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女性职场困境演变*
——以《后翼弃兵》和《美女上错身》为例

2021-04-14

大众文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刻板美女职场

江 来 李 莹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00876)

一、引言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以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天才少女哈蒙(Harmon)如何打破男性主导的国际象棋界建立的传统界限并成为国际顶尖棋手的传奇故事。

《美女上错身》(Drop Dead Diva)以21世纪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美女模特黛比(Deb)阴差阳错魂穿到超重女律师简(Jane)身上的故事。故事围绕简的律师生涯展开,着重描写了女主人公形象变化的心路历程,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抨击了21世纪初美国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二、女性职业参与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总体上来说,美国女性的职业参与度不断提高,以男性为主导的格局正逐步瓦解。妇女史研究学家芭芭拉·维尔特(Barbara Welter)通过总结1820-1860年的美国所有期刊认为19世纪的美国对“纯正女性风范”(true womanhood)产生了盲目崇拜,纯正女性风范倡导虔诚(piety)、纯洁(purity)、温顺(submisiveness)、顾家(domesticity)。[1]在《后翼弃兵》中,女主的养母阿尔玛有演奏天赋却因为怯场没有走上这条路,由于怀孕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成为依附于丈夫的家庭主妇,不受尊重,常年患有抑郁症,依赖药物和酒精来维持生活。她与丈夫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她的丈夫奥斯顿甚至提前谋划领养年纪比其他孩子大的哈蒙以此来与阿尔玛离婚。离婚后,阿尔玛也没有可以维持家用的技能,只能当上哈蒙的经纪人同她前往全国各地打比赛。在一次墨西哥比赛中,阿尔玛意外猝死。她的悲剧实质上代表了战后美国幸福家庭主妇们的时代悲剧。

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不断有女性打破以男性为主导的格局并且不再盲目追求纯正女性风范。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年男性被派往战争前线,女性被迫离开家庭成为社会主要劳动力,女性就业人数增加,自我意识增强。二战后,经济蓬勃发展,自由女性主义萌芽并发展,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来临。剧名中所谓的“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指的是国际象棋中通过舍弃王后上方的“兵”,从而为争夺中心控制权博取优势的“封闭型”开局法。[2]在《后翼弃兵》当中,哈蒙与纯正女性风范的四个精神是毫不相关的,她有主见、不被爱情捆绑,一心只有自己的事业——国际象棋。她从孤儿院的地下室走向国际舞台,从当年那个不被允许进入比赛区域的女孩到惊艳全世界的顶级棋手,饱受非议与嘲笑。当她获得比赛奖金之前,养父母责骂她玩男孩子的游戏,甚至不愿意给她报名费。当她第一次参加正式象棋比赛的时候,工作人员因为她是女孩曾一度不让她进入比赛区域。当她在全美名声大噪的时候,依然有男棋手因为性别的原因轻视她。

21世纪以来,女性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讨论与决策的过程。在《美女上错身》这部美剧当中,简和金作为律所的两大金牌女性律师,多次处理了棘手的案件,她们的专业素养在观众看来也比律所管理人帕克强得多。她们虽然都不是律所的合伙人,但是她们对律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所代理的案件大多由自己处理,不受外界干扰,而且她们良好的业绩也给律所带来了极大的声望。美国女性在21世纪并不会因为性别原因而受到歧视,男性不再主导职场格局,男女职场参与度大体趋同。

三、女性样貌多元化

二战以来,影响女性进入职场的标准焦点发生了变化--由内而外,由专业素养到外貌条件。从《后翼弃兵》中我们可以看出,哈蒙作为国际棋手一直受到男性棋手压迫、歧视的原因是人们的刻板印象。人们的刻板印象受到性别本质主义的驱动。性别本质主义强调可以把某些特征归为“男性气质”, 如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独立的、理智型的、客观的、擅长抽象思维分析的。把另一些特征归为“女性气质”, 如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3]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女性不适合下棋,而且女性天生就不适合下棋。在女性开始进入律师、科学家、脱口秀演员、医生这些职业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的智商不足以让她们在这些领域有所建树。女性面临的职场生存困境是由人们对女性智力上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此外,哈蒙每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都要用服装来惊艳四座,除了买有关棋艺的书籍,她在赢得比赛奖金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买漂亮的衣服。这说明女性对自身的刻板印象依然没有打破,女性的觉醒意识还不够。

