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红色音乐文化发展研究*

2021-04-14王宁辉韩中岩

大众文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红色创作时代

王宁辉 陈 烁 韩中岩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奋发进取、刚健质朴的红色音乐文化来激励人民砥砺前行,因此,红色音乐文化需要在创作和理论研究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传承发扬红色精神,让红色音乐文化更具有时代感,更有感染力,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提供精神力量。笔者作为音乐文化从业者,应积极探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使从业人员创作和演绎出更符合时代气息的红色音乐作品、找到更符合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方式和媒介。中国红色音乐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出来的独特的音乐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音乐文化,人民是红色音乐的创作者、承载者、传播者与受益者。对革命文化当中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能更好地传承党领导下的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音乐抒发了不同时代背景下,革命战士强烈的时代情感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来,部队里,群众中,产生的成千上万的红色音乐,歌颂革命,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孕育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红色音乐文化。这些红色音乐创作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例如:红色歌曲,红色交响乐,红色戏曲,红色歌剧,红色舞剧等,为当时的群众广为传唱,也因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成为经典,流传至今。

一、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时期、特征及研究发展意义

(一)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时期

红色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背景、创作特点、传播途径各不相同。

1.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大量的红歌,歌词内容有关革命斗争和反对军阀,也有像《操练歌》一样的填词音乐不仅鼓舞军队士气,也最大限度地发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大批抗日音乐作品涌现出来,广为传唱,民族士气得到巨大鼓舞。

3.新中国成立之后,《红旗颂》《祖国一片新面貌》等歌曲,描绘新社会的美好景象。同时,许多电影作品中的红歌主题曲得到群众的喜爱,这些作品都为新中国的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红色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

1.政治性和阶级性。红色音乐服务于革命,服务于人民。反映出不同年代的政治倾向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每一个旋律都浓缩了党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集中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特征。

2.实践性和大众性。真实地反映了民众战斗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传唱。

3.教育性与传承性。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红色音乐,激发了人们反抗压迫、侵略,追求自由解放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红色音乐,激励人们为建设新中国、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

(三)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意义

今天,中国已进入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传承先辈们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斗争精神,创造出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作品。现阶段,需要对旧平台和旧形式进行改革创新,进行顺应时代发展的推广和传承,将这种传承和创新融入青少年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为红色音乐文化适应时代发展应该做出的创新和变革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指导从业人员创作和演绎出更符合时代气息的红色音乐作品。找到更符合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方式和媒介。

3.社会意义:劳动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红色音乐文化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人民大众而创作、为人民大众所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奋发进取、刚健质朴的红色音乐文化来激励人民砥砺前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精神需要。因此,红色音乐文化需要在创作和理论研究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传承红色精神,让红色音乐文化更具有时代感,更有感染力,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提供精神力量。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特点、现状与发展策略

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有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红色音乐文化是人民的思想结晶、智慧结晶。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应顺应历史潮流,创作符合时代特征的红色音乐。革命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建国初期大搞社会主义建设的《歌唱祖国》。改革开放后的《两岸一家亲》《红旗颂》。再到《不忘初心》红色音乐文化也紧跟时代步伐,展现出勃勃生机活力。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也一直在发展,从早期部队里战士们的口口相传,到大喇叭、半导体的收听,再到电视节目晚会,综艺节目,和现在互联网,移动终端通过音乐类、视频类的传播。其表现形式由红色歌曲独唱合唱重唱,到器乐作品再到红色舞剧,如《红色娘子军》、交响乐《红旗颂》等等,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拥有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特点

1.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大且传播速度快

在《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中统计,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9.01亿,2019年网络视听产业规模达4541.3亿。随着5G的普及,主流艺术文化内容依托视频、直播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已成为趋势和导向。报告显示: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最高,达87.0%,用户规模8.18亿;综合视频的用户使用率为77.1%,用户规模7.24亿;网络直播的使用率为59.8%,用户规模为5.62亿;网络音频的用户使用率略低,为29.3%,用户规模为2.75亿。

