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字文化意蕴探微与推广研究*

2021-04-14

大众文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明文化

席 可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表字文化是中华文化历史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个人独立拥有的标志符号及研究人类家族、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痕迹,表字文化见证了中华历史文明的蜿蜒前进。人类从苍茫雪域中缓缓走来,携着一份与生俱来的孤独与神秘,自世界这头蹚到世界那头,一路长亭短亭,一路繁花相送,一路月朗星稀,最终发现,唯自己的姓、名、字才可在每一个寂静的夜里给自身带来最真切的归属感,使心灵感受到一份安稳与熨帖。

自古以来,命名取字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和道德伦理的约束,与中国古典成人礼仪(比如冠礼)息息相关。名字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积淀于其中的人文情怀透露出深层的文化信息,揭示了特定的文化现象与文化规律,从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维度上显现“个人脱离群体限制后的精神特质”,体现封建社会文明下家族繁衍生息的内在精神力量,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美好愿景,展示古典文明的仪式礼俗及其庄重端严之底蕴,具备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姓是家族标志,名寄寓长辈期望,字蕴涵个体志愿,如此组合搭配,不仅是血脉的传承,更是推动一个人在世间行走的重要内在动力。从表字的起源与历史发展、表字的内涵深意、表字的古时称法、字与名的关系、表字文化的中外渊源等方面皆能展示表字的发展脉络,它们宛若是一条又一条蓝盈盈的生命线,其中汩汩涌动着温润鲜活的文化力量,氤氲着中华文明特有的芬芳,吐纳着连缀的古朴时代人民精神的向往。所谓“岁月从不败美人”,表字文化就像在绚烂的古典文明画卷款款走下的仕女,拈着小扇掩面而笑,明明灭灭、隐隐约约,敛绰约之风姿,携温润之情愫,缓缓步入历史的深处。从此,不问风月,孑孓独立。

一、表字概述

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需受到社会的尊重,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用于人际交往,称为表字。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只供长辈恩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就用来供社会上的人彼此称呼。字是从名中衍生出的表示相关含义的称号,是对名的解释、延伸、补充和丰富,一个人的字与名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二者意义关系密切,含义深远。

《礼记·檀弓》:“幼名,冠字。”“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颜氏家训·风操》:“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二、表字文化与训诂学

古人运用表字的现象可以追溯到西周,因为人口、取字社会背景和语言体系的影响,秦汉以前取字多为单字,如屈原名平字原。与此同时,亦出现了“前缀+真正表意之字”的情况,这里的前缀可以是“伯、仲、叔、季”类表示排行序列的字,也可以是“子”等,表示美称而无实指,此法一直沿用到后世;秦汉以后,取字多为两字且与个体的名产生更为复杂深刻的关联。并且,取字之象多出现在士大夫阶级,这就使表字从字形、字意方面反映出特定时代社会中特定群体的精神面貌。所以,字成了研究古代人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辅助手段,结合已有古籍材料,可探索追寻某个特定字的含义,具有极大的训诂学价值。

清代训诂学专家王引之研究周秦名、字古义和关系,提出“五体六例”之说,运用“通作”“辨伪”“合声”“转语”“发声”“并称”的文字训诂考证方法,得出取字之原则:“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继王引之以后,有俞樾、胡元玉等学者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或补充说明,或反驳校正,其中规律大都与五体六例之法相关。

以下则以“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五方面详细叙述名与字之关系:

1.同训——字与名意义相同、相通。据考究,此类取字方法应用最广。

三是教育改造有脱节。因为每一个罪犯的思想认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存在差距,改造罪犯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不可能是千篇一律,一定是需要因人施策、对症施教的。同时,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是一项综合系统性工作,需要监狱各方面的综合发力。当前监狱对罪犯的教育现状还是老办法的多、创新性的少,花架子多、实用性少,集体化多、个性化少。与此同时,对监狱考核的大指标、硬任务多限于安全稳定方面,而对民警的执法效果、教育改造质量等软性、隐性的考核关注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教育改造工作陷入虚指标、软任务的境地,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有“车”之意。

2.对文——字与名意义相反,互相矛盾。

*基金项目

: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重拾英华,还梦遗珠——表字文化的追溯与当世价值之研究》,项目编号:X20200007。

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与错矛盾。

3.连类——连缀同类事物,即名字中出现从属于同一种类的东西,侧重于“依类联想”。字与名意义相关而非相同。

梁鸿,字伯鸾。鸾和鸿是不同种类的飞禽;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种类不同;

