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利用思维导图复习的实践策略探索

2021-04-13闻玉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8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闻玉燕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语文知识点,消除学习盲区,教师必须定期组织语文复习活动。但传统的复习指导以测验、问答为手段,对于一些记忆力不够出色的学生来说并不友好,且相关复习仅考验了学生记忆、背诵的能力,并不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文情感、文化意识的培养。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开展语文复习活动,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找到新的复习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发起复習指导工作。本文从小学语文复习工作入手,探讨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  复习指导

【基金项目】此文章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09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8-0190-02

一、小学语文复习现状

(一)复习活动缺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低段语文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获取语文学习方法为首要的教学目标,难度高、内容复杂的教学文本并没有出现在语文课堂上。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为单一的学习任务:在指导小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只要帮助学生重新掌握语文知识与相关语文技能即可[1]。也正是因为复习要求过低,导致教师对于小学低段语文复习活动“掉以轻心”:教师不重视复习活动的开展,在指导小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更愿意借助提问、考核的方式提出复习任务。部分教师甚至直接省略了复习环节,而是借助“边考边讲”的方式发起数学教学工作。导致复习活动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工作中缺席。学生无法及时参与复习,一旦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所遇到的语文学习问题便会逐渐累积,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活动。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复习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当复习缺席,学生的语文技能很难得到提升。

(二)忽视学生能力,复习指导过于单一

为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基本学习技巧,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短板问题制定相应的复习指导方案,保障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高效性。在新课标理念下,构建由学生主导的教学课堂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任务,教师必须优化复习指导模式。但在低段语文复习工作中,复习活动的开展方式依旧由教师决定,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根本无法在课堂上表现出来。部分教师虽然设计了针对性更强的复习指导方案,但有关复习活动完全围绕着提问、测验开展,虽然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教师的过度干预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依赖教师的消极心理。学生无法自由发挥,复习活动被教师全程干预,导致学生对复习产生抵触情绪。

二、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的有效策略

(一)确定关键核心词,明确复习目标

低段小学语文复习活动难度较低,复习任务较为单一,导致部分教师忽视了复习活动的重要意义。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看,低段语文复习确实没有向教师提出太过复杂的复习要求,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并不透彻,学习能力不强,如果教师无法给出清晰系统的复习思路,则学生很难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好的表现[2]。借由思维导图,可在确定核心关键词之后布置复习任务,从而保障复习指导活动的针对性、高效性,帮助小学生快速整理语文知识。

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乌鸦喝水》的教学为例,围绕着基础语文知识,可尝试设计以生字、生词为核心的复习指导模式。教师选择“生字、生词”作为复习的核心关键词,要求学生整理课文中的生字词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归纳,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当学生将“乌”“鸦”“喝”“渴”等生字词知识引入到思维导图当中之后,可尝试重新创新语文教学模式:除课堂上的生字词知识之外,导入课外的生字词资源,以“乌”为例,围绕着形近字、同音字增设思维导图中的相关板块,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字词知识。如与“乌”相似的“鸟”,与“乌”发音相同的“屋”等,为学生提供积累、归纳语文知识的机会。配合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在课上学习环节归纳课外的语文知识,丰富复习课堂。在确定关键核心词之后,语文复习不仅能够发挥出“温故”的作用,更能够帮助学生“知新”。

(二)确定复习大方向,制定复习计划

部分教师虽然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加入了复习指导模块,但有关复习活动中存在着诸多短板问题:一些教师在完成新课讲解之后便发起复习活动,不给学生预留消化语文知识的机会;一些教师则针对大量文本进行集中复习,无形中增加了小学生的复习压力。在低段小学语文复习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尝试确定清晰可行的复习指导方案,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大方向[3]。配合思维导图,可对复习指导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规划,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要重新掌握复习方法,确定明确的复习指导思路。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要下雨了》的教学为例,如果依旧围绕着生字词知识开展复习指导活动,则复习活动的价值难以得到保障。配合阅读素材,可尝试重新调整复习要求:教师围绕着科学知识、语文知识两个板块设计复习任务,依靠思维导图提出复习要求。在语文知识板块的复习当中,要求学生独立整理并归纳语文知识,针对尚未掌握的相关知识点提出语文学习问题,查漏补缺。而在科学知识板块的复习当中,则要细致解读作品的科学教育价值:《要下雨了》中是如何描述“大雨将至”这一现象的?通过思维导图要求学生整理语文知识,借由科学现象回答相关问题。在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尝试要求小学生自由发挥:重新阅读文本,将小动物的表现在文本当中记录下来,并配合“要下雨了”搜集课外知识:当要下雨时,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特殊行为?适当延伸教学范围。用思维导图指导小学生复习,可以解决如何复习、复习哪些知识的关键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三)实现复习多元化,调动复习热情

小学生在语文复习中的表现较为被动:愿意主动参与复习活动的小学生少之又少,加之其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不够透彻,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复习活动。面对教师主导的复习课堂,学生无法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一切復习活动都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借助思维导图,可尝试创新复习模式,要求学生将复习问题、复习难点通过思维导图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积极互动。正确认识语文知识,掌握分析技巧,才能保障复习活动的高质量。

教师可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多元化语文知识,调动小学生的复习热情。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材《黄山奇石》的教学为例,可要求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来完成复习任务。在指导小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围绕着课文《黄山奇石》进行自由发挥,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由于没有设计具体的复习目标,学生会针对课文中的关键知识点、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展开复习活动:部分学生重视生字词知识的掌握,在《黄山奇石》的学习中,将生字词知识应用起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分享;部分学生则会尝试借由思维导图梳理《黄山奇石》的文章结构,回答“记录了哪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着怎样的特点”等问题,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完全依靠自身能力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教师只要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问题、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即可。思维导图将被动的复习转化为了主动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复习、归纳的热情。

(四)保障复习高效性,引入互动板块

在小学低段语文复习指导活动中,思维导图同样能够发挥出测验、互动的基本功能[4]。受限于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部分教师将思维导图视为整理信息、归纳知识点的素材来进行使用,忽视了思维导图的互动性特点。借由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指导工作,师生双方都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参与互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更高。高效复习,积极交流,这才是思维导图的价值。

教师可尝试在复习活动中导入思维导图,借由师生互动开展高效复习。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材《小马过河》的教学为例,在复习环节,师生双方可围绕着思维导图开展互动: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设计问题,学生则结合教师的问题配合复习,掌握语文知识。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归纳教材中的语文知识,更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如下列问题所示:

(1)阅读《小马过河》,找出你遗忘的生字词知识。

(2)站在小马、松鼠、老牛的角度上分别思考一下,你掌握了什么哲理?

问题1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问题2的开放性更强:《小马过河》告诉我们要敢于实践,在小马的身上,要形成听取有益意见、敢于探索的精神。但在松鼠、老牛的身上,则要掌握“不能以己度人”的哲理,不能依靠个人能力去评价他人的能力。在复习环节,学生将语文知识与问题全都引入到思维导图当中,不断开展互动,这样的复习更有效率,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三、结语

思维导图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较为频繁,但要将其应用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用思维导图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复习,教师就必须尝试创新复习方法:用文字去吸引学生的兴趣,用问题明确复习目标。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以师生互动、多元交流、共同学习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借此来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飞.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语文新读写, 2020(2):51-52.

[2]农意菲.以“思”促教以“图”促学——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9):61.

[3]管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31):20-21.

[4]孔繁颖.小学语文课堂利用思维导图复习的策略[J].活力,2019(23):1.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