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本单元整体教学浅析

2021-04-13龚红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事例整体要素

龚红霞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那么,在统编本教材背景下,怎样才能使单元整体教学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呢?这就需要教师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出发,紧扣本单元各板块内容,整体进行教学构想与设计,以达到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围绕单元“双线”,整体教学构想设计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实施双线融合,对本单元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这样教学才会更加合理、科学、有效。

以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为“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怎样才能把人文主题“科学精神”与语文要素整合起来进行教学呢?从人文主题来看,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科学精神是由古人提倡的科学精神到近现代科学精神再到儿童好奇、爱思考的科学精神萌芽,最后到对未来科学技术的想象编排的,丰富着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另外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板块也对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做了必要的补充。从语文要素来看,《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这三篇课文都体现了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则是采用了借助想象来体现科学精神的写作方法。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辩论”可以和前三篇课文合在一起进行语文要素的落实。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可以和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整合在一起,为落实本单元习作要素“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形成合力。教师应在对单元双线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教学构想设计。这样教学可以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让学生树立起单元整体学习的意识。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起到立足整体、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落实双线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依托学案,开展“一带N”阅读教学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依托学案,实施“一带N”阅读教学是整体落实单元双线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在“一带N”阅读教学中,“一”主要是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一组课文,“N”是与之相关的一篇拓展文、一组拓展文,抑或是整本书,而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则是“一”与“N”的联结纽带,也是实施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重要凭借。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如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进行“1+N”教学。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题思考:“课题有什么含义?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解释吗?”当学生通过阅读找到相关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并且说说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用具体事例)。请学生概括说明一下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说明的。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件事情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最后教师对学生说:“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列举一些其他的事例来说明作者的观点吗?”当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列举出其他类似的能用具体事例说明作者观点的文章以后,教师再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怎样才能像事例中的科学家那样获得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且不断探索的能力呢?”(要有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进行小结:“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       的人。”这样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感悟,又使得“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个语文要素在课堂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学生学好这个“一”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阅读链接”中的《詹天佑》一文,并让学生说说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的,从詹天佑身上感受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引导学生群文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我最好的老师》等文章,以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落实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在这个“1带N”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经历了“初步理解—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加深感悟—拓展理解”等学习过程,深化了对人物主题的理解,并在“发现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体会课文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拓展具体事例说明作者的观点—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学”到“用”,逐步落实了语文要素。

三、聚焦语文要素,从不同课文不同角度进行落实

统编本教材在单元编排上,经常采用围绕同一要素编排多篇课文的方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语文要素的特点,依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出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

以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这单元的前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语文要素进行编排的,而且三篇课文在语文要素落实方面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文言文二则》中编者编排了两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虽然学生对寓言用故事来阐明道理的特点早已熟悉,但是“体会寓言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还是一个新的学习任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则是一篇说理文,与寓言通过故事来阐明观点的特点不同,这一课中作者先是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又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事例的共性比较中来感受体会说理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表里的生物》是一篇记叙文,与前面两篇课文相比,表达的观点更为复杂一些,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梳理出文章的观点,并学习课后练习中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这样的编排方式可以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由本单元前三篇课文可以看出,它们虽然指向同一个语文要素,但是在文体、事例描写方法、表现形式、难易程度等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整体学习的时候,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使学生明白不同文体的文章作者分别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从而使语文要素从不同角度得到落实。

四、巧妙联结,在学以致用中转化提升

与以往版本的教材相比较,统编本教材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加强了阅读与表达的联系,对于让学生从阅读中习得表达方法更为重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要以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教学指向,注重学生阅读与表达的有效联结,鼓励学生迁移运用,以实现学生阅读与表达的提升。

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其与本单元口语交际“辩论”联结在一起,进行“以读促说”的教学设计。在《两小儿辩日》一文的阅读中学生可以从两小儿身上学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探究两小儿的观点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最后教师结合口语交际中“辩论”的要求让学生说说两小儿谁的说法正确,支持谁的观点,理由是什么。这样一来,从阅读到表达,从理解文中“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到“追求真理”的辩论实践,将“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转化为“在口语交际实践中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能力。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已经得到了提升。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把双线落实教学目标作为重要的目标导向,并根据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从整体上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开展“1带N”阅读教学,并依据不同课文内容采取不同语文要素落实的方法,注重学生阅读与表达的齐头并进,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事例整体要素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例”后有“析”方可取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