4.指实——指明事物,即名与字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相互指示的关系,侧重于“指实明义”。字是名的实际事物或意义。

公子启,字子闾。启有“打开”之意,常用作“启门”之说,《说文解字》:“闾,里门也。”

司马耕,字子牛。《说文解字》:“耕,犁也。”牛,常用于耕地犁地。

综上所述,古人取字分五个向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向度有相连交加的趋势,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却一直流传。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命名取字是个体同外物相互产生文化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一个独体与世界建立不同关系的重要环节,一如鲁迅先生所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从这个角度上重新审视表字文化的含义,可以明确其凌驾于泱泱历史和浩瀚宇宙之上的博大的人文情怀和高妙的文化境界,可称之为“人学”。

命名取字之传统经过千年文明演绎与积淀,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个体代号,而逐渐发展为时代刻在古代人民脊骨上的文化印记,深刻、曲折甚至是幽微地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段独树一帜的审美心理、文化趋势和价值取向。

三、表字文化的研究价值

掌握一定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有助于提升阅读古籍文献的水平。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具备极高的训诂学研究价值,以名解字,以字释名,字句明而文章通,益于观阅、成诵、体悟也。

在表字文化的历史追溯中发现研究新方向——探寻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文风尚和社会文明。如以越南姓名文化为例,探讨汉文化对各民族的影响,找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与中国在某一特定时期文化大背景、社会大环境、人民思想大框架的异同以及产生其的深层原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在现世存在和被推广的价值。表字文化与当下社会文明有机融合从而走向雅俗共赏的全新发展,不仅对结束许多衰落的优秀传统文化“高雅冬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原本看似阳春白雪的古典文明转变为符合时代特征、人民思想的新兴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之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发展,也可以提升社会群体对古典文明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加强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与群众审美能力,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建设国家文化、思想、道德,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展现。

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知识素养逐步提高,科技文明擎着一根巨大的吸管伸向人类灵魂深处迅猛吮吸,人们对“礼仪”“归属”的敏感度逐渐降低,对先辈在后代身上寄寓的美好期待和祝福的感知力愈发贫弱,常常处于精神迷茫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人对“回归”存在迫切需求,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导致人性的疲累,精神抚慰刻不容缓。名和字总会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承载着上辈对我们的愿景、和希望,承载着别人对我们的感情,是一种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符号,它们从一个独特维度将“家族”“根”的文化温暖化为涓涓细流汩汩浸润人们虚弱无依的灵魂,提升大众对幸福和人性的感知能力。综上所述,只要妥善推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表字文化,深入研究表字文化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家族观念。

四、表字文化研究保护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方法

表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存在状况并非一帆风顺,其于现世之中实际用处不大,甚至在某些时刻不适合社会发展情况。同时,大众对表字文化普遍了解较少,推广表字可能会增加识记难度。诸如社会热度不高、大众接受度不高、难以大规模普及、相关资料难以获取、推广耗时长等,其皆是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制定表字文化创新推广发展之策略:

首先,“八礼四仪”其实和古人的成年之礼有相通之处,二者皆重视人的“成长”,若将表字文化与成人仪式结合,举办冠礼或取字活动,可使传统美德、礼仪更加深入人心,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其次,可以构建学校、社会相统一学习机制,加强大众对表字文化的了解。借助相关政策,出版表字文化读物,如报纸杂志、宣传文化册、精装书籍等。结合学校教育推广:开设更多相关的选修课程;成立表字兴趣小组;研发有关表字文化的教材;设立表字文化的研究专题;将表字文化融进校本课程或地方特色课程。结合家庭教育推广表字文化:通过姓氏文化教育,在启蒙教育中渗透表字文化知识以促进对家族姓氏历史的了解,加强传承家文化的思想意识。

五、结语

中国表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反映着中华儿女独特的精神风貌,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期望与祝愿,维系着人们的情感,深刻体现着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思想观念。表字文化不仅是代表个体的文化的符号、维系个体与外界的纽带,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风尚的线索,它提供了研究中国文明的全新角度,它是珍珠项链的“链”,串联起每一朵华彩,勾连着每一道传奇,涂抹出最绚烂的古典文明画卷。

表字文化代代相承,似山间汩汩涌动奔跃的清溪,在皎洁银辉的轻拢下,咀嚼着岁月里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喃着古润流光中所有的山高水长、温情脉脉。或许在那一个个蕴含着的特殊意义的表字里,掩埋着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智慧。

猜你喜欢

文明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谁远谁近?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