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研究

2021-04-14曾凡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高校

曾凡伟

【摘要】本篇文章以高校思政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典型问题为切入点,立足当前高校思政工作问题的通性问题,全面剖析高校思政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为依据,分析如何引导学生组织不同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讲师团,进行思政工作的载体创新,在发挥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优势的同时,进行总结、反思,再结合高校思政工作特点,课程教学设置,使马克思主义讲师团同高校思政工作载体创新相融合,探索形成提高思政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系统性策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载体创新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研究(编号:MKS2012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2-0036-02

载体是指某写能够传递能量或运载物质、能够承载知识与信息的物质形体,现代学科中对于载体的解释进行了更新,由物质化与知识承载扩大到思想、精神、意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载体定义为开展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承接形式和开展过程所应用的方式、方法。载体的依赖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推进不可或缺的一环,夯实载体、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政与党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新时期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变化、顺势而教、应势而育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亚文化的冲击,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脱节急需新的载体来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不可规避的困境,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载体创新的研究,从而借助不同的新载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是保证教育新形势发展需求得以满足的有效途径,在现代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符合当前教育发展需求,而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积极转变与创新,能够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与效果的良好呈现。尤其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网络空间多元观念的渗透,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都提出了新的要求[1]。

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的问题就在于其创新开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工作载体的创新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需求的融合,导致当前教育主客体形式缺少载体的参与,这也致使无法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需要利用载体对教育的目标、任务以及原则等内容诸多方面的信息做出承载,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

一是相关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思政教育工作载体创新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而且载体通常是指活动方式,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载体创新、路径创新、方法创新的相关性研究也相对较少。二是当前国内研究趋势习惯性集中在社会相对热门的自媒体、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教育工作载体的主体性创新缺乏必要的深入研究,这也是立足马克思主义讲师团深入探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载体创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课题立项本意。三是当前国内研究的地域性特征明显,以广州地区高校、或以江西地区、或以某高校为例,其实际开展结果来看过于注重地域性,不具有普遍性。

二、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政工作载体创新融合的意义

首先,满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主体性等内在诉求。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专项扶持;然而,高校思想工作却始终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加上受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高校思政工作载体的创新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缺失、个体价值得不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滞后和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等症状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政工作质的提升,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性平台较少,以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为载体创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主体性推进的内在诉求。本课题的研究是对学校思政工作现状的全面性剖析,有助于本校思政工作的优化和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校思政工作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明确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而马克思主义讲师的成立和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融合能够真正围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指导思想,使工作开展更加贴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增强其创新效率与质量,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内核,使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工作方向与思想目标。

三、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融合的原则与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融合的原则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来讲,载体的创新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如此方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优化,提高其工作开展的效率与效果。

首先,要真正将渗透性原则充分予以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学生逐步进行渗透的整体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载体的创新也需要遵循渗透性原则,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相关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渗透。尤其马克思主义讲师团的建立,在学生自主组建马克思主义讲师团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资料思想內涵的深刻解读与全面掌握,并真正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知识当中,利用马克思主义讲师团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核的集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3]。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也要能够遵循合理继承的原则,要重视对传统载体传承与优化,加强对传统载体的研究,并结合当前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要求与具体目标进行充分融合,对政治学习以及课堂灌输等多个方面也要做到合理继承和传播,通过在实践运用,确保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的价值作用[4]。最后,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融合也要遵循技术武装与方便吸收原则,确保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者能够掌握现代化技术,运用多元化传播渠道,编制出目标明确、内涵清晰且简单易懂的政治教育内容,如此才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借助高端载体来予以呈现。通过马克思主义讲师团的实践性活动,进而以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通过课程培育目标的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的转变等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讲师团的主体性、实践性、育人性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融合[5]。

(二)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融合

要在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作为载体进行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同时有效融入自媒体、公众平台、传统文化、多学科交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形成以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为主体的多元化载体交融的集合性载体,同时还要融于思政教育工作细节当中,不断探索形成相应机制。马克思主义讲师团是复合型、多元型的思政工作载体,而非单一性载体;既包括主体性线上媒介载体活动方式,又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文化传统、重温红色历史、形势宣讲、法律援助等线下活动形式。马克思主义讲师团同高校思政工作载体创新是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系统性、实践性创新工程,是一个教学与实践的有机体。高校要积极引导和辅助学生组织不同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讲师团,进行思政工作的载体性创新,在发挥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优势的同时,进行总结、反思,在结合高校思政工作特点,课程教学设置,使马克思主义讲师团同高校思政工作载体创新相融合。

四、结束语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所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需要从多方面因素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考虑,并且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要不断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革新。马克思主义讲师团的成立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当中的融合应用,能够真正确保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思想,使工作的开展更加贴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率与效果,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吕刚,赵姗.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路径的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8,2(1):4.

[2]刘慧,胡成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5(3):5.

[3]周鹏,管亚军,陆太宁.依托社交网络载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18(12):89-90.

[4]姜仕华,侯忠明.加强和改进四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2):28-32.

[5]谢时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以长沙H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马克思主义学刊,2020,2(1):1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高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