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焦虑为哪般
2021-04-13宋鸿沄
宋鸿沄
除去值得焦虑的那些家庭教育里的“大事儿”,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可能真的不值得家长们去劳神费心地焦虑一番。
在家庭教育中,焦虑本该是个偏贬义的中性词,但对于很多家长而言,焦虑的本质是“爱”与“责任”,这与中国千百年重视教育以及家庭关系的文化道统不谋而合。当下,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份“焦虑”是否合理,这份滔滔“责任”是否漫过了堤坝,过犹不及。《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及《2019年成长焦虑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两份报告从多个角度解析了家庭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中国家长到底在焦虑什么,也就是什么事在家庭教育领域值得家长们去焦虑、去关切。从这两份报告可以看出中国家长的共性问题,具有普遍意义,这就为家长焦虑提供了合理动因,即焦虑的意义所在。反之,除去值得焦虑的那些家庭教育里的“大事儿”,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可能真的不值得家长们去劳神费心地焦虑一番。结合现实观感和报告数据,本文将和家长们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从调查数据看家长的焦虑现状
《白皮书》中指出,2019年中国家长生活充实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孩子85.2%,伴侣60.6%,业余爱好57.6%。而我们一般认为生活充实且富于意义的个人成长50.4%和工作50.1%只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这一统计数据充分说明“事不关己,关心则乱”的道理:一个家庭最让父母牵肠挂肚的不是他们自己的得失荣辱,恰是子女的前程安危。这也可以理解为孩子是家庭生活领域令父母最上心、最担心、最焦虑的那个焦点,此所谓焦虑的源泉。
那么,家长为孩子焦虑的程度如何,以及他们都在焦虑什么呢?首先,就焦虑程度而言,《白皮书》的调查指出,16.4%的家长“非常焦虑”,46.5%的家长“比较焦虑”,这两项数字加起来已占62.9%。而随后,“一般焦虑”的家长又占了28.6%。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确是幸福的“大杀器”,实乃当之无愧的焦虑制造者。前三项数值相加,总计91.5%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等各方面问题感到有压力。换言之,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中国家长几乎没有不焦虑的,仅程度不同而已。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孩子又是家庭快乐的源泉和未来希望的寄托。在“让父母感到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的因素中,孩子也以85.2%的占比高居榜首。不言而喻,吾辈真是对孩子“爱虑交织”,“相爱相杀”几成定局。
其次,家长焦虑的点基本都是合情合理的。客观来讲,绝大多数家长的焦虑的确切中要害,即父母对子女教育狠抓不放的大方向都是对的:努力、奋进、有出息、自立自强,这些对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乃至一生幸福都是最基本的基石。于是,家长们在这些地方就会下足功夫。两份报告的调查都显示,中国父母于子女教育所焦虑的“三座大山”分别是:学习能力(智商管理)、独立能力(逆商管理)、心理健康(情商管理)。这三项确实是少年儿童学业、身心健康发展中相互交织的主要矛盾。而这其间,学习能力又是焦虑的重中之重,毕竟从小学到中学孩子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调查显示,在家长“最关心的子女教育项目”的统计中,“学业成绩”占比高达32.2%,最高;其他依次为,“安全教育”占比26.9%,“道德教育”占比16.9%,“生活常识”占比11.2%,“科学知识”占比7.6%,“性教育”占比3.4%,“美学教育”只有1.7%。这个统计数字的细节也暴露出家长焦虑的主要倾向——学业。由此,家长焦虑的主题以“学业”为主也就很好理解了:恨铁不成钢演变为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焦灼心态;其他的都放放,先把学习成绩提上来再说。于是,家长给孩子们设定的学习目标几近“超级学霸级”,课业成绩在相当一段时间内(12年左右)成为众多家长焦虑和关切的唯一指标,而美学和性教育等软性能力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
“理念的谬误”让焦虑“火上加油”
导致家长们如此焦虑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容忽视的就是“理念的谬误”,比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的正解本该是“笨鸟先飞”,但经过无数流传就变成了如今家长们在起跑线上的挣扎和攀比。“笨鸟先飞”意指人的勤奋的重要性,不能原地踏步,即便自认为天资愚钝也要奋起直追、坚持不懈,这是正能量的。但丁曾说:“一个人坐在绒毯之上,困在绸被之下,绝对不会成名的。无声无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烟、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迹顷刻就消灭了。”此又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好的注释。如果仅基于督促孩子更勤奋,家长们给孩子择名校、选高水平的教育机构补习等,这些都能理解,也都在人与人之间教育竞争的合理范畴之内,不为过,乃至家长陪读、天天督促孩子用功学业,这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家长们拔苗助长的做法和虚荣攀比的心态。“赢在起跑线上”正是这种虚荣攀比的异化表现。家长们,赢在起跑线上就一定能赢了整个人生吗?
教育要量力而行,这个“力”不仅指家庭经济等硬实力,更要看孩子的智识水平,因材施教。我们见过无数家庭投入巨资从小培养孩子猛攻语数外,同时学着琴棋书画,外加形体舞蹈,希冀成为人中“龙凤”,人前显贵,鳌里夺尊。但结果呢,大部分孩子成年后极其普通,一般人中的一般人。教育统计显示,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水平一般,能力一般,综合實力一般。于一般中,家长该做的是发现孩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悉心培养,发扬光大。
远离焦虑需保持平常心
与“赢在起跑线上”相比,我更相信过程的奋斗和结果的从容,我还相信“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的坚定和自信。人在每个阶段只要尽心努力就是了。平常心绝不是消极解怠,绝不是混吃等死;平常心恰是我们客观看待人和事物,积极合理应对的正常心态和人生态度。人生时时处处都是起跑线,只要你想起跑,随时能听到“发令枪”的爆响。爱因斯坦从小木讷少言,人称“傻子”,被老师、同学嘲笑痛斥;爱迪生上课多言多语,老师怀疑其患有“多动症”,到处受到打压;任正非家务活一窍不通,常被骂“笨得要死”……凡此种种,家长们要做的就是不放弃,并且教育孩子不要轻言放弃。外人误解没关系,但是家长自己对孩子心里要有数,要有平常心。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的家长可从来没有放弃孩子,而是认真陪伴,耐心开导,积极鼓励。任正非说:“我短板很明显,不管他了,我发展我的长板就是了。日后从别人那里找来长板拼在一起,一样可以造出高桶。”
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只有样样俱全的长板,总有短板。正视短板,发展长板,实际可行。平常心的内涵于此处可以解析为“三心二意”:“三心”,爱心、耐心、恒心;乃至“二意”,全心全意、一心一意。人生有此态度,岂不从容?
加缪认为,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享受奋斗的过程,远胜过那条虚无缥缈的起跑线。笨鸟就笨鸟吧,只要孩子们一直飞翔就行,说不定哪天真的翱翔天空,鹏飞万里。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