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对中风后便秘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2021-04-13易艳兰林木生张永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风检索穴位

曹 笑 易艳兰 林木生 张永全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脑梗死也称缺血性中风,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缺血性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征[1]。便秘是缺血性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30%~60%[2]。中风后患者因神经中枢损伤、饮食排便习惯改变、长期卧床、抑郁或焦虑等因素引起胃肠蠕动减弱,大便排出不畅,从而导致便秘[3]。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刺激患者的穴位,促使穴位皮肤有效吸收药物,通过经络气血传导,从而达到调和脏腑、调和营养平衡,去除宿疾的功效[4]。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方式对于中风后便秘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但目前少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Meta分析相关文献发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以评估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类型 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涉及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国内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1.2 研究对象 所纳入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应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或者所纳入的研究对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中风,同时伴有便秘症状的患者。

1.3 文献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为确诊的中风患者,同时伴有便秘的症状;②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非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③同一研究中的各组基础治疗应该统一;④对于重复发表的随机对照实验论文,本研究将纳入内容最全面的随机对照实验论文。

1.4 文献排除标准 ①原文文献无诊断标准;②原始文献未设有对照组的临床研究、个案报道、动物实验等;③原始文献对照组设有穴位贴敷疗法;④重复发表的文献;⑤综述性文献;⑥原始文献内容表述不全:如对照组疗效不确定。

1.5 检索策略 中文文献检索库为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主题检索词为“中风”或“卒中”并且“穴位贴敷”并且“便秘”或“排便障碍”并且。检索时间为从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

1.6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由2位独立的评价员分别对符合检索要求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并提取信息,整理数据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相互校对。

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的评价要求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具体内容是:①随机方法;②分配隐藏;③研究者与受试者双盲操作;④临床实验后结局评估采用盲法;⑤其他偏倚风险。Cochran偏倚风险工具将对本研究所纳入文献中的随机对照实验针对以上方面的具体实施过程做出风险判断。

1.7 统计分析 采用由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统计软件Revman5.3数据处理,并进行Meta分析及描述性分析。对结果测量的度量衡单位相同的数值变量采用均数差 (WMD) 、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 (OR) 表示效应量,区间估计采用95%可信区间 (95%CI),用Cochrane Q检验方法检验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如果无明显异质性(P≥0.1,I2≤50%),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如提示存在明显异质性(P<0.1,I2>50%),则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根据检索条件共得到文献 771篇。通过仔细阅读摘要与原文,根据题目和摘要,初步筛选出22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经过全文阅读分析,根据实验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涉及病例1138例,其中对照组569例,治疗组569例。检索具体流程参见图1。各纳入研究的具体情况及Jadad质量得分情况详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的9篇文献Jadad评分,2篇[5-6]4分,4篇[7-10]3分,3篇[11-13]1分,其中2篇为文献质量较高,其余均为低质量文献。①所有文献均按照随机分组,其中4篇采用随机数字表,2篇按患者就诊顺序进行随机,其余3篇采用随机方法进行分组,但未对随机方法进行具体描述。②分配隐藏:均未提及。③盲法:均未提及。④撤出与退出:均未提及。

表1 各纳入研究具体情况及方法学质量评分

图2 总有效率森林图

2.3 疗效评价 纳入的9项研究的异质性检验结果Chi2=3.15,df=8,P=0.92(>0.1),表明纳入研究具有同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研究经Revman5.3分析结果见图2。WMD为4.29,95%CI[2.80,6.55],合并效应检验Z=6.71,P<0.00001,表明穴位贴敷组与非穴位贴敷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单一穴位贴敷疗法,与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进行亚组分析,合并效应量Z值分别为3.45,5.79(P>0.05),见图3。两亚组合并效应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即单一使用穴位贴敷治疗,与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3 亚组分析森林图

2.4 发表性偏移 采用漏斗图法对临床有效率进行发表偏倚分析见图4,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大多数分布于漏斗底部,纳入分析的研究样本量欠佳;分布于垂直线左侧的点较右侧多,考虑一方面与纳入分析的研究中小样本量研究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与大部分文献未涉及后期随访有关,综上说明发表上存在偏倚。

图4 检验发表性偏移

3 讨论

根据中医理论,便秘虽病位在肠,但中风后患者便秘的病因较复杂[14],其发生多与火、痰、瘀、虚等病理因素相关[15],最终致九窍不通,气机升降失常,故出现便秘[16]。穴位贴敷是传统医学中较常用的外治方法,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17],注重对患者中风本身病机的治疗,不仅单纯治疗便秘,对于其他并发症甚至整个机体同样有益[18]。穴位贴敷通过药物来刺激患者的穴位,促使穴位皮肤有效吸收药物,通过经络气血传导,从而达到调和脏腑、调和营卫,去除宿疾的作用[19]。同时穴位贴敷具有避免肝脏损害、安全性高、效果显著、操作便捷等特点,可有效的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20]。

本研究共纳入9篇文献,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 分析,发现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主要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单纯运用穴位贴敷治疗,如文献[10-12];二是选取特定穴位,再进行贴敷治疗,如文献[5,13],三是应用穴位贴敷又联合其他疗法,以针灸、腹部按摩多见,如文献[5-9]。故进一步对纳入文献进行亚组分析,其中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针刺、腹部按摩等)研究共5篇,单纯穴位贴敷疗法共4篇,结果显示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针刺、腹部按摩等)与单纯穴位贴敷疗法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单纯穴位贴敷或联合其他疗法(针刺、腹部按摩等)均可提高中风后便秘的治疗有效率,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常规药物组具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所有对不良反应有描述的研究均未报道穴位贴敷治疗有不良反应发生,说明穴位贴敷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局限性:① 穴位贴敷治疗多以局部取穴为主,而大部分的临床研究多从中风后便秘的整体论治,小部分虽有明确的具体中医证型,但当前中风后便秘的辨证分型尚不统一,辨证取穴尚未规范,具体药方不明确,无法得到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更具针对性、明确性的结果。②纳入的结局指标均为治疗结束后,对于随访结果报告少,未来应更多关注预后情况;③本文纳入文献数量较少,病例样本量偏少,各研究疗程长短不一等,均可能导致某些分析结果异质性偏高。④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仅纳入2篇较高质量文献,多数文献未采用单、双盲法和分配隐藏,部分文献未叙述随机分组方法。

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比单纯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再者单纯穴位贴敷疗法与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针刺、腹部按摩等)总有效率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普遍较低,以后研究中需要设计更合理、随机方法恰当、样本量大、方法科学的高质量文献来支持穴位贴敷治疗方式的疗效,以寻求一种经济有效、操作方便、易于接受的治疗方式,更好的推广穴位贴敷技术。

猜你喜欢

中风检索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