半个世纪以后,美国大部分女性进入职场,她们的专业素养不再受到严重挑衅,但是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只不过转移到了外形外貌方面,而歧视也变得更加无形。《美女上错身》一剧当中,导演通过大脑平庸的模特黛比魂穿到智商超群却肥胖的女律师身上这一情节来探究什么是真正的女性美。同时,作为同一律所下的优秀律师,简和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简肥胖但是待人温暖和善,金拥有近乎完美的模特身材却待人刻薄。社会对于这两种女性的包容度是截然不同的,简经常会接到有关身材、整容、瘦身方面的案子,这种无形的歧视给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影响。另外,在黛比穿越到简身上以后,她发现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人们会“身材扫视”(body check)她,意思就是人们会审视胖子的身材。

四、女性生育影响力

长久以来,美国妇女一直被定格为“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贤妻良母”这一角色是美国传统社会给绝大多数女性的定位[4];尤其二战结束后,美国社会经历了一股回归家庭生活的高潮。这一观点表明婚姻、家庭以及生育对于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女性就业存在较大的影响:当女性步入20岁的门槛之后,结婚成家成为女性的头等大事,多数女性婚后都会选择放弃工作离开职场,做一名家庭主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在女性追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生活地位的过程中,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冲击,更多女性选择不结婚或者晚婚,生育孩子的也很少,并且即使这些晚婚晚育的妇女生育了子女,也不易离开工作岗位。

《后裔弃兵》和《美女上错身》两部剧中的女性角色可以很好地阐述这一变化。女主的上学时的同学玛格丽特是二战后美国女性命运的缩影。学生时代的玛格丽特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深受全校男生追捧,她的社交话题也无外乎是学校的男孩子。剧尾,哈蒙再次遇见用购物车推着婴儿的玛格丽特,这暗示着玛格丽特走向了同样枯燥无味的家庭主妇生活,家里除了孤单就只剩下酒精和婴儿。然而,在《美女上错身》中,家庭以及生育对职场女性的影响在减弱,已婚或怀孕的女性不一定必须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女性拥有了更多的生育自主权。金在怀孕之后仍然在为自己的律师事业忙碌,在产假结束后第一时间回归工作。显然,孩子并未成为束缚金离开职场回归家庭的因素。

五、女性生存局限性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女性主义的觉醒,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她们开始为自己争取权利,保障自己的事业。不可否认,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直到现在,女性打破男性为主导的格局依然十分困难。总的来说,男性在体能和经济上都比女性要占更多的优势。[5]《后裔弃兵》中的哈蒙在男性主导的国际象棋领域一路打怪升级夺冠;《美女上错身》中的简、金等女律师在各种案件中大放光彩。尽管如此,两部剧在打破美国女性职场生存困境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妥协性。

《后裔弃兵》中的女主看似一路开挂,但整部剧更多地表达了她各种各样的失败以及为了成功付出的代价。比如,哈蒙在脑内复盘棋局以此来练习而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在哈蒙对战俄罗斯选手博格尔时,养母去世,哈蒙最终惨败。而哈蒙也如同当下那些被男权社会所践踏的女性一样,当她脱离了家庭,随时都有可能被男性所抛弃,在其他人眼中,她只是一个“想赢”的棋手。即使最后女主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也离不开她的男性朋友的帮助。在《美女上错身》中,尽管简和金的业务能力十分出众,律所的老板永远是男性,她们仍然为“成为律所合伙人”这个目标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努力。这恰恰说明,无论是20世纪50、60年代还是现在,打破由男性主导的职场格局仍然十分困难。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职场生活甚至决策过程中,女性的业务能力得到认可,生育、家庭这一因素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然而,由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女性很难在职场中取得和男性同样的地位。法律法规的制定只能消除对女性的显性歧视,隐形歧视的消除需要依靠传统性别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来完成。

21世纪,职场女性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女性可以在个人、家庭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也可以在职场、社会生活中拥有精彩表现。打破美国女性职场困境,一方面是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男性自身背负的压力。职场生活的顶端不仅仅需要男性,也需要有能力的女性。

猜你喜欢

刻板美女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家有“张美女”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天桥下乞讨
让美女独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