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互联网时代中职音乐的创新教学研究

2021-04-13唐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音乐

唐琳

【摘要】互联网越来越频繁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学习习惯,甚至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多个事物之间的竞相作用和内在关联被我们称之为协同效应,也就是当事物相互作用的效果叠加时自然而然产生“1+1>2”的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这个“+”指代各个传统行业,随着互联网思维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加持了不同行业迅速发展。因此,我们应要推动各行各业向前发展,教育不例外,音乐更不例外。互联网与音乐教学深度融合,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  音乐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173-02

截止2020年末,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已达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高达108%。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普及,网络已然成为年轻人获取各类资讯、学习研究、社交聊天的主要手段。网络日益普及,我国的短视频文化发展迅猛。与互联网相关的远程教育、远程控制、大数据云服务等新兴领域也在亦步亦趋发展,而这些领域已经开始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学生亦不例外。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同样也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学习造成一定影响。智能手机、便捷式电脑即“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高度普及,这些辅助工具更能灵活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需求,推进中职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

将互联网运用于音乐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直观且新颖的学习平台。互联网+音乐的教学模式,既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更生动直观地让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职教育在不断变革发展,互联网道路让音乐教学模式愈加先进,而师生通过网络沟通交流也能方便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互联网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当下通过互联网开展音乐教学已成为重要手段,但网络音乐教学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意识到发展音乐产业的重要性,且已把音乐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已开始出台相关扶持和激励措施。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联手建立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音乐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音乐网络教学发展,设计合理的教学措施。只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促进教授水平有所提升,培养出更多音乐人才。

一、中职音乐与互联网结合现状

(一)“互联网+音乐”优势所在

传统的中职音乐课程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重心倾向于音乐欣赏等,内容较为单一、狭窄,且重复性高。教材上,相关书籍、杂志等多在内容阐述上以文字为主,而相比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这些教材较为枯燥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此外,在学习阅览室、图书馆等区域相关教学材料更新速度慢,老旧材料缺乏实用价值。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资源共享,信息能够进行实时交互,知识更新高效,对于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进行更好整合。这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材滞后的缺点。互联网的便捷性很强,能够突破地域、时空限制。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之下,全球开启网课模式,音乐课程也不例外。因此,不同专业的中职生通过教师指导根据自身现实情况设计更为合理的学习规划,教学更具灵活性。线上音乐教学有助于解决线下教学存在的多个弊端。

在线音乐教育中,音乐直播课和在线课程是常用教学模式。中职生是一个个体背景相对比较复杂的群体,他们大多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良,对学习有抵触或消极情绪,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外在表现有自信心缺乏、不求上进、孤僻冷漠等。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在线课程是很好的教学手段,适合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能够带领学生触摸音乐教育的本质。在线课程中,老师端提供主要課程的视频以及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并通过运用素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在网络课程中良性互动。音乐直播课的形式,能通过远程指导实现师生互联,练习效果能事半功倍,而且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完善和流程日趋标准化。优秀教师的教学范例能够起到示范效果,利于整个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互联网+音乐”存在问题

首先,在交流上,网络交流与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不同,缺少现实交流中亲临其境的愉悦感、亲密感和身体互动等。传统教学中,师生处于同一空间,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予以纠正,更能因材施教。在线教育中,教师通过微信、慕课等客户端指导学生存在滞后性,网络沟通不能完全与现实沟通相提并论。网络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在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监督力度不够会降低学生的自觉性。

其次,音乐中的节奏、曲调、和声等,都是通过声音进行传播。手机、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虽普及但有一定质量差别,不同设备的音色是有区别的,并且部分设备和网络存在声音失真、网络卡顿的情况。教师在微信、慕课等客户端进行教学活动时,不是所有网络环境、所有设备技术都可以达到专业水平,而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影响到音乐教学效果。学生在最初的学习中通常都以聆听、模仿、欣赏为主,而失真、卡顿的音像会干扰误导学生学习效果。且网络教学会由于设备不同、环境不同等产生视听偏差,在线听音乐确实有其局限性。

此外,互联网一大特点是资源丰富,我们必须承认这为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同时存在因网络资源缺乏规范管理出现的问题。互联网上资源繁多但较为碎片化且良莠不齐,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在搜集整合相关资料上。如今音乐教学上仍没有较为专业的系统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学生学习效率受搜寻学习资料影响,且缺乏线下指导也不能对于学习资源进行选择。互联网上充斥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音乐且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组织管理,也会影响最终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音乐二者相结合创新举措

音乐因与互联网结合发展,不再受到时间、地域、场地限制。而新冠疫情反反复复,大小学校均有停课情况,但停课不停学,网课课程同样包含了音乐课程,无论是艺术生还是文化生,都在疫情中适应了网课,并且体会到了网课的便捷性。通过APP或者小程序,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参与到网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技术优势、资源长项和网络平台,不断汲取新的专业学识改进教学,不断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科技形式补充完善音乐在线教学。

(一)“互联网+音乐”中发挥教师引导力

在音乐教育发展的未来,不会只停留于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而是会以合适的比重二者互补,即线下授课教学与线上基础理论学习、讲解指导相渗透,形成教授-学习-练习的闭环,提升音乐教育整体质量。当学生在线上课程中遇到软件操作、乐理知识等疑难问题时,授课者不应遵循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模式,直接把解决方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多思考,并运用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互联网+音乐”对于老师的要求反而比纯线下教育更为严格,因此,在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上把控要更为严格,要在相关资历证书、学历情况、教学经验等多维度把控教师,考量教师的综合能力。

(二)“互联网+音乐”中培养学生就业意识

中职院校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购置匹配的软硬件设备。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教学,另一方面是能让学生能够早日接触工作中常用的信息化软件。所以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件编辑能力和操作硬件设备的能力。只有学生真正具备了这些技能,才能在就业后游刃有余。《增广贤文》中说“学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意思是学习了道理而不实践,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马一样,依然改变不了本质。中职学校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是为了学生能够成功就業考虑。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比如在教授学生制作音乐课件,可选择使用PPT、WPS、腾讯在线文档等常用办公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完美钢琴”“Overture”“绘声绘影”等音乐软件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音乐编辑能力。科学运用多媒体和影像设备是音乐教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教师在常规教学中要以此为重点。

三、推进中职音乐教育不断有新发展

音乐教师要积极搜集挖掘相关音乐素材、授课方法等教学资源,以互联网为契机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音乐资源是充足的,但只有经过优化整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领域,专业性更强,声乐、器乐等都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中职阶段音乐教学寻求新教育模式。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任何行业都应顺势而为,音乐教育同样如此。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真正作为主人翁,才能真正有所得。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模块,扮演好引导角色,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带动学生去实践,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当互联网渗透于中职教育,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当师生共同参与到音乐教学的探讨中,就能切实推进音乐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卉卉.基于“互联网+”的中职音乐课信息化建设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21).

[2]罗琦,韩薇,吴丹,王延松.“互联网+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构建[J].艺术科技.2016,29(7).

[3]郑奥童.“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 2018(7)

[4]张丽萍.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音乐教学探讨[J].牡丹. 2020(6)

猜你喜欢

互联网中职音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音乐
秋夜的音乐