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症50例临床观察

2021-04-13文永海廖信祥王嘉嘉庞金海钟潇羽黎展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腰部腰椎差异

文永海 廖信祥 王嘉嘉 庞金海 钟潇羽 黎展文 王 芬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引起下腰痛、腰腿痛,双下肢活动异常的疾病,临床上中年以上患者居多,偶见青年患者[1]。腰椎滑脱症根据局部病变可分成5型,其中以退行性腰椎滑脱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为主[2],本研究中病例多为退行性腰椎活脱。 治疗腰椎滑脱症,目前西医大多以手术方法为主治疗,但存在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康复时间久、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故探寻价廉、高效、安全的中医治疗方法意义重大,患者也较接受此类有效而创伤小的保守治疗方法。 中医药综合疗法多,如正骨、推拿、针灸针刀、中药内服等多种手法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不错的疗效。抱滚法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成熟技法,笔者曾采用该法结合推拿手法冶疗50例患者,疗效佳[3]。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收集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对其进行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玉林中医医院推拿二区住院的腰椎滑脱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腰椎滑脱程度[4](Meyerding分级法)、腰椎滑脱类型见表1。对比两组性别、年龄(对照组35~62岁,观察组37~64岁)、病程(对照组6个月至3年,观察组4个月至3年)、腰椎滑脱程度、腰椎滑脱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临床表现 下腰酸痛或臀部疼痛,双侧或单侧下肢放射痛,表现为麻、牵拉、沉重等痛,活动及劳累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3 影像学检查 两组均常规摄腰椎正侧位X片、斜位X片。对照组L3滑脱l例,L3~4者13例,L4~5者29例,L5S17例。观察组L3滑脱3例,L3~4者15例,L4~5者27例,L5~S1者5例。

1.4 诊断标准 采用《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5]。

1.5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已知情同意者;②治疗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③近期未服用本研究以外治疗药物者;④治疗及随访资料完整,随访12个月。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或正在参加其他治疗的患者;②排除脊柱肿瘤或结核、严重骨质疏松等;③孕妇、精神病患者。

1.6 方法

1.6.1 对照组:采取腰椎牵引物理治疗,然后卧床休息为主。第一步:推拿治疗,患者俯卧体位,术者用掌背滚法施于腰部两侧肌肉,再用拇指按揉背部两侧膀胱经,然后用擦法自上而下擦背部两侧膀胱经和督脉,以患者发热为度。推拿时间为30 min/次,每天1次。第二步,腰椎牵引,患者仰卧位,床角抬高5 cm,牵引重量根据情况,为不超过体重的50%为度,牵引时间为25 min/次。第三步,卧床休息,减少行走。

1.6.2 观察组:第一步:患者脸朝下趴着平卧,医者先用传统推拿手法,完全放松患者腰臀部软组织,然后,行手指点按穴位,一般取双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腰眼、腰宜、环跳、秩边、居髎、合阳等穴,按压穴位约10 min。第二步:患者仰卧平躺,嘱患者双膝靠近自己胸前部,自己双手交叉合拢抱着膝盖,低头靠近胸口,做极力要滚起的态势;而术者站在患者右侧,左前臂尺侧压住患者的双小腿前侧;用右手打开的手掌托着患者的腰骶部位置,尽量抱稳病人,然后协同一起用力,让患者被动滚动,来回做仰卧起伏动作,以达到使腰椎滑脱复位的目的,重复做15~20次。第三步:患者俯卧躺上多体位手法治疗床(苏州好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B706,批号:150215),使床拱起约120°,让滑脱的节段在拱床的最高点,术者站于患者随意的两边,用双手掌交叉分别按着滑脱的上下椎体,用力推压,以达到使腰椎滑脱复位的目的。持续时间10~20 mim。 每天治疗1次,两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取俯卧位牵引治疗,重量40~50 kg,每天1次,每次40 mim,两周为1个疗程。 特定功能锻炼方面:每天针对治疗组指导病患应用以下特定功能锻炼方法:①抱膝顶胸锻炼,患者平卧功能床,屈髋屈膝,两手抱膝,保持姿势,间歇用力,双大腿紧靠胸口,背部不紧靠功能床,每次15 min,上下午各1次。②双抬腿锻炼:患者仰卧,双手抱头,将双下肢尽量伸直,然后同时抬起30~60°,坚持1~2 min,每次8个回合,每天2次。③起伏锻炼,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双手抱住膝关节,并双手交叉拉紧,做起伏活动,反复进行,每次做15下,上下午各1次。④拱腰锻炼,患者俯卧于功能床,两手自然平放,腰部用力把臀抬起,离床约10 cm,坚持10 s,放松,每次10下,上下午各1次。以上锻炼2周为1疗程。两组均随访12个月。