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局限。移动互联用户数量巨大,这对于音乐艺术,尤其是红色音乐文化的创作与传播者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2.传播形式互动性强,更新换代快

在全民互联网的时代。打破传统媒体时代,用报纸和杂志呈现图片文字,用广播传输声音用电视大屏呈现影音图文。而现在移动互联网以智能手机、平板为代表通过小屏传播,不仅能够将影像、声音、图片、文字等形式融合在一起创作,而且传播速度很快,作品创作完成后即可上传至网络,人们可及时收看并且随时转发,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速度。移动互联网平台有着极强的互动性,更贴近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及审美变化,在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自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App里涌现出了大量受欢迎的红歌短视频红色音乐快闪,因为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及新颖的创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移动互联网起到更大的传播团结抗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自媒体平台的新创作及更多新型表演形式应运而生,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红色音乐文化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传播者。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手机视频APP,如抖音快手等平台涌现出大量歌颂祖国、表达爱国之情的短视频,这些新创作的红色音乐作品能很好地传播红色文化,使红色音乐更加大众化,且新兴受欢迎的红歌短视频因其符合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接受习惯,即短、快、直白而非常受欢迎,而同时,红色音乐文化不同于一些流行作品,它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严肃政治思想的文化,不能拘泥于此类单一的形式,因此还需各网络平台继续增强监管、对此类音乐的创作者、传播者多加以引导,有力的保障红色音乐在传播当中的质量。

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各个艺术团体利用移动互联网展开经典红色音乐作品在“云上”直播、录播的作品层出不穷,极大丰富并调动了观众们的爱国热情。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红色音乐文化发展策略

1.作为红色音乐的创作者,要加强理论研究,与时俱进,掌握自媒体的作品创作方式,并尽可能地加强作品的互动性,人民是红色音乐的创作者、承载者、传播者与受益者。作品在推广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与人民群众产生良好的互动,才能有更广泛的传播效果。针对社会上对红色文化理解认知碎片化的问题,要创作、呈现出红色音乐文化的功能作用,彰显红色音乐独特的魅力。利用5G时代的技术变革,将传统的音乐厅“搬到云上”,组织“云上经典红歌音乐会”“红色音乐云课堂”“隔空演奏”等,用新颖的形式,将红色音乐文化传播、发展。尽可能将红色音乐的创作、表演及服务市场运作形成可推广的文化产业。

2.政府、学校,传统媒体等要增加组织红色文化的学习活动,创新形式,促进红色音乐的传播。如:拍摄红色文化的影片、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面对大众有奖征集当地红色文化的图片、故事、视频等,激发大众参与热情,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学校则可以在课堂上组织红色歌曲、诗词的学习或比赛,

3.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喜好,多平台开发新形式。对现有的红色故事进行再加工创作,贴合大众利用移动端阅读、收听、观看和传播的生活习惯,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唤起心中美好的红色记忆。灵活运用社交平台,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吸引大众关注和阅读观看,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传播精准性和效率性。注重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的互动功能,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交流,强化宣传效果。随着社交平台的完善和成熟,游戏也可以作为面对年轻群体宣传共色音乐文化的又一传播载体,制作与红色音乐文化主题相关的游戏,如“地雷战”“红色音乐节奏游戏”等充满趣味的程序满足年轻群体的需要。

4.与旅游平台合作,借助红色旅游传播红色音乐文化。经典的红歌,以直抵人心的歌词,深入人心的旋律,感化调动大众的情感和情绪,产生心理共鸣和分享欲望。在红色旅游地区增加音乐、视听作品的播放,使红色音乐随处可见可听,开发红色文化周边,激发大众通过自媒体,借助微信、微博等手段,大量转发,迅速扩散。从传播成本和效率而言,这样的传播比动辄成千上亿的巨额大媒体、大传播、大投放投入要低很多,同时时效性更强。

猜你喜欢

红色创作时代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一墙之隔》创作谈
追忆红色浪漫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