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玩味水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1-04-13赖晗珍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云海水墨画水墨

赖晗珍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168-03

一、课程缘起:契合多重需求的自然生成

(一)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这是学生面对未来世界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挑战,如何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去,这是我们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的核心任务。

(二)基于文化传承的时代需求

中国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瑰宝,是融汇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艺术体系[1]。作为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文化家园中快乐地成长。

(三)基于儿童水墨画教学现状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儿童水墨教学也开始兴起,但仍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程式化的临摹,依葫芦画瓢,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二是简笔画式的创作,先用毛笔勾边、再进行填色,全然丧失了水墨的韵味和乐趣;三是毫无章法的涂鸦,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解放与自由,过度的开放和随意,丧失了中国水墨画的审美取向,背离了水墨应有的精神。

二、课程的系统建构:研发“玩味水墨”美术拓展性课程

(一)课程的理念目标

“玩”旨在尊重儿童爱玩的天性,强调以儿童为本;“味”指注重“笔墨韵味,诗画意境”的艺术表现特征。   “玩味水墨”课程遵循以墨润心、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灵动致美, 创意表达”为课程理念,以儿童生活和自然文化资源为内容,结合传统水墨艺术,运用新媒材,创新水墨玩法,使学生在水墨创作中得到新的体验,美的享受。

(二)课程的整体构建

课程包含5个板块,23个章节,38个课时的内容。本课程五个板块分别是“走进水墨”“阴晴雨雪”“山石河流”“四时风物”“水墨婺州”。“走进水墨”板块,了解水墨的流源,认识水墨的中国符号,准备作画工具,开始玩味水墨;“阴晴雨雪”板塊,从云腾至雨到露结为霜,从水拓到留白,变化莫测,其乐无穷;“山石河流”板块,从山山水水间,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四时风物”板块,春有百花秋有叶,夏有荷风冬有雪;“水墨婺州”板块,从名人、建筑、特产、手工艺等方面感受家乡本土文化的魅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1.“走进水墨”单元主要课程:《水墨之流源》《水墨的中国符号》《丰富一下作画工具吧》

2.“阴晴雨雪”单元主要课程:《坐看云起时》《润物细无声》《霜经白桦叶添黄》《玉树琼枝无限好》

3.“山石河流”单元主要课程:《山如碧玉簪》《怪石嶙峋显奇峰》《飞流直下》《鱼戏藻影碧》

4.“四时风物”单元主要课程:《山中鼠乐》《融融冶冶黄》《荷叶圆圆》《贝叶草虫趣味多》《梅花香自手中来》

5.“水墨婺州”单元主要课程:《千古风流八咏楼》《太平天国寺王府》《百鸟朝凤天宁寺》《千姿百态家乡桥》《金华火腿美名扬》《金华佛手传四方》《争奇斗艳山茶花》

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利用本土资源丰富水墨韵味

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梳理出了包括婺州人文文化、古建筑文化、婺州特产、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五个主题的《水墨婺州》单元课程,让学生感受自然文化资源的魅力,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

(二)通过科学创想助力水墨创新

将科幻画融入水墨画教学中,通过水墨精神的浸润,笔墨语言的迁移,运用水墨手段表现儿童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

(三)采用多种媒材丰富水墨表达

丰富和创新水墨画工具材料和表现形式,提取传统水墨的特殊技法,机理特效,融合多元艺术形式,结合民间工艺、现代艺术等[3],让传统的水墨焕发生机。

(四)开展水墨活动营造艺术氛围

把儿童水墨画教学成果融入学校特色活动中,邀请水墨画家进校园,举办大型水墨作品展,举行现场水墨画展演,开设“若璞水墨工作坊”让儿童在墨韵色香中感受水墨画的意趣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采用多元评价保障课程实施

成立课程开发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习研讨、集体备课、评价机制等,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我们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4]。采用“天天进步——我的小档案”评价卡的方式,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而非完成作业的结果,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5]。

