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找准突破口
2021-04-13李思芹谭晓芳
李思芹 谭晓芳
选入统编本教材的文章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与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面面俱到地讲解,就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找到恰当的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品味、感受,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从文眼处入手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文学作品中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常常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凝练成为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这个词语或者句子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文眼入手,引导学生阅读感受,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四年级下册《白鹅》一文在开篇就点明了这篇文章的文眼,即“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接下来作者又分别用几个自然段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来突出鹅的高傲。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来统领全文,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鹅的高傲上,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关于描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有关句子,引导学生品味感受。这样教学,抓住了解读课文的缰绳,促进了学生对鹅的特点的深刻认知,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白鹅》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题眼入手,统领全文,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主题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还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二、从特色处入手
统编本教材中选入的文章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它们或是蕴含着经典的词句,或是有着独特的表达,或是写作视角独特等,如此种种,就形成了不同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特点,这也就是文章的特色。教师从文本特色入手,引导学生品读,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如四年级上册《麻雀》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很有特色的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得落在猎狗面前。”这是一个比喻句,为什么说它很有特色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在这句话中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了石头,从外形来看,麻雀与石头毫无相似之处,很明显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比喻,也是一次有创意的表达。为了使学生感受到作者这样表达的用意,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来感受。在联系上下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作者把麻雀比作石头,是为了表现出一个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面临危险的时候那原本瘦弱的身躯马上就会给人非常坚强的感觉,就像是石头一样,表现了老麻雀保护孩子的坚强决心,这才是这个比喻句所承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品味,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
在《麻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极力找出文中有特色的地方引导学生品读。这样教学,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独特表达的妙用,为学生今后的表达运用奠定了基础。
三、从情感处入手
统编本教材中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是直接显现的,而是蕴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的。教师应从文本情感处入手,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中穿行,以使学生真正领悟文本的言外之意,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走进阅读的深处。
如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文主要以朴实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父亲与儿子相处时的几个画面场景。透过这些场景和画面,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那刻在骨子里的爱以及儿子发自内心对父亲的爱和感激。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文本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者画面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并说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什么。有学生说:“父亲因为不舍得花钱,带作者住了一个最便宜的小客栈,看到作者遍身被咬的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我从这些描写中看出了臭虫虽然咬在了作者的身上,可是却痛在父亲的心里。”有学生说:“父亲在领作者吃完凉粽子之后,又赶紧给作者买热豆腐脑吃,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吃,这充分表现了父亲对作者的爱。”还有的学生说:“遇到大雨或者下雨天,父亲就背着作者上学……父亲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默默无言的,可是正是如此,才给我们一种父爱如山之感。”这样教学,学生对文本语言所流露出的情感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把握。
文章不是无情物。选编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细细挖掘,品味感受,才能真正让学生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意蕴,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真正走向深入。
四、从细节处入手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文本中的细节部分往往会被大多数学生所忽视,而一些细节部分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文本细节之处挖掘、品味,以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领悟,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如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第5自然段中有这样的描写:“我总是缠着母亲问……”这句话中有一个“缠”字,许多学生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这个字或者简单地认为“我”太缠人了,这样的解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从这个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品味。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换词比较的方式,想一想把“缠”换成“拉”“围”行不行,把换过以后的词语放入原句,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在辨析比较中学生发现一个“缠”字更能表现出“我”对能够和母亲一起摇桂花的期盼。除了辨析比较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动作表演的形式演一演。这样在情境还原中,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还可以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摇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在《桂花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从“缠”字这个细节入手,让学生比一比,换一换,演一演,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缠”这个动词所包含的情感意蕴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能从一个细节中窥探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还使学生感知细节、捕捉细节、品味细节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五、从难点处入手
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地方让学生感到困惑或者难以理解,教师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困惑之处与大家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障碍,走向阅读的深处。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的时候,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中每一句的意思,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西门豹的有勇有谋、敢作敢当、一心为老百姓做主、为民除害的精神。学生在阅读中很容易感到困惑的是西门豹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催一催吧”等话的含义,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感受才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再次研读课文,明白了这是西门豹的将计就计,他的主要目的是让老百姓看穿所谓的祭河神只是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他如果不这样做,老百姓还是会被蒙蔽,由此可以看出他破除封建迷信的决心与智谋。这样引导学生就难点处深入思考,问题解决了,那么,学生也就对西门豹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认识得更为深刻了。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文本中的疑难点进行深入探究思考,让学生学會透过文字表面真正走进文本,读懂每句话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文本,找到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以使学生真正走向阅读的深处。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