例中,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内容,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使学生感受到徐悲鸿忧国忧民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其次,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强调对思政教学内涵的挖掘,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将思政教学内容潜移默化的融入专业教学活动中。比如在素描黑白灰关系的内容讲解中,需要从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等方面为学生进行辩证讲解,在空间讲解中也可以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如《道德经》中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通过有与无的关系对实在和空虚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在教学评价中加强对思政主题的渗透。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也逐渐融入考核内容中,体现出思想道德教学的重要作用。可以在试题中融入一些思政内容,要求学生从思政方面进行分析,实现对素描考核内容的延伸。
(四)强调教学方法和考核上对思政教学的延伸
素描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将与专业相关的思政资源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分析和背景知识内容讲解,提升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对历史使命以及精神思想挖掘的意识。同时在素描单体,色彩特征以及空间认知等方面,可以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可以融入一些作品的文化内涵,时代背景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保证知识讲解的立体化和多元化。最后,结合课程实践做好思政资源的融入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思政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进行融入,通过阶段测评、素材整理以及成果展示等多元化方式对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等进行展示。
此外,从课程考核方面来看,首先在素描课程的评价原则方面,思政课程评价需要结合教学中的思政资源开展。思政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主要可以分为思想政治以及传统文化两个资源类型,其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主要强调的是教学案例的导入,强调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传统文化则主要与素描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强调知识学习中的精神内涵,了解绘画内容本质。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中,需要以原有知识内容为基础,结合思政教学的具体目标,实现对素描教学技能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延伸。所以在素描课程评价教学中仍然需要强调素描技术和专业技能,但是可以在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考核的基础上融入部分思政思想内容。素描教学评价中需要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并在不同环节强调思政教育评价工作。比如在课堂表现的评价中,可以从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这些表现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因此也是德育考核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教学项目考核中,需要以原有知识内容为基础,实现对思政教学知识背景的延伸,结合专业知识内容融入思政考核主题,引发学生对德育以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三、素描课程思政教学具体实施方式
教师在素描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思政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思政教育效果。比如在素描作品欣赏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抗战、新农村建设、航空航天等方面有关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可以通过PPT课件进行展示,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展厅参观。这些内容的参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在学习认识素描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以将毛主席、周总理、焦裕禄等伟大领袖人物和为人民奉献的公仆等图像为实例进行讲解,通过这些素描内容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在学习素描绘画中,教师需要从辩证的角度对明暗、光影等对比内容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奋斗和工匠精神。在学习素描材料方面,教师可以融入素描工具发展历程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绘画握笔以及绘画姿势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视频以及PPT等进行展示,提升学生的敬业精神,此外在素描绘画步骤的学习中,需要学生通过简单步骤的重复,展示素描绘画能力,体验素描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在学习几何体素描写生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国内外优秀的石膏作品作为学生创新的内容,加强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在陶瓷、器皿等方面的素描写真中教师则可以对我国陶瓷发展历史进行讲解,介绍我国从青铜器到瓷器等各个阶段发展的辉煌历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素描作为美术以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也需要注重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结合素描课程的内容特点潜移默化的融入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内容,实现对德育教育理念的落实,促进学生的德智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促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