四、教学实例:《坐看云起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水墨知识,了解一些水墨山水画技法,能用水拓的方法创作别具一格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用水墨拓印的方法表现云海,再用彩墨画背景或其他景物,感受同时使用拓印和绘画的方法来创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水拓这种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水拓的方法在宣纸上创作一幅云海的作品。

难点:水墨的浓淡变化、位置的经营,表达云海的意境美。

(三)教学准备

一盆水、宣纸、毛笔、国画颜料、调色盘、墨汁、画毡、笔洗。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

(五)教学过程

1.欣赏古诗,导入新课

(1)欣赏唐代王维的诗词《终南别业》

先请学生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時”的含义。

(2)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

2.欣赏图片,感知魅力

师:你们到过什么地方旅游?在祖国的广阔大地上,山山水水各不相同,你能说一说你看到过的哪里的云海最美最有特色吗?

(1)教师向学生出示有关云海资料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坐看云起时”的美丽的风景。

(2)学生说说各自的感受。

3.小组交流,师生互动

你能用什么绘画技法来描绘你喜爱的云海呢?

(1)初步尝试,经验分享

感受云海的意境美,布置小作业。以小组的形式画出云海。

(2)观察分析,了解风格

课件展示:《云海》摄影图片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让学生对比欣赏摄影图片与中国画作品的区别,了解国画山水的经营位置。

(3)小组讨论:画家是如何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云的姿态。

(4)小结:《潇湘奇观图》是南宋米友仁创作的水墨画,画家用淋漓水墨画江上云山、云雾变幻的奇境,追求的是苍茫雨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感受云海的意境美,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感叹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4.水拓技法探究

(1)水拓技法介绍

(2)水拓技法步骤示范

准备工具:一盆水、宣纸、墨汁、毛笔、国画颜料等。

先在在水面上滴上几滴墨。

再用毛笔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接着把宣纸轻轻地覆盖到水面上拓印。

然后拓印好后,再慢慢地把宣纸拎起来,晾干完成。

最后等半干了后,可以用国画颜料添画背景或其它的景物。

(3)小结:水拓作画时,要控制好水分,注意墨色的浓淡,色彩的变化。画面构图时,还要注意布局的合理,主次的分布,疏密的安排。

【设计意图】在教师示范、师生合作中,掌握水拓的方法,巩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进行快乐的创作。

5.作品创作

(1)作业要求:运用水拓的方法,创作一幅富有意境的云海图作品。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运用水拓的技法中,玩味水墨,培养审美能力。

6.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业贴在长卷上,构成一幅错落有致的、以云海为表现内容的艺术作品。

(2)师生进行小组互评,引导学生选择个人作品评说。

(3)引导学生说说对于整个画卷的感受和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评价有方向,评价简洁有效,不空洞,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

7.拓展延伸

(1)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来表现云海。

(2)赏析不同画家的云海图,观察云海的千变万化。

(3)在生活中的运用,用水拓的手法再创作其它题材的作品。

8.总结升华

让同学们在学习、运用水拓的技法之时,感受中国画的奥妙无穷,体会水拓法的美妙意境,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五、课程成效: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一)学生层面:形成了《自然文化资源与水墨的故事》作品集,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

(二)教师层面:完善了《玩味水墨》课程资源,拓展了美术学习的空间。《玩味水墨》课程被评为金华市精品课程,系列微课也荣获浙江省优秀微课。

(三)学校层面:丰富了学校的“七彩教育”课程体系,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凸显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六、关于课程的几点思考

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当然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一)是如何把握儿童水墨教学中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开展深度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墨画的意趣表现,真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是如何有效地与国家课程接轨,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三)是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价方式,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生成。如,学生参与度的评价、过程式评价等。

参考文献:

[1]孙玉花. 浅谈儿童学习水墨画的几点启发[J].中国科技博览,2011.

[2]刘迪君.幼儿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王淼.“再传统”:儿童水墨画的价值追寻与实践路径[J].中华少年,2020.

[4]区福良.强化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J].师道·教研,2018.

[5]高世明.生态式美术教育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猜你喜欢

云海水墨画水墨
牡 丹 (水墨画)
他到底是谁
水墨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藏在云海里的梦
安静的水墨画
这个假期你去哪儿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