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2021-04-13王以梅
王以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和教育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教学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将会更加强调高效性学习,教师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引导小学生能够全面、深度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7-0081-03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更趋向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力。为了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出了“参与式学习”这一教学策略,并且成效显著。
一、何为“参与式学习”
所谓“参与式学习”,通俗来讲就是一种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措施。“参与式学习”强调的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技巧,让小学生能够对数学课堂产生更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参与式学习”只是一种大的教学概念,不同的教师将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但他们的教学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鼓励式教学或者兴趣教学等手段,让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而笔者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教师如果秉持公平公正、平等民主、鼓励为主,兴趣为辅的教学方针与策略,那么教学工作将会开展得更加顺利和有成效。
二、“参与式学习”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随着课改的发展,小学数学课程也逐渐进行改革和发展。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师紧跟着课改的发展进行数学课堂的创新,希望通过推陈出新的方式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以此达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求。在一些教学实践中,各类新式教学措施被引进,但相比而言,“参与式学习”这一教学方法既不会对课堂结构进行太大程度的改变,又能够在端正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带动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参与式学习”较于其他教学方式,优势更为明显。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急需小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并在思考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够较快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在教学中利用“参与式学习”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把小学生浮于表面的思维拉入数学知识的“海洋”,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思考中,数学能力的提高程度便不可同日而语。在“参与式学习”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将会被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教学和思考的主体,而是将更多的思考机会留给学生,教师主要起引导和鼓励作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就会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鼓励下对学习充满自信和热情。在日趋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将会呈现一个良性循环。
三、进行“参与式学习”教学的原则
(一)公平公正
在“参与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公平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习水平不同的小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同样的参与机会,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当让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在新式教学理念下能够更上一层楼,并且还能帮助身边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公平的参与机会,甚至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帮助他们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二)平等民主
要想更高效地开展“参与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小学生对于课堂的主动权,增加他们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要逐渐将课堂的主体转变为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民主性。教师开设“参与式学习”的课堂,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小学生敢于思考,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以教师的看法为主。因此,教师保持一个师生平等、学生民主的思想,在“参与式学习”的实践教学阶段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三)多方式教学
众所周知,“参与式学习”只是一种教学概念,并没有特指某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研究教学策略的时候,要将自己的目光放长、放广,开拓自己的教学思维,不要受到局限。对于教师而言,开展“参与式学习”就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的目标,任何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能够达到该教学目标,都可以运用到“参与式学习”的课堂中。例如,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情景化教学等;一些以提倡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其更适用于如今的教学课堂,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四、开展“参与式学习”教学的策略
(一)增加数学课堂趣味性
小学阶段,要想提高小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渴望程度,教师可以从提高小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出发。由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亦是如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度提高,那么对于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就会有更高的参与兴趣。所以,教师要开展“参与式学习”课堂,运用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度就是课堂开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想打造趣味性课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情境课堂、游戏课堂等都是可行的。但这些教学方法的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兴趣,相较于“参与式学习”的课堂教学要求有所区别。所以,教师要时刻谨记自己的教学目的,设计的教学策略在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一定要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教师可以在寻找一些较为有趣的教学方式之后,对其进行一些改良,使其更好地融入教学课堂中,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例如,教师教学“厘米与米”这一课时,就可以巧借身边的事物进行游戏教学,以此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测量,比如:桌子、筆、文具盒等,接着教师让小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然后进行单位之间换算的学习。一个文具盒测量为15cm,那么换算之后等于多少米?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亲身对于事物进行测量,会比教师直接告诉小学生物体的尺寸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在小学生测量得出数据之后,对于数据的换算和处理也会更加积极和主动。这样一来,教师对于游戏教学进行了一些弱化,而更强调了小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感,由此教学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
(二)教师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对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生参与课堂进行问题探究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小学生已经得出了答案,跃跃欲试想要进行下一步探究,可是身边的同学却还止步不前。久而久之,进度快的学生剩下很多时间,而进度慢的学生越来越着急,甚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还有些情况是小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明确,或者是教师的问题难度太大,这会导致小学生的思考方向出现偏颇,导致整个教学进程被拖慢。而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使小学生参与课堂能够更加有效。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率先得出问题的答案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思考结果,带领身边的同学寻找答案。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帮助下,思考的能力加强,方向也更加明确,这就为课堂上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在学习进度上能够齐头并进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面对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思考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指出一些方向和引导。比如:当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无果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从面积的拼凑上去思考问题,但不给出具体的拼凑方案,而是让小学生参与其中,自己去寻求答案。由此,教师在不给出明确答案的情况下,反而给了小学生思考的开放空间。
(三)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
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知识具有可比性和相似性,这就给小学生的思考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教师将这部分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然后让小学生去对比分析,并总结出知识的互通共融之处。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当于给了小学生充分的自我总结和归纳知识的机会。而每一个人对于知识的归纳总结都是不一致的,这就要促使小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总结而深入去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由此,教师希望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例如,教师可以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这几章与图形面积计算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接着,教师让小学生自己总结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考验小学生的总结情况,顺便巩固一下他们对于知识的印象。在这样的教学之后,小学生有了作业的要求,对于知识的总结这一部分的学习也会更加重视。再加上教师在介绍完知识点之后给予了他们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这就促使小学生能够更有积极性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由此,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度也就能大大提高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参与式学习”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意义是极大的。“参与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同时这一教学模式还能提高小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意识与思考程度,更重要的是,完善“参与式学习”这一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积极开拓新方式,让小学数学课堂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