1.7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6]。

1.8 疗效判定方法及标准

1.8.1 疗效判定方法 参照日本骨科学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价计算改善率(RIS)评价临床疗效[7]。

1.8.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8]。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腰椎活动正常;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腰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腰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为76.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1~3个月,对照组VAS评分有所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回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都显著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ODI评分有所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ODI评分回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2个月,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腰椎滑脱症是腰椎疾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脊椎先天发育不佳或后天损伤、退变等造成脊柱的内外平衡失调,导致上下相邻椎体交锁不稳,向前或向后滑移,压迫神经根引起腰部及下肢疼痛,腰椎滑脱多发于L4和L5椎体。腰椎椎间盘突出、韧带松弛、腰椎管狭窄、关节突发生退变均可引发该病。腰痛、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是腰椎滑脱症的主要症状,伴随着坐骨神经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9]。文献报道,只有大约30%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0],轻中度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借助手法或外力作用,滑脱腰椎可以得到纠正,疼痛症状消失。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腰椎牵引物理治疗腰椎滑脱症是有效的治疗技法,但腰椎牵引有可能会造成韧带的松弛无力,导致腰椎的稳定性出现异常,腰肌受到长时间的牵引会导致腰肌疲劳,产生腰痛的感觉。中医推拿手法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是我院推拿二科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特色疗法,是一种理筋整复、纠正滑脱和患者自我功能锻炼三者协同作用的综合疗法。抱滚法的治疗原理是先运用中医经络辨证取穴、点穴进行分筋理筋,可以放松腰部肌肉和筋膜,起到镇痛解痉的作用;再利用中医动静结合及平衡力学原理正骨理肌,使滑脱的腰椎复位。腰椎滑脱症属于中医“腰痛病”范畴,长期劳作或劳累后腰府失护,邪气趁虚而入,滞碍气血,经脉不利而引发腰痛。双侧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小肠俞、环跳、委中等穴是治疗腰痛的主要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点穴刺激,同时运用按摩手法对腰部肌肉、筋膜进行理筋整复,放松僵硬的腰部肌肉,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化瘀止痛的作用。嘱患者屈曲双下肢,双手抱住膝部仰卧起床,锻炼前后纵韧带拉力,迫使前移椎体向后慢慢移位,向前滑脱的腰椎被动复位。嘱患者俯卧于多功能床上由医者向下按压患者骶尾部和上腰部位,也运用了生物力学原理,通过改善腰椎的生物力学平衡,促进正常腰椎椎体结构的恢复,使滑脱的腰椎复位。

在运用抱滚法后,嘱患者坚持进行胸部、腰部、腿部的针对性功能锻炼。特定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患者胸、腰、腿肌共同支撑上身体重的能力,同时能解除脊柱活动功能障碍。当腰椎滑脱形成结构失稳时,通过胸、腰、腿肌锻炼,恢复腰肌、前后纵韧带、筋膜对腰椎的保护作用,减轻腰椎负荷,维持脊柱生理平衡功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该病再次发生。

综上,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相比传统的腰椎牵引治疗,在改善腰椎滑脱症患者腰腿痛、功能障碍及有效率方面较优,且操作难度不大,适宜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腰部腰椎差异
相似与差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