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2017-01-07赵升慧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参与式学习加减法知识点

赵升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参与式教学方法优化到教学实际中,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该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深化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师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可以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及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及方案,使得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环节牢固掌握知识内容,思考能力得到锻炼。对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及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学习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参与式教学理念及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为学生提供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及思考能力,增强自信心,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及要领,提高学习效率。

一、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探索发现精神,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置时,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教学内容不能高于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界限范围,不仅如此,还可以丰富教学方式,将实例教学及创设情境纳入数学教学流程中,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拓宽知识认知层面。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鸡兔同笼等问题时,由于这一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变化性极强,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起来具有一定难度。鸡兔同笼所涉及的知识点是置换及假设问题,学生在听讲过程中由于缺乏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调动到台前,进行鸡兔演示,进行假设及数量变化,在进行假设后找出总量差及单位量差等数学基础性学习。而学生在积极参与到数学演示过程中,课堂气氛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实际演示中,不仅数学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更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会自愿自主的去进行内容探索及发现,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进行适度引导,为学生创造参与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前,要对学生基本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并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虽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认知水平有限,但是如果学生长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效率将会难以提升,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同时也将会给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全面考虑到所有同学存在的差异性,不能过于片面,要为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参与空间。

将课程设置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及参与特点进行综合考量是较为困难的,如何使数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能够被所有学生接受,不仅知识面得到延伸,又可以不打击学生的探索精神,就成为参与式教学方式的设计难点。而数学内容展示过于简单,就会造成学生探索精神的消减,自信心难以在此过程中得到满足;而内容过难就会造成学生的理解误区,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侧重点的转变也就是必然的,教师传递知识不再以机械式为主,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力所能及的都要独立完成,完成程度及多少并不受起点限制,只需要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即可。

教师在进行数学基础讲解时,不能将所有知识点都进行全面性的及时解答,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及探索空间,教师可以在学生碰到困难时为学生提供参考关键,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及交流互动,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深化学习内容,融会贯通的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进行整数87和65的大小比较时,教师可以进行层次深浅不一的问题设置。首先,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将问题进行朗读,并对其进行结果问询,学生就会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参与思考;其次,再对中等学生进行提问,“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数字比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要鼓励学生将解题思路复述出来,哪怕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教师将问题进行解答后,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不管基础怎样的学生都成为了课堂的主宰,自信心有所增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三、促内化,让学生会参与

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也就是,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是向学生“授之以鱼”,而是要给学生“授之以渔”。

任何人都需要成就感的,特别是正处于人生成长期的小学生。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如何让学生每次都认为自己学到了东西?学生对自己在一节课上是否学到了东西又是如何自我评价的呢?听懂了老师讲的知识点、记到笔记本上了不能叫做学到东西。这种情况下,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很低的,长此以往,学习会变成枯燥的,没有创造性的劳动,学生会厌学。听懂了知识点,并且知道这些知识可以用在哪里,是稍微高级一些的学习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最多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和足以应付考试的安全感,不会带来成就感。只有通过思考把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自己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达到

这个程度,但是我们要引导他们掌握这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参与。比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建议教师进行一次拓展性练习,让学生比较“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的异同,并列出对比表。在教师的讲评中,既可以复习小数的不同数位与不同单位的概念,更主要的是巩固“分母不同就是分数的单位不同,无法直接加减,必须要先通分”的解题策略。这种回顾、对比、巩固的练习,既能提升孩子学习的有效性,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参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多鼓励学生

应该承认,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发展的程度总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好,成绩好,但也一定有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成绩不理想;有的孩子能积极举手主动发言、能紧紧围绕教师的要求开展学习活动,但一定有学生在课堂上不言不语,十分安静,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些情况,固然与学生天生的个性有关,但也与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机智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有用的策略,很多教师都运用得很好。在教学实践中,还曾经运用过“命名法”来激励、管理学生。

在新接手的一个班级时,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结合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宣布了一批班级称号,如思维十分活跃的“张奔驰”;心算能力超强的“闪电侠刘”;爱提问的“爱迪生吴”喜爱用方程解题的“李方程”,等等。当然,始终是正面的、激励性的,不能出现歧视性的称号。在课堂教学中,巧妙使用这样的称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励学生不断积极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认为这门课值得学,如何让学生认为这门课能学会,如何让学生每次课都认为自己学到了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是这门课中的佼佼者,也就是,从学生“愿参与、能参与、会参与、乐参与”等方面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冯涛.浅析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J].中学生导报,2013,(28).

[2]冉红明.论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2016,(03).

[3]刘学彩.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

猜你喜欢

参与式学习加减法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加减法的由来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参与式学习,走向化学课改